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榮2091
-
2 # 星夜史話
中國古代有很多發明創造,其中造紙、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譽滿世界,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重大貢獻。在過去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人們已經認識到火藥的發明與道教密不可分,是道士在煉丹時發現、創造出來的。殊不知,隨著近年來中國文物考古事業的發展,一些新資料表現出,很可能代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四大發明,有一半與道教有關。除火藥外,旱羅盤磁針指南技術的出現也與道教中人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道士很可能是現知最早的中國古代旱羅盤磁針指南技術的發明人或使用人。
1985年5月在江西省臨川縣溫泉鄉莫源李村的窯背山,發現南宋邵武知軍朱濟南墓。墓中出土一批素燒瓷俑,火候偏低,胎土細勻,均為模印貼塑而成的單體侍立狀圓雕,大部分瓷俑底座下寫有標誌該俑名稱的墨書題記。其中有兩件瓷俑造形相同,通高皆為22.2釐米,俑兩眼炯炯有神,目瞻前方,束髮綰髻,身穿右衽長衫,最具特點的是:俑一手託抱依胸部一側的帶有指標的大羅盤,針中部為稜形,中有小坑,針兩側呈長條狀,作上、下指向,上指者針端為矛頭狀,整個指標位置居於羅盤中央,針端與羅盤相接。羅盤為寬平面環狀,盤有明顯的表示刻度的條紋,如不計指標針端和俑手掩蓋的盤面刻紋,刻度共有15條,當中2條十分靠近並且一端相接,其它刻度之間的距離則大致相似,估計這是一件十六刻度的羅盤,其整體外形與清乾隆象牙制盤式百遊輪晷磁針,近代江蘇蘇州、安徽休寧盤式磁針相同,只是南宋瓷俑手持羅盤顯得較為粗疏原始罷了。毫無疑問,這是一件裝在刻度盤上、可以轉動用來指示方向的羅盤經——羅盤指南針,是現知的世界最早的羅盤指南針造形實物。
又據南宋墓瓷俑手持羅盤的姿態,這件羅盤顯然又是不盛水的可以傾斜拿持的旱羅盤。在中國古代磁針指南技術的研究中,學者早已充分注意到中國古羅盤指南針分為水羅盤、旱羅盤兩大類。水羅盤的資料多一些,自元代到清代皆有所見。這種指南針的特點有二:
第一,要求指南裝置中部為碗形或盤上有凹以盛水,用來漂浮磁針,使其可以在水上自由轉動指向。
第二,為了磁針能在水上漂浮,該針都要串系在浮力較大的細小物體上,如燈蕊草、蠟燭滴等等。由於這兩項特點,造成當時的指南裝置必須水平放置,如過份傾斜,象上列南宋瓷俑那樣拿持水羅盤,碗或凹中的水和磁針早已潑出,根本不可能置於其內。
因此,江西臨川縣南宋朱濟南墓瓷俑單手所持與水平線呈90度角的羅盤,當系一件旱羅盤。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由於資料缺乏,一直認為旱羅盤出現比較晚,甚至推定是明末清初從外國傳入的。可見,南宋瓷俑旱羅盤形象實物的發現,不但說明中國最初旱羅盤的使用與外國並沒有太大幹系,而且創造或使用時間也將大大提前。
據該墓同出地券記載:“維大宋國江南路撫州臨川縣左界具慶坊居住故知軍朝請朱公,於慶元三年歲次丁巳五月初三日,以疾卒於正寢,享年五十八歲。龜筮協從,相地襲吉,宜,於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庚申卜,葬於本縣靜安鄉卅八都名上幕上原。”
慶元系南宋寧宗年號,三年為公元1197年,四年為公元1198年,是墓主朱公即朱濟南入葬的時間,也是墓中持羅盤瓷俑製成的時間下限。由此知旱羅盤至遲距今八百年以前,就已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並使用。
從有關文獻記載觀察,南宋時使用旱羅盤也不是一促而蹴。北宋沈括(公元1031至1095年)《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一》雲:“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蕩搖,指爪及碗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懸為最善。其法取新纊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這段記載有兩點與本文所言南宋旱羅盤存在著技術承繼關係:第一,方家已知道鋼針與天然磁石磨擦,可以獲得人工磁化指南針;第二,除水浮磁針指南外,當時已知道尋找支點支撐磁針以指南,如指爪、碗唇等,是後世旱羅盤支軸磁針指南技術的芻形。
很明顯,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人們只做些技術上的改進,完全有可能製造出磁針指向的旱羅盤來。這樣,江西臨川南宋墓出現手持旱羅盤的瓷傭,也就事屬必然了。
明白了羅盤的情況,接下就需要搞清瓷俑的身份,因為這關係到中國古代指南針技術是怎樣發展變化的重大歷史問題。我們注意到,在這件瓷俑的底座底面上,寫有墨書“張仙人”三字。該題記表明,在當時人的思想觀念或一般認識中,“張仙人”即是擁有、使用這種旱羅盤的人,故爾以此墨書標識之,這就為探討中國古代旱羅盤技術的應用和最早使用人,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
仙人一詞出現很早,道教形成後,此名便成為道教思想信仰中的一大稱謂。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經常使用它,並把它做為一個重要的神道品級或層次。據道經所言,道士在授受某類法籙後,即為“仙人”。如《洞玄靈寶飛仙上品妙經》雲:“雲雷大符,九天捍惡,太一真契,得仙之本也。道士以受此內外法籙,便成仙人。”正是在這一信仰基礎上,“仙人”不僅是道士修煉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且轉變為在某些方面具有超越常人的道教人物的榮譽之稱或名號。
據此推測,該墓喪務的主持很可能是一位道士或道教信徒,故其安葬時有意突出了道家色彩。此情此景之下的南宋朱濟南墓內,出現以道教慣語題記的體現道士形象手抱旱羅盤的"張仙人"瓷俑,是比較合適的,是道教正一派在江西諸縣影響較大的具體體現之一,也是道士最早使用旱羅盤指南技術的重要遺存證據。
-
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羅盤,又名羅經。“……羅經之制,軒帝創其始”(〔清〕王道亨《羅經透解》)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間羅盤前身叫做“司南”(即古代發明的利用磁石指極性製成的指南儀器),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韓非子·有度篇》:“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東漢王充(27~約97)著《論衡·是應篇》:“司南之杓(biāo),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其中杓,指以磁石仿北斗星而磨製成的匙狀磁體,柢是指匙柄,地指地盤(已有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這是羅盤的早期式盤。之後,盤式有了新的變化,逐步發展為天盤、人盤、地盤、二十四個方位,一個圓周360度,還有八卦、天干地支等等。到了晉、唐朝羅盤又有了較大的發展,至宋代已有正針、中針和縫針,明清時期又增加了許多新層次。隨著由簡至繁的發展,羅盤有多種款式,又有不同的種類,分為三合盤、三元盤和綜合盤三種,最多的有三十六層,很多地方都有生產。
羅盤最初只用於看地形地貌,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整個堪輿的常用工具,“體精用宏,變化無窮,洞哉包羅永珍,經緯天地,上可以格天運星度輪迴,下可以辨山川方位吉凶,中可以定人間陰陽兩宅,而萬事利用之至寶也。”(〔清〕王道亨《羅經透解》)其理論博大精深,涉及多種學科,且歷史演變複雜,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我認為它應該是歷代名賢集體智慧的結晶,當屬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很難說是誰發明的。至於跟道教有沒有關係,我認為與道教無關。
回覆列表
羅盤是易學中用來堪輿風水用的,發明時間肯定在指南針之後,具體是誰真不清楚根椐堪輿要求可以判定不是某個人獨創。風水是一門獨立的學課,不屬道家專利,但同歸一宗,道家重"養″,講究氣場,所以風水學為道家倚重,為風水的堪輿氣和像都做出貢獻。爾後一些風水師喜借"道家″的名頭顯示真宗,道家也就被推上了權威的寶座,但在實際操作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