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細講故事

    如果蛋已熟透,而且低溫密封儲存得當,隔夜再吃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人都愛吃蛋黃軟軟的半熟蛋,可是這種蛋殺菌不徹底,再加上雞蛋營養豐富,格外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會發生危險。其它不能吃的隔夜食物:1、隔夜綠葉菜由於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後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2、隔夜海鮮損肝腎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傷肝、腎功能。如果實在買多了,可以把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3、銀耳蘑菇要當心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銀耳、蘑菇等,都容易殘留很多硝酸鹽。如果放的時間實在有點久,就只能忍痛扔掉。4、隔夜湯有害健康湯別放金屬器皿裡。熬湯費時費力,人們往往熬一大鍋,一連吃好幾天。剩湯如果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內,會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5、隔夜茶不能喝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料。擴充套件資料:吃雞蛋注意十不要1、不要丟棄蛋黃。蛋黃富含優質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1、鈣、鋅等營養素,其整體營養價值遠超蛋清,是蛋類營養的精髓。蛋黃中含有較多膽固醇,一個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達280多毫克。但不足為慮,《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15》都取消了之前的飲食膽固醇限量(300毫克/天),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飲食膽固醇多一些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 2、不要吃太多雞蛋。雖然一般人群每天吃1個或多個雞蛋不會導致心血管病或糖尿病風險增加。但像其他任何食物一樣,雞蛋雖好也不要吃太多。在其他食物(奶類、肉類和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週不要超過7個。若奶類、肉類和魚蝦攝入不足,可多吃雞蛋代替一部分。 3、不要吃生雞蛋或喝生雞蛋清。生雞蛋不容易消化,還含有不利於蛋白質和生物素(一種維生素)消化吸收的物質,並且也不衛生,容易有細菌汙染。 4、不要煮過火或煎過火。雞蛋一般在水燒開後小火繼續煮5~6分鐘即可,煮時間過長會使蛋白質過分凝固,影響消化吸收。煎蛋時火不宜太大,時間不宜太長,否則雞蛋變硬,口感不好,還影響消化吸收。 5、不要在室溫下存放雞蛋。雞蛋在室溫下(20℃~30℃)存放一天,相當於在冰箱放一週,所以雞蛋應該冷藏。買雞蛋要看標籤,一週內的品質最好。 6、不要用雞蛋補鐵。雞蛋黃中鐵含量豐富,但很難吸收,因為蛋黃中一種叫做“卵黃高磷蛋白”的物質抑制鐵吸收,蛋黃中鐵的吸收率只有3%。所以蛋黃並不是嬰兒新增輔食的首選。 7、不要在乎雞蛋是紅皮還是白皮。雞蛋皮顏色是一種“卟啉(bǔlín)”物質,與雞的品種(遺傳)有關,與營養價值毫無關係。有檢測資料表明,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在營養成分方面各有千秋,不分仲伯。 8、不要迷信“土雞蛋”。土雞是指散養的、沒有專門飼料,主要以蟲子、蔬菜和野草為食物的雞。很多人都覺得“土雞蛋”應該比養雞場裡的雞蛋更好,但檢測資料並不支援這種觀點。土雞蛋的蛋白質、鈣、鋅、銅、錳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2、煙酸、硒等略少一些,其他營養素差別不大。 9、不要相信雞蛋與豆漿相剋的傳言。大豆中的確含有不利於蛋白質消化吸收的物質,但豆漿充分煮開後,這種物質就被破壞了,不會再抑制蛋白質消化吸收。這種物質如果沒有被破壞,那也不會專門針對雞蛋,而是影響所有食物蛋白質,包括豆漿本身含有的蛋白質。 10、不要忽視兒童雞蛋過敏。一項針對中國3~12歲兒童食物的研究表明,8.4%的兒童有食物過敏,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數最多,佔所有過敏人群的一半以上。其他常見的致敏食物還有牛奶、海鮮等。雞蛋過敏的人要注意看食品標籤,有時上面會提醒含有雞蛋或其他致敏食物。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食用隔夜菜危害大 如何處理不浪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塑造是如何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