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燕芳452

    我女兒沒手機,她的QQ就在我手機上登入,她所有資訊包括班級群,她幾個要好的同學群我都隨便看,有時候同學發信息也是我以女兒的名義發給他們的,說話也用女兒的口氣,女兒有時候做作業資訊就讓我替她回覆。同學打電話都打到我手機上,女兒在女兒接,女兒不在我接,有事回來轉告女兒,一直這樣。

  • 2 # 佩玉的爸爸

    還是在未成年人的時候,父母是否有權利檢視孩子的手機,其實最主要還是看家庭的氛圍吧,我們沒有必要用西方的一些個人隱私權來解釋我們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互相共存的關係。

    和睦的家庭,即使是夫妻兩人,手機也基本上是不設防的,這是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家庭氛圍能夠影響孩子的話,孩子不會太關注自己有什麼所謂的隱私,因此作為中國的家庭來講,我們千萬不要刻意去放大所謂的西方民主,個人隱私等等,然後不斷的暗示孩子需要隱私,那是孩子需要和家長保持一定距離。

    其實人與人之間還有另外一種關係,家庭成員也是,那就是互相相信,作為家長作為孩子對於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應當有互相相信的能力,相信父母是為了自己,相信孩子是尊重父母的,因此,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基本上也不存在於偷看孩子手機這樣的一種現象,信任別人是一種無窮的力量。

    總之我個人覺得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孩子的手機,在家庭中只有兩種狀況,互相信任的前提下,孩子不會關心自己的手機是否被父母所檢視,在互相信任的條件下,父母一般也不會去檢視孩子的手機。

  • 3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這個應該取決於父母檢視孩子手機的動機來具體定了,不能用簡單的正常和不正常來判定,因為也確實沒有多大意義。

    1、父母對於未成年人有法定的監護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所以如果父母檢視孩子的手機動機是為了確保孩子的人身、財產安全,那麼是合理的且是合法的。但很多父母並未能做到法理情做很好的區分,也就會出現父母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幌子來滿足自己的獵奇之心。

    那麼到底如何來透過父母的具體行為來判斷其真實的動機呢?

    從法律的角度講,要看其行為事實,而不能透過揣測其心理來判斷,所以如果父母是趁著孩子不在偷偷地拿孩子的手機檢視就要懷疑其動機了。但如果父母能夠徵得孩子的同意再檢視其手機,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很多父母會說正因為擔心孩子才會去偷偷地看,偷偷地查,但這種行為嚴格說來就是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的。因為如果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那麼就應該享有自主權、隱私權,之所以讓父母監護是因為未成年人缺乏很多經驗,怕遇到危險,但他們同樣享有和成人一樣很多的權利,監護並不代表就可以無底線的侵犯。

    不過在國內真的很難能讓父母們改變固有的認知,能做到尊重每個孩子。

    2、父母擔心孩子接觸不良媒體的正確做法

    一切問題解決的前提條件都是良好關係的建立。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更是如此,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作為支撐,那麼在長達近20多年的教育長路上,是很難能讓彼此愉悅地成長的,遇到問題矛盾也很難能夠坦誠地徹底地解決。所以無論父母何時明白了這點,就開始努力建立吧。

    父母要剋制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的心理和想法。所以需要透過有效的溝通來及時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認知水平、已有經驗等,否則很容易讓彼此都被動或者情緒激動,進而產生彼此失望的結果,這些都無益於事情本身的解決,更加會破壞親子的關係。

    當發現孩子有不良苗頭時,父母忌妄下判斷。因為很多時候孩子想的或者偶然遇到的並不是父母由於擔心害怕臆想出來的事實,也就是說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的。需要先耐心地傾聽孩子的陳述,再作定奪。

    最後父母明確的表達很關鍵,首先表明作為監護人的擔心和害怕需要讓孩子清楚,但不要帶過過激的情緒進行表達;其次也需要真誠地向孩子表達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信任;再就是必須強調父母的立場,什麼是對的,合理合法的,不危害社會及他人的,讓孩子有清晰的概念。

    其實正常不正常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為大部分中國父母會這樣做,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正確、如何科學、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九陰真經的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