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科(Formicidae),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螞蟻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和胡蜂是近親。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
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雌蟻(雌蟻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
螞蟻在15-40 ℃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0℃之間。冬季低於10℃會進入洞穴,但不會冬眠。只是不再頻繁活動,它們在洞內吃秋天儲存的食物。螞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而且戀巢性很強。多數種類築巢於地下或樹上,且食性雜,一般植、肉兼有。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螞蟻種類有:
一、小黃家蟻
小黃家蟻,,中文正式名為“法老小家蟻”,屬昆蟲綱、膜翅目、蟻科、切葉蟻亞科,小家蟻屬的一種螞蟻。小黃家蟻群體中只有雌蟻、雄蟻及工蟻3個品級。小黃家蟻作為一種家居常見昆蟲,它對食品及其它物品的破壞並不亞於蟑螂,同時它在爬行覓食過程中又能攜帶病毒、細菌,對人群健康構成危害。
二、奇大頭蟻
昆蟲名,為膜翅目,蟻科。兵蟻 TL 5.0。頭長大於寬,形狀特殊,在頭頂近後頭處具橫形凹陷,兩側緣各具一由前向後的斜向凹陷。上顎凸。觸角柄節超過後頭緣。上顎具細弱縱刻紋,較光亮。足、第 1 結節前柄及後腹部光亮。
三、劍顎臭家蟻
體長3.5~4.5mm。頭、胸及腹部呈深慄褐色,在一定光線下帶有一種美麗的金屬光澤;觸角深紅色。在頭的額部和腹部末端有一些散生的淺色細毛,茸毛細絲狀,較密,尤其是在腹部。頭及上顎呈三角形,長大於寬;上顎細長,嘴邊與其外緣近相等;唇基三角形,近扁平,高與寬相等。
蟻科(Formicidae),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螞蟻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和胡蜂是近親。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
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雌蟻(雌蟻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
螞蟻在15-40 ℃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0℃之間。冬季低於10℃會進入洞穴,但不會冬眠。只是不再頻繁活動,它們在洞內吃秋天儲存的食物。螞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而且戀巢性很強。多數種類築巢於地下或樹上,且食性雜,一般植、肉兼有。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螞蟻種類有:
一、小黃家蟻
小黃家蟻,,中文正式名為“法老小家蟻”,屬昆蟲綱、膜翅目、蟻科、切葉蟻亞科,小家蟻屬的一種螞蟻。小黃家蟻群體中只有雌蟻、雄蟻及工蟻3個品級。小黃家蟻作為一種家居常見昆蟲,它對食品及其它物品的破壞並不亞於蟑螂,同時它在爬行覓食過程中又能攜帶病毒、細菌,對人群健康構成危害。
二、奇大頭蟻
昆蟲名,為膜翅目,蟻科。兵蟻 TL 5.0。頭長大於寬,形狀特殊,在頭頂近後頭處具橫形凹陷,兩側緣各具一由前向後的斜向凹陷。上顎凸。觸角柄節超過後頭緣。上顎具細弱縱刻紋,較光亮。足、第 1 結節前柄及後腹部光亮。
三、劍顎臭家蟻
體長3.5~4.5mm。頭、胸及腹部呈深慄褐色,在一定光線下帶有一種美麗的金屬光澤;觸角深紅色。在頭的額部和腹部末端有一些散生的淺色細毛,茸毛細絲狀,較密,尤其是在腹部。頭及上顎呈三角形,長大於寬;上顎細長,嘴邊與其外緣近相等;唇基三角形,近扁平,高與寬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