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Q歡歡麻麻

    對於一歲的寶寶的早教,家長可以將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寓教於樂,讓寶寶透過在這種自然而然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很多的東西。如:

    1、平時多和寶寶玩耍,透過和寶寶玩玩具或做小遊戲等的互動和寶寶進行語言的交流 ,既可鍛鍊寶寶和家長的合作,又可鍛練寶寶的語言能力 。

    2、可以讓寶寶學習自己穿鞋、穿衣服,從曰常生活著手,教寶寶一些生活基礎,慢慢幫助寶寶學會生活自理,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

    3、可以讓寶寶多聽一些開發智力的兒歌、小故事,接觸一些有引導意義的動畫和影片,如:引導寶寶學拼音或漢字的動畫等,都可以提高寶寶的說話能力和表達能力。

    4、培養寶寶定時定地大小便的習慣,逐漸養成寶寶的良好衛生習慣,和對自我的管理萌芽意識。

    5、用一些豐富多彩的物品來吸引寶寶,增強寶寶的的眼 、手、腳的活動能力,及增強寶寶的眼、耳等感官的感知能力,促進大腦的發育。

    6、家長切記要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活動,來鍛鍊寶寶的身體,多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總而言之,早教是多方面綜合性的引導。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只要適當的提醒寶寶,慢慢的寶寶就會養成好習慣。

    我是歡歡麻麻,願與您一起分享和探討更多的育兒知識!

  • 2 # 我是閱讀菌

    我之前實習,帶過一年早教的孩子,16個月~36個月的年齡段。

    第一,去百度搜索格賽爾的發展量表,以量表的標準對應孩子目前的發展水平。

    第二,市面上買一套早教教材,每天在家做。

    從孩子的語言發展來說,孩子再過幾個月能開口咿咿學語了。目前,建議讓孩子多聽音訊,朗朗上口的兒歌,給孩子磨耳朵,孩子前期多聽了,到了後期學說話時也能夠開口快一些。

    多和孩子面對面對話,嘴巴對著孩子的眼睛說,讓孩子能夠看到大人發音的口型。

    運動方面,分為大運動和小運動。大運動,孩子慢慢學走路,可以兩個大人以起點和終點設定,終點設定玩具或者孩子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嘗試為了拿到那個玩具,有驅動力去自己走。

    小運動方面是鍛鍊孩子的手指肌肉力量,給孩子一面牆,再給孩子一隻蠟筆,讓孩子隨意塗鴉,或者挑豆子,撕碎紙都可以,玩一些超級粘土。

    感覺統合的觸覺,嘴巴多嘗一嘗不同液體,還有玩吹乒乓球,鍛鍊孩子口腔的力量,咀嚼能力。

    在家玩浴巾,孩子在浴巾上躺著,爸媽搖著孩子,鍛鍊孩子的前庭覺和本體覺,玩人肉滑滑梯等等。

  • 3 # 愛笑的小靈子

    個人認為早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歲半才做有點晚了,孩子0-3歲會出現很多敏感期,敏感期我的理解就是佳教育期,錯過就無法彌補,不管對早教怎麼看,家長起碼要知道孩子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法,做哪些引導,至於上不上早教班,因人而異,個人不建議去,折騰孩子,也學不到什麼,不如在家自己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金橘葉子上有好多白色的蟲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