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瀧牙

    應該是指2017年的多起撞船事件,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素來有“撞船魔咒”:

    1月“安提坦”號巡洋艦在日本橫須賀觸礁,推進器和油箱受損;

    5月“夏普倫湖”號巡洋艦與一艘漁船在南韓東部水域相撞;

    6月“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與一艘貨輪在日本海域相撞,7名士兵死亡;

    8月“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與一艘商船在新加坡東部海域相撞,10名士兵失蹤,5人受傷;

    11月“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在日本相模灣進行演習期間,被一艘商用拖船撞擊。

    一、不遵守海事交通規則

    大型船隻在海上航行,都有一套通用的規則,而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往往覺得自己不需要守規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笑話:

    加拿大:“請改變你的航向朝南15度以避免碰撞。”

    美國:“建議你改變你的航向朝北15度以避免碰撞。”

    加拿大:“不,你必須改變你的航向15度朝南以避免碰撞。”  

    美國:“我是美國海軍軍艦艦長,我再說一次,改變你的航向。”

    加拿大:“不不,我再說一次,是改變你的航向。”

    美國:“我再說一次,朝北15度,否則我們將採取反制措施以確保本艦隊安全。”   

    加拿大“…………這裡是燈塔。”

    故事雖然搞笑,但卻是各國之間用來嘲諷美國海軍的橫行無忌,而第七艦隊的之所以頻頻撞船,恰好是因為覺得沒人敢撞他們,想停哪就停哪,想去哪就去哪。而很多在國際海域航行的大貨輪,都是幾萬噸以上,必須按既定航線航行,航行途中有突發狀況,那麼大的身板是反應不及的。而航行的軍艦多為幾千噸,以小博大的結果就是被撞殘,有出現死傷的,大多是第七艦隊艦船的判斷失誤和違規航行。

    二、巡邏任務重,工作強度大

    第七艦隊的巡邏海域非常大,東至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到印度洋,北到白令海峽,南到南太平洋,巡邏範圍和單艦負責範圍都位列美國海軍第一。

    終日警戒、長時間巡航的結果就是就是士兵容易疲勞,事故機率高,有些撞船事故後續調查,士兵和長官居然都不在崗位上!

    三、官兵總體素質堪憂

    美國挑選士兵的傳統,精銳做海軍航空兵,航母也在這這編制內,然後是潛艇部隊,其次才到水面艦艇部隊,人才都先被挑走了。作為遙遠的海外部署艦隊,美華人更是不想來,而進入第七艦隊的人員,大多有被“發配”的感覺,其總體素質可想而知。

    另外,前幾天還出了個大新聞,就是十多名海軍士兵被曝吸毒,正好也在第七艦隊,相信這不僅僅是個例,而是開頭。讓一群癮君子開船,後果可想而知。

  • 2 # 雨後的心情l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今年已經發生五起撞船事故,幾次事故工造成17名海軍官兵死亡,兩艘軍艦嚴重受損,損失也達數十億美元。

    1月31日,在日本橫須賀,安提坦好巡洋艦意外擱淺,導致推進器油箱受損。

    5月9日在南韓東部水域,夏普倫湖號巡洋艦與南韓漁船相撞,無人受傷。6月17日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在日本海域與菲律賓貨輪發生碰撞,造成7名水兵死亡。

    8月21日,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導致水兵十人失蹤,5人受傷。在一系列撞船事件後,美國海軍8月底解除了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的職務,並認命海軍少將飛利浦索耶接任第七艦隊司令。

    首先我們要理性的看待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事故的頻發,造成第七艦隊事故頻發的總體原因就是美國海軍的全球戰略和部署,儘管美國海軍人員和艦船規模龐大,但是為了滿足其全球戰略部署的需要,仍然疲於應付。

    例如,按照美國海軍正常的執勤,修正和檢修安排,美軍每年在東亞有4個月的航母空檔期,由於這一地區局勢的緊張,美軍為了彌補航母的空檔期可能造成的被動和不利,只能讓海軍人員和裝備超負荷運轉,這樣一來,人員和裝備都過於思考,從而提高了事故發生的機率。由於美國軍艦經常到中國南海及周邊近海活動,炫耀武力,因為活動過於頻繁,被撞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隸屬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就設在日本橫須賀港,駐地包括日本的左基堡,沖繩,南韓釜山,浦項,鎮海基地以及新加坡等地,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2017年一共發生五起事故,這說明美國海軍在這一區域的力量部署和活動情況空前的活躍。就是因為這樣,第七艦隊事故頻發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亮表面溫度溫差大,又沒有氣體,無法熱傳遞,距離月球表面2米的溫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