回覆列表
  • 1 # 中老年保健雜誌

    暑多夾溼,溼為長夏(夏季的最後一個月份)之主氣,在中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這個季節裡溼度最大。加之因身體暴露,或因汗水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室潮溼,以致溼邪侵體而發病者最多。因此,夏季不僅要防暑熱,更要防溼防涼。

    若因貪圖一時之快太過避熱貪涼,而損傷人體陽氣,亦是養生大忌。《理虛元鑑》雲:“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外臺秘要》雲:“夏不欲窮涼,亦不欲霧露星月下臥。”

    夏季穿著應寬鬆舒適,並應具有較好的透氣性,以防暑邪傷人;但仍宜著衣護胸背,忌貪涼過度。《老老恆言·衣》雲:“夏雖極熱時,必著葛布短半臂,以護其胸背。”

    夏季室內應保持幽靜、清潔、通風、涼爽,並注意防潮、防蚊。《養老奉親書·宴處起居第五》:“棲息之室,必常潔雅。夏則虛敞,冬則溫密。”

    夏月炎暑之季,暑熱當令,侵襲人體以致暑證。以惡熱、汗出、口渴喜飲、氣短神疲、疲乏困倦、小便短黃、舌紅、苔黃或白、脈虛數等為常見症狀,其甚者還可以導致神昏、驚厥。

    研究發現,過度日曬還會增加患白內障、淋巴癌、血液病的機率,故應避免長時間地暴露在Sunny下並注意加強防護。

    炎熱的夏日可在背陰而涼爽的地方乘涼避暑,或使用電扇、空調、清涼飲料等方法祛除暑邪,到戶外活動要做好遮陽防護。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彈電子琴如何練習左右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