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1

    在儒家學說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出自《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人將其總結為“格物致知”。在諸多解釋中,以朱熹與王陽明兩人的闡釋最為經典,影響最大。

    王陽明這個人天賦異稟,很早就有遠大的志向。在他讀書時,老師問他們讀書是為了做什麼,其他人都回答為了中科舉,唯獨王陽明說自己讀書是為了做聖賢。。既然王陽明想做聖賢,所以他決定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去試一試。於是他和一個好朋友錢德洪約定,要去格亭前的竹子。

    王陽明對著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也是什麼都沒格出來,也是大病一場。王陽明因此感慨,這聖人不是誰都能做的啊,於是暫時放下了做聖賢的念頭,去研究科舉學問了。從此王陽明心中埋下了對程朱理學的懷疑。之後王陽明再沒有想過做聖人的事情,他曾考試中舉,也曾研究過道家、佛家的理論。直到三十四歲那年,王陽明因為上奏疏觸怒了大太監劉瑾,被貶到了貴州龍場驛,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裡蛻變、頓悟。

    龍場驛處於大山之中,條件十分艱苦,難以想象。然而王陽明在這裡卻很樂觀,他每天思考如果聖人處在自己的位置上會怎麼做。終於有一天夜裡,他在半睡半醒之間想通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我心中本就具備做聖人的道理,之前我在外界事物中尋找理,這是大錯特錯。想想也是,事物的自然規律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有什麼關係呢?從此王陽明開始建立自己的心學理論,並提出了自己的“格物致知”說。這個故事被稱為“龍場悟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有沒有比較好的漢服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