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花家的白胖子
-
2 # 國史記聞
蒙古和女真的仇恨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是民族性的普遍仇恨。歷史學家王明蓀先生在《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中寫到:“在蒙古諸部屬於金朝藩屬國時,金朝為了防止出現強大統一的部落,時常策動蒙古諸部彼此抗爭,並且每隔數年率軍至漠北屠殺、減丁,這使得蒙古諸部對金朝產生敵對的心態。”這種政策其實在兩宋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中非常常見,遼國曾經常年前往東北白山黑水之間“打草谷”,盤剝、壓迫、甚至屠殺女真人,最終致使女真人起來反叛。後來女真人又長期派軍前往北方草原執行“減丁”政策,防止蒙古的崛起,最終也導致了整個蒙古族快速統一起來,以復仇為目的發動了針對金國的戰爭。
第二是蒙古統治階級與金國皇族之間的世仇。大家都知道,蒙古諸部統一之前曾經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俺巴孩,他的最終結局是被金熙宗釘死在了木驢上(這種刑罰是金國專門用來處罰“遊牧叛人”的),他臨死前曾經派人叮囑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定要給他報仇,所以後來的蒙古大汗紛紛以滅金為己任,尤其是成吉思汗後來釋出了一道“唯完顏氏不可赦”的命令,將女真人屠殺殆盡。
金國走下坡路之時,曾經被壓迫的北方漢人也開始揭竿而起,搜捕金國的猛安謀克們,與蒙古人一同讓女真族消失在了中國的歷史上。
-
3 # 堂網南國雨
先上圖,看看蒙古和女真之間的地理關係。
契丹人和蒙古人是同源的兩個族群,契丹人早於蒙古人南下。兩者都是出自貝加爾湖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之間的,契丹人南下時蒙古草原上還有突厥人,所以契丹人是沿著大興安嶺南下的。
事實上女真人也是從北方南下的,只不過他們是沿著長白山南下的。女真、契丹和蒙古是同一個種族的不同部落。
再看一個圖,梳理一下兩者的區別。
中原地區毫無疑問是純農耕地區,蒙古草原則是一個純遊牧地區,農耕和遊牧是無法互相替代的,也不能同時並存在一個地區。所以歷史上,中原地區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從來沒有停止過戰爭,唯一一次例外就是遼國和宋國南北並存了一百多年。
這次例外是的原因是契丹人不是一個純遊牧民族。漠北地區西側是高原林地和草原,東側是純林地平原。東側是純漁獵族群,古代稱為肅慎。西側是半漁獵半遊牧族群,古代成為室韋。
馬匹的飼養是從中亞地區傳來的,室韋在最早不是養馬,而是養鹿的。養鹿是在林地和草原交界處進行的。
契丹人在學會了養馬之後,並沒有發展成純遊牧族群,而是一直沿著大興安嶺南下,並保持著相當多的漁獵文化。例如遼國皇帝常年在國內四處打獵。草原上的純遊牧民族是不會有這種傳統的。
契丹人在唐朝清楚了突厥人之後,從動向西進入蒙古草原,並逐漸清空了突厥人的殘留。契丹人對蒙古草原的統治是很殘酷的,整個蒙古草原的人口被嚴格控制。這一傳統被後來的金國繼承下來。
相對於契丹人的南下路徑,蒙古人就簡單直接的南下進入了蒙古草原,此時契丹人正被女真人吊打。
契丹人在宋朝和女真的聯合夾擊下,崩潰並向西遷移而去。蒙古人南下後,和女真人遭遇了。女真人繼承了契丹人對草原的控制方法,他們並不清楚此時的蒙古人和之前的突厥人,並不是一回事。還是按照契丹人的傳統來控制草原人口。
女真人進一步南下佔據中原後,北方的蒙古人終於有機會發展壯大了。蒙古人是徹底完成了突厥化的,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遊牧民族。
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漁獵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的差別。漁獵文明對獵人的個人素養要求更高,更偏重於技術性,會主動控制人口數量,以適應生存環境。遊牧文明相對於漁獵文明,更自由也對人口有更多的需求,所以遊牧族群的生育率和成活率都要高於漁獵族群。
漁獵族群兩次入主中原,都快速完成了漢化,女真人的金國快速學習漢人的治理結構,建立朝廷並和漢人共同治理國家。後世的滿人也是一樣的過程。
這是因為漁獵文化和農耕文化沒有本質衝突,兩者是可以在同一個地區並存的。金國南下遭遇了宋朝的抵抗,在黃河流域就停下了。滿人則幸運的完成了統一。
女真人時期的蒙古人剛剛興起,女真人雖然有管理,但是也確實沒有真正控制蒙古人。至此,蒙古人終於有機會要報復女真人了。
要說這仇恨有多大呢?被大哥欺負過,現在長大了報復一下就行了。可是這個大哥不是一個普通人,是一種叫獵人的人。你不殺死他,獵人一定會回來報復你的。
不同於漁獵和農耕可以並存,遊牧和漁獵的並存是在一個族群內部可以,兩個族群之間的並存是不可能的。農耕和遊牧之間更不可能並存,所以蒙古人是不可能漢化的。元朝統治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也是近百年了。可是完全沒有漢化,反而對農耕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漁獵族群的女真人作為能反抗的部分,蒙古人是一定會清理乾淨的,報仇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保證佔領之後的安全。征服你,不需要你同意,屠殺你,不需要藉口。
當蒙古人佔領了整個東亞之後,連北韓半島和日本列島都不放過,長白山區的女真老巢自然也是保不住了。正式經過蒙古人的清洗,才為後來的滿人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間。
蒙古人佔領中亞之後,對當地族群的清洗可以看出來,是有選擇性的清理,遊牧民族能同化就同化,不接受同化的就屠殺。對於漁獵族群則是徹底抹殺。對於農豐民族就是簡單佔領奴役。
所以,蒙古和金國的仇恨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之初。而是不同文明遭遇後的必然結果了。
-
4 # 猴格大人
鐵木真南下侵金的時候,就打出為復蒙金世仇而來的旗號,表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是為了國仇家恨才不得不發動戰爭,完全不是因為看衛紹王是軟柿子才來搶劫的。
鐵木真對金國的國仇家恨是怎麼回事呢?所謂國仇就是金國對整個蒙古諸部的壓迫劫掠,對所有蒙古人的摧殘。所謂家恨則是鐵木真家族部落幾位頭領被金國殺害,是鐵木真家族與金國不同戴天的仇恨。
本文大概有四千多字,講述金國時期與蒙古之間的恩怨糾葛,從圍剿、到修界壕、羈縻,從武力打擊到經濟貿易,一手征伐,一手籠絡,兩張牌輪番打的戰略方案。
宋人記載的蒙金軍事衝突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中,建立國家的民族如契丹人,為防北部草原再出現大一統的部落,經常扶持某些部落凌掠其他部落,做為藩屬的這些部落接受契丹人的羈縻和封賞,為契丹人做鷹犬,向宗主國繳納貢品、接受徵調,去鎮壓反抗宗主國的同族們,順便壯大自己部落。
當初女真人的阿骨打家族就是契丹人的鷹犬,壯大後看到契丹皇帝的腐敗以及對他的封賞不公,才起兵抗遼並取得成功,女真人建立國家後繼承了契丹人對北方諸部的手段,對北方諸部盤剝、壓迫甚至劫掠、屠殺,首當其衝的就是韃靼蒙古諸部。
據《大金國志》記載,女真人當初和蒙古是盟友關係,起兵抗遼時,約蒙古人幫忙,滅遼之後女真人拒絕給蒙古人酬勞,因此蒙古人有怨言,女真人就趁蒙古不備去襲擊他們,兩個小夥伴就此撕破臉。蒙古南下騷擾金國,金國統治者就派兵征剿他們,光在熙宗年間對蒙古用兵的記載就有四次。
一次在天會十三年(1135)冬,宗磐攻蒙古;一次在天眷元年(1138),呼沙呼北攻蒙古,糧盡而還,蒙古追擊到上京西北,大敗金兵於海嶺(大興安嶺);第三次在天眷二年(1139)魯國王撻懶(完顏昌)被誅殺後,他的兒子叛逃蒙古避難,之後,兀朮(完顏宗弼)率神臂弓手八萬討伐蒙古,連年不克;第四次記載在皇統六年(1146),呼沙呼攻蒙,被敗於海嶺。
很明顯,四次用兵事件其實只有三次,第二、四次是一件事,被重複記載。
因為蒙古人生性野蠻、兇猛強悍,使女真的遠征軍疲憊不堪,金國統治者又改變策略,改剿滅為籠絡、羈縻,透過冊封來分化瓦解蒙古諸部。
第一次於皇統六年(1146)八月,派汴京行臺尚書省事蕭保壽努與蒙古議和,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寨給蒙古,每年再給牛羊米豆若干,冊封蒙古酋長實喇貝勒(鄂羅貝勒)為蒙兀國主,但是蒙古諸部沒有接受。
次年皇統七年(1147)三月,金人再次與蒙古議和,這次雙方達成和議,蒙古酋長鄂羅自稱祖元皇帝,改元天興。
金國初期與蒙古的這些摩擦,均來自南宋人的記載,因為距離太遠,道聽途說居多,可信度要大打折扣。
還原被宋人誇大的蒙金武力摩擦那麼,蒙金之間早期是否真的發生過軍事衝突呢?翻閱《金史》可以發現,雖然兀朮列傳沒有記載北征事宜,但在其他人的個人傳記中有零星記載。
比如《金史·烏林答暉傳》記載“(天眷初)從宗弼北征,遷廣威將軍,賞以金幣、尚廄擊球馬。”
《金史·完顏守貞傳》記載完顏守貞和金章宗商討對付蒙古的方法,完顏守貞就建議“惟有皇統以前故事,舍此無法耳”,就是建議章宗像皇統以前那樣,對蒙古進行圍剿打擊。
從金史中的這些零星記載可以知道,蒙古與金國早期的確發生過戰事,只不過過程和結果被宋人無限誇大。
至於蒙古人自稱祖元皇帝、建元天興云云,更是宋人的想當然耳,大字不識一個的蒙古人那時候根本不知道漢文是什麼東西,怎麼可能自稱祖元皇帝,還建立年號?後來接觸過漢文明的鐵木真都沒有建立年號呢!可見這是宋人誤記。
最初的蒙古和金國絕對不是同一等級上的對手,宋人對蒙古的勢力過於誇張,誇大蒙古的威脅,就是誇大金國的邊患,宋國的主戰派就可以藉此反對議和,督促朝廷北伐。看看金國被蒙古折騰的焦頭爛額的,他們在北邊還自顧不暇,我們趁機北伐必能收復失地云云。
有人會有疑問,為何金人不征服蒙古之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蒙古人所居住之地,在金人看來,戈壁大小成群,連亙不斷,冬天寒冷夏天酷熱的,太過於荒涼貧瘠,只適合遊牧,沒有農耕,更沒有城鎮建設,奪過來有啥用呢?因此,金人把蒙古屬地視為域外之地,不願意佔有,他們的目光始終投向南方的花花世界。
金人的國防策略就是,對北警戒防禦,圍剿、羈縻兩手準備;對南則採取攻勢,不設防禦設施。因此對蒙古自然不可能投入過大的成本,如果那樣南北雙向作戰,代價就太大了。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蒙古侵擾金國,金國派遠征軍對圍剿他們,如此幾次代價太大,就重新拾起契丹人的策略,利用冊封、賞賜來分化蒙古諸部,扶植聽話的部落做鷹犬。比如塔塔兒部,早在天會五年(1128)就向金國獻羊表示臣服;大定十五年(1175)乃蠻部也臣服金國;就連鐵木真的曾祖父合不勒也接受金國皇帝的召見接受大量賞賜,金國統治者冊封、羈縻、離間這些大的部落,讓他們去征討那些不聽話的部落,使邊患得到暫時解決。
宋人記載的滅丁蒿指政策除了封官羈縻蒙古人,金國統治者還有其他招數,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就是著名的“減丁”、“ 蒿指之法”政策,根據南宋人趙珙在《蒙韃備錄》中記載,金世宗因為一則童謠,在大定年間對蒙古諸部殘酷的打壓屠殺,“乃下令極於窮荒,出兵剿之,每三歲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滅丁。”
元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韃雖小夷,粘罕兀朮輩嘗慮其有難制之狀,三年一徵,五年一徙,用蒿指之法,厄其生聚。蒿者,言若刈蒿也,去其拇指,則丁壯無用。”
關於減丁蒿指這樣的說法,也僅限於宋人記載,並不見於金史,不論是減丁,還是蒿指,都是孤證,且兩個說法還有點矛盾。
趙珙說是金世宗根據一個童謠就殘忍的推行滅丁政策,直到章宗年間才停止。鄭思肖則說,蒿指政策是金國前期盛行,是仁慈的金世宗廢止這個兇殘的政策。
減丁蒿指這樣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從說法矛盾的兩本書所記載分析,大概是以訛傳訛多一些,金世宗時期,蒙古諸部中的粘拔恩部(乃蠻)都內附了,何況其他部落,金世宗又屬於小富即安的性格,怎麼可能以那樣荒誕的理由窮兵黷武、對北用兵呢?
那被宋人訛傳為三年一減丁的來源從哪兒來呢?大概是源自金世宗派人鎮壓烏底改反叛的事,大定二十六年烏底改反叛一次被兇殘鎮壓,二十八年又反叛一次再次被鎮壓,剛好間隔三年 ,宋人就根據烏底改被殺戮的事訛傳成對蒙古三年一滅丁。
金國對蒙古的諸多防範措施既然減丁蒿指的事是訛傳,那金國對蒙古有什麼防範措施呢?就是金長城咯!
金代的長城,準確的說應該叫界壕,早在熙宗天眷元年(1138),婆盧火駐守泰州時,開始修界壕。到了世宗時期,開始大規模的修築界壕、修建邊堡等防禦設施,派軍民屯戍。
章宗時期也斷斷續續修築界壕,為什麼斷斷續續呢?主要是因為修築界壕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給民眾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被不少大臣反對,所以就時斷時修。
金代的界壕不單單是一條壕溝,而是一套系統的軍事防禦工程,由壕溝、城牆、邊堡構成,形成四條壕溝與城牆的防禦體系,被後來的明代借鑑來修長城。
在鐵木真入侵的時候,這些界壕邊堡的確承擔了防禦工作,雖然由於其他原因被破,但不是界壕邊堡的問題,而是人禍,比如烏沙堡,蒙古攻百日不下,就繞道,去攻破金烏月營,斷了金軍糧草,迫使獨吉思忠棄堡退走,鐵木真進入烏沙堡就下令摧毀免得再被金人利用。
除了界壕,金國對蒙古的手段還有經濟戰,設定榷場,透過貿易控制諸部,“國初於西北招討司之燕子城、北羊城之間嘗置之,以易北方牧畜。”(《金史》·食貨志)
金國從蒙古獲取牲畜,蒙古則從金國獲取礦鐵,用來製作兵器,正是鐵的大量輸入給蒙古興起創造了條件,這才是金人最大的疏忽。
當然,不論是羈縻籠絡,還是榷場貿易,背後都有強大的軍事支撐,金國也時不時透過武力打擊來震懾蒙古。
例如章宗明昌六年(1195),曾經充當女真人馬前卒的塔塔兒背叛了金國,遭到金國的重點打擊,鐵木真和王罕就是借斡裡札河之戰,幫助北征的金國統帥完顏襄鎮壓塔塔兒部,獲得金國的官職,把塔塔兒推下蒙古高原東部霸主的位置,完顏襄在九峰石壁上記功刻石後,班師回朝。
每次金軍北掃大漠時,總要順便抓捕眾多蒙古人帶回去,販賣給有錢人當奴僕,這樣一來,怎麼不招蒙古人的怨恨?
經常給金國找麻煩的諸部給金人帶來威脅和麻煩、被金人防範打擊的蒙古部落都是哪幾個部族呢?
經常騷擾金國的幾個部族有阻䪁(塔塔兒)、韃靼(北阻䪁、克烈)、合底忻(哈塔斤,孛端察兒的二哥部落)、山只昆(撒只吾、珊竹,孛端察兒的大哥部族)、弘吉剌(廣吉剌)、以及弘吉剌的分支婆速火(德薛禪的部落)等部,金華人把這幾個部族統稱為韃靼部族。
塔塔兒和克烈都是蒙古高原的霸主之一,合底忻和山只昆都是尼倫蒙古比較大的部族,弘吉剌部是迭兒列勤蒙古的大部族,都是部族眾多,丁壯數萬,因此才能屢屢侵擾金國邊界。
這幾個被金國重點注意的部族中,並沒有孛端察兒(鐵木真始祖)的後裔部落,最少在漢文史料中,沒有看到鐵木真的祖先們對金國有過什麼侵擾,只看到鐵木真協助金國圍剿塔塔兒部的記載,也許,鐵木真的祖上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與金國對敵。
宋人記載的那位鄂羅貝勒(熬羅勃極烈),被日本學者說應該是鐵木真的曾祖合不勒汗,但目前並沒有實錘證明就是合不勒汗,這位曇花一現的鄂羅貝勒來無影、去無蹤,沒有年代也沒有事蹟,被學者認為近似偽造,所以不能代表就是鐵木真所屬的蒙古部落反抗金國。
猴格說金國阿骨打在立國之前曾經隸屬契丹遼國,接受遼國的羈縻封賞,為其鷹路保駕護航,誠然,阿骨打部族也接受契丹人的欺壓,但他同族的其他部落所受的欺凌中卻少不了阿骨打家族的助紂為虐。
同樣,鐵木真崛起之前,也以接受金國官職為榮,就是因為接受了金國的扎兀惕忽裡【百夫長】,才提高鐵木真的政治身份,確立了他在高原上的地位,走上崛起之路。
當然,不能因為鐵木真、阿骨打們曾經做過宗主國的鷹犬,就無視他們本族人也曾忍受過宗主國欺凌、壓迫的事實。鐵木真的伯祖父斡勤巴兒合黑、曾叔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華人殺害的,所以,鐵木真說金國與蒙古有國仇家恨並沒有錯。
就是這樣。
資料系猴格整理。
圖片猴格自己拍攝。
參考資料:蒙韃備錄
大金國志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章宗北疆經略
續資治通鑑
心史
金史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
5 # 五經博士
緣由是從一段世仇開始,蒙古人的先祖被金國皇帝釘死在木驢上。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汗去世,由合不勒汗的堂兄弟俺巴孩繼承汗位。合不勒汗時期,塔塔兒人從蒙古部落請來巫醫救人,結果人沒救活,塔塔爾人認為巫醫沒有盡全力,從此便懷恨在心。
俺巴孩汗有意平息這次衝突,許諾將女兒嫁給塔塔兒的部落首領,為了表示誠意決定親自護送親,可惜塔塔兒人不領情,抓住送親的俺巴孩汗和他的侄子斡勤巴兒合黑,送到金國交給了金熙宗。蒙古部落與金國多有摩擦,早已成了仇敵。俺巴孩被抓住後曾託人告誡部落裡的人:“今後以我為戒,你每將五個指甲磨盡,便壞了十個指頭,也與我每報仇。”
金熙宗將俺巴孩汗釘起死在了木驢上,這是“專懲治遊牧叛人”的刑罰。 成吉思汗南下攻打金國,打的旗號就是替先祖俺巴孩汗等人報仇雪恨。 不過說到底,就是個虛幌。沒有世仇就不會有戰爭了嗎?當然不會,戰爭的目的就是掠奪。寒帶遊牧民族視戰爭如狩獵,根本不懂得侵略為何物,奴隸與家畜無二,女人和金錢都是可以搶奪,誰的馬壯、弓硬,誰就是天下的王者。
-
6 # 我沒有三俠五義08496
這個問題就相當於問:女真與契丹到底有何深仇大恨?金滅遼,蒙古滅金,歷史程序如此,不需要什麼深仇大恨。退一步說,金滅遼以後,契丹皇族沒有被屠殺殆盡,一是因為當時金人的力量還不足以完全吞併遼國勢力範圍影響下的全部土地,二是因為耶律氏皇族覆蓋範圍相當廣,女真人沒法殺得完。至於蒙古滅金的時候,仗打了二十幾年,熬死了蒙古一位大汗(成吉思汗),再加上當時蒙古人的文明水平不高,文化落後,自然不會對金國皇室成員講什麼客氣。而且金國一直以來壓迫蒙古各部,在蒙古草原上製造各種部落衝突、殺戮,事實不可勝數,就從成吉思汗年輕時經歷的各種戰鬥來說,後面都少不了金人的影子。蒙古殺盡金國皇族,也就不奇怪了。
-
7 # ww3721王建文
蒙古是成吉斯汗建立的新帝國。成吉斯汗,鐵木真是呼侖貝爾大草原生活的牧民,曾經是金國軍隊的統領,是為金國服務鎮壓塔塔兒部落先鋒戰士,優秀中級軍官,他和王罕在幫助金國鎮壓草原反抗者部落,成為所有草原上的叛徒。被草原其它部落組成起來軍團追殺。
他率領自己部落,逃到金國長城之內。才抗擊草原上強大的十三翼軍團長期追殺。金國是幫助鐵木真成長壯大起來,不僅在他反手打敗塔塔兒,乃蠻等其它強大對手時候,就是一在他成為成吉思汗後的1209年還向金國交納金銀財寶,贖回被押人質的。他沒有仇恨理由。他成長壯大離不開金國的撫助。不是蒙古人和女真人有多大仇恨,是建立蒙古帝國的發展,一定要侵略擴張,征服其它民族並且推翻自已的統治者女真人,是建立帝國發展本性所決定,蒙古和西夏人,西遼人,其它民族沒有仇恨,和南宋也沒有有仇恨嗎?全都沒有蒙古帝國要擴張,就要征服其它人民包括宅所在國家女真人。他們想統治無窮地方,把他們征服人民變成奴役物件,並不是有天大仇恨。
當今帝國主義者也是如此,為了軍事擴張,總是欺凌其它民族,把自已的意志強加別人頭上,並不是報復雪恨。在國家級層面上,個人仇恨,根夲基本算不了什麼,蒙古和女真人並沒有天大仇恨。有的為了建設新國家,反對建立,根本利害衝突。
蒙國要建立新王朝,女真人統治王朝是不會要蒙古人建立新的王朝。所以成吉斯汗只能推翻它打敗它。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日益強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蒙夏戰爭,消滅夏軍,迫使西夏投降,又削除金國藩籬屏障,才南下攻金國。首戰烏沙堡大捷,再戰野孤嶺,會河堡殲滅金國大量精銳軍隊。又戰懷來,縉山大敗金軍十餘萬,還重創金軍於東京西京居庸關。不是仇恨如此是一建立帝國需要。在暫時無法攻克南京時候,也遣使求和,迫使金朝奉獻金岐公主,金帛和馬匹後,引兵退出關內,在他們條件好了,就以金朝遷都為藉口,有金軍大批譁變金軍降蒙之機,又開始滅金戰爭。以木華黎為帥,指揮攻金戰爭,自己率蒙古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不是有天大仇恨,是帝國的建立需要,對金戰爭,西征擴張,使蒙古人利益為最大化,使眾多部落在戰爭中統一為一個整體,形成強大的蒙古民族。犧牲其他民族的生存權力,和利益為代價,改變了歐亞大陸很多優秀古老文明,和發展遠景。城市破壞,經濟崩潰,人口被空前屠殺,掠奪和奴役,死亡流離,使戰敗的倖存者成為水深火熱之中奴婢,沒有帝國主義是好的,有道德的,更野蠻,更無恥的,他們的制度就奴役其它民族。
可是歷史就是如此怪,而女人們就是喜歡戰爭征服者英雄,成吉思汗說,我的最大快樂就是征服,征服天下,是我的至高夢想。征服者是帝國主義者,不是為那個人仇恨要報復者,很多被征服者,更迷戀英雄,似有柔情強大,魅力四射,看使成吉思汗的窩中佳麗成百上千,春光盪漾,芳心潮湧。有恨嗎?
-
8 # 勇往值錢
女真族在十一世紀建立過政權,國名是金,在燕雲十六州一帶。和兩宋對峙,後來蒙元崛起擴張,把金給滅了,從此女真族和蒙古族結下仇恨。
-
9 # 只讀帖不評論
這個問題問的很專業。
其實,在歷史上,蒙古和女真有著太多的故事,時而互相征戰,時而互相合作,有對立衝突,也有民族融合,當然其他民族也有,但是這兩大民族獨特之處,就在於,第一,他們都曾經入駐中原,建立大一統王朝,第二,他們的對立衝突和融合比其他民族來得更深,影響更深遠。
蒙古和女真的故事要從遼國開始,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遼,蒙古和女真同為遼國統治,這時候的蒙古尚未形成比較強大的部落聯盟,而女真已經在白山黑水間崛起,所以時期,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的深仇大恨就是對契丹的仇恨,當他知道南方有一個宋,很好說話的時候,就,聯合宋室一起滅了遼,並且入駐華夏文明黃河流域中心區域,把宋趕到了淮河流域以南。遼室被總體遷往更西的新疆,中亞等地,成了西遼。
這個階段,遊牧民族的強大政權風起雲湧,你爭我奪,北方可以說,紛爭不斷,戰火紛飛。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原因,因為宋室的武力不威。宋室建立之初,杯酒釋兵權,開啟了武將難再風光,文人統御天下的時代。宋室並沒有很大的對外擴張的意圖。讓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壯大。
所以,形成了,西南有大理,西有土蕃,西北有西夏,西遼,北方有蒙古,東北有金的多足鼎立的局面。
回到問題,契丹欺負女真,所以女真崛起把遼給滅了,而女真建立了金以後,他自己牛逼了,也來欺負蒙古,其中,史書上有記載,金國擔心蒙古像自己崛起滅遼一樣,他也擔心蒙古崛起會把自己給葬送了,所以在蒙古區域,實行減丁政策,並且對蒙古的政策相當嚴苛,殘酷。
然而,蒙古也是相當血性的,越壓越反彈,他們悄悄的壯大,並立志有朝一日,要讓金國血債血償。
這時候,歷史再度重演,蒙古也發現,原來在南方有一個宋,這個是南宋,也很好說話,反正宋朝一代都很好說話,相當於現在的老好人,宋一下子同意了聯合蒙古滅金的行動,果然,蒙古和宋南北夾擊,滅掉了金。
滅金之時,蒙古是相當殘酷的。據歷史記載,蒙古的屠城和趕盡殺絕在滅金之時,執行的最為殘酷。
轉瞬之間,又到了明朝末年,這對冤家又再次碰頭。這時候的蒙古被朱元璋趕回漠北以後,已經難以形成大的統一了,但是白山黑水之間的另一支女真族,愛新覺羅氏又再度崛起,他們的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並且一路順暢的跨國山海關,入駐北京城。這個時候,女真族發現,此時的明雖然內亂,但他已經不是那個好說話的宋了,他們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抵抗也是相當激烈,於是,女真族向他們的世仇蒙古族丟擲了橄欖枝,並主動與其聯姻和親,兩個世仇合作入關,進駐了中原。
到了康熙一代,天下大定。整個蒙古也處於滿族統治之下。沒想到,蒙古的一個部落,葛爾丹又毀約背棄聯姻,發動了叛亂,兩個民族的聯合又走向了分裂。
回覆列表
女真人的減丁政策,隔幾年去一次,把超過車輪高的男孩子殺一遍,所以才有蒙古人南下的時候,金國其他民族都可以投降,唯獨把女真人殺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