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姚熙止

    魏:趁官渡之戰勝利,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完成統一大業!

    蜀:退曹操以自保,或破孫權,趁曹操強弩之末以取江南之地。

    東吳:退曹操以自保,扶劉備以分擔抗曹壓力!劉備與曹操對立問題上一直比較高調!

    蜀投機取巧之道,無所謂道義,兵不厭詐,謀略而!正如太祖當年敵後開闢第二戰線一樣,上兵伐謀!謀勝為先!

  • 2 # 一笑落宸丶

    曹魏:其一鞏固北方官渡大捷的勝利成果,趁勢擴大實際統治範圍。其二尋機南下攻略荊、揚,藉機殲滅孫劉統一全國。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操的戰略方針的整體性是正確的,但是如後人所知他在戰術上卻是一錯再錯。

    蜀漢:其一暫避曹操的鋒芒,儲存實力(新野之戰劉備是被迫撤軍的),其二南下荊州聯合劉琦站穩腳跟尋機謀取荊州,進而奪取益州完成諸葛的三分之計,其三擴大曹操孫權的矛盾迫使孫權聯劉抗曹奠定其後的三分局面,無疑在對於蜀漢而言其在赤壁之戰中戰略目的都達到並且獲利最多,出力最少。

    東吳:其一在曹操大軍南下之際尋求自立或者擊敗曹操,擴大在江南的統治,其二聯劉抗曹扶持劉備鼎定三國或者實行公瑾兩分天下之計吞併劉備劃江而治,其三進一步鞏固孫權的統治壓制江東本土勢力。

  • 3 # 盲遇先生

    其實劉備不屬於趁火打劫,那時候誰奪得城池就是誰的,沒有誰借誰的,只是他們都心機太重了!東吳為了不得罪曹操後代,非得把曹操趕到劉備的戰場讓劉備截殺,這樣劉備就成了曹操後代的死敵,而諸葛亮看破了周瑜的計謀,又把曹操給趕回東吳了,說是結盟,實則不然!

  • 4 # 文史宴

    赤壁之戰三方交戰的目的,曹操是統一,劉備是保命,孫權是防反。

    曹操南征荊州,過於順利,荊州劉表死後,其子劉琮被眾官建言,直接投降,所以曹操仰仗荊州龐大的水軍,準備征伐原本在計劃外的江東。但是此時他統治荊州不久,統治既不穩固,人心也未盡歸附,所以有很多準備不周的地方,包括北方士兵暈船,只好用連環戰船,另外疾病流行,未戰先損大半戰力。

    劉備因為參與謀殺曹操,又有漢室宗親之名,與曹操是不共戴天之敵,曹操不一定殺孫權,但必殺劉備,所以在赤壁之戰中只有劉備的戰略目的是明確的,完全無法轉圜的,他只能跟曹操對抗,不可能談和,只能跟孫權聯盟,不可能有別的選擇。

    孫權可以投降,可以抗戰,因為南方越人的血勇之氣,孫權最終還是選擇抗戰了,一旦聯劉抗曹,他想的不但是保住地盤,曹操一退他就分兵兩路進攻江陵跟合肥了,這跟劉備以保命為目的是不一樣的。

    當然最後得利最多的是劉備,劉備利用周瑜攻打江陵的機會奪取了不太重要的荊南四郡,然後主打孫劉聯盟,使魯肅說動孫權借南郡給他,之後奪取蜀地都是以此為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葉子總是打卷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