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鷹說科技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簡單講講,我們都知道潛艇的結構有單殼體 、雙殼體和單 、雙混合(包括個半殼體)殼體三種形式 。但因混合殼體結構實際上又視以單殼體還是雙殼體為主或依附於單殼體結構,或依附於雙殼體結構,故實質上潛艇結構主要是單、雙殼體兩種形式 。這兩種結構形式各有利弊,目前,對於潛艇採用何種結構形式,國際上一直存在兩種觀點、兩種流派:以前蘇聯為代表的大儲備浮力 、小分艙的雙殼體結構(下稱“雙殼體”),以美國、日本、德國及部分西歐國家為代表的小儲備浮力、大分艙的單殼體結構(下稱“單殼體”)。

    現代潛艇的下潛深度可達400米左右,艇體須承受30至40的壓力,所以,潛艇都有耐壓艇體,殼板厚度一般在20毫米以上。為使潛艇具有優良的水下流體動力效能,減小水下運動阻力,某些潛艇還有非耐壓艇體,它不承受深水壓力,殼板厚度一般僅為幾毫米,易於加工成水滴型或流線型。由於耐壓艇體與非耐壓艇體的原因,單殼體的內部容積較大,可以加大載彈量,雙殼體的浮力系數較高,抗沉性比較好,前蘇聯把救人和救艇放在同等相關的地位,認為“艇之不存,人將安在?”故而主張“小分艙大儲備浮力”的 、極其強調“生命力”保證的總體設計思想和“救艇救人”的抗沉性觀點。

    這種思想和觀點,是建立在“只要潛艇具有滿足一定要求的抗沉性,依靠艇員積極勇敢地同破損作鬥爭,及時地採取正確的抗沉措施,是有可能使海損潛艇, 甚至破損相當嚴重的潛艇 , 得以挽救,避免沉艇之災的”認識之上的。事實是,潛艇破損(包括戰鬥破損和事故破損)後靠自力抗沉獲救的例項是不少的,鑑於此,不論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中國和前蘇聯一直採用雙殼體 。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潛艇破損只要救人可棄艇,故而主張“大分艙小儲備浮力”的 、強調快速性的總體設計思想和“救人棄艇”的救生觀點,所以他們多使用單殼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我的梔子花為什麼一直沒有花蕾?一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