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週末一說

    今天能有幸回答這個問題,小周過兩天也準備做一期有關於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喜歡的俠客可以關注小周

    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魯國周邊遊歷。孔子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現如今大致路線:曲阜——菏澤——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信陽——羅山,然後原路返回。

    可是,那個時候,大國都忙於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併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一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當然沒有人接受。遊歷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國家,但大多是春秋時期的小國。楚國已經算是大國,但孔子只到了楚國的邊境。孔子還打算西去晉國,但由於時局不好,結果只是在黃河邊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命也夫!"最終連黃河也沒過。

    雖然孔子的遺憾是沒有過了黃河,但是他透過周遊列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經歷依舊能帶給他很多的靈感和感悟,並且為他的一些思想主張奠定了基礎。事實上,還有一本學術性較高的散文集,內容主要是關於孔子的經歷,名字就叫做《跟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的“遊”主要有三種形式:遊覽、遊學、遊仕。

    遊覽,就像我們現在大多數旅遊的形式一樣,四處參觀,遊覽美景。

    遊學,眾所周知,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文學家,並且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孔子周遊列國當然不會忘記講學授課,傳播儒家思想。

    遊仕,這跟孔子離開魯國的初衷相關,魯君不辦正事,孔子思想得不到重視,於是他和學生周遊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

    孔子重遊,尤其提倡“近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明確表達了他提倡近遊的思想。近遊,大抵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周邊遊,近郊遊。到底適宜遠遊還是近遊,取捨標準就是是否“有方”。

    不過幸好的是,孔子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傳播自己的思想理念,晚年,孔子還著作、整理了《春秋》《禮》等書籍,讓中國傳統文化的得到完善儲存及傳播。在他的教導下出現了一大批的優秀的弟子,這些人又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最終發揚光大,流傳千古。孔子一直使我們尊崇的榜樣,他不僅棲身在著名的典籍中,還端坐於廟堂之上,更是深深的存在於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

  • 2 # 史學長空

    孔子出生春秋時期的魯國,他是儒學的祖師,被後世稱為孔聖人。他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針,對他學生的教育,因能為,性格採用不同方法。

    孔子帶著他的學生遊纜各國,對各國的政治,人文等見聞,親身經歷,增長見識。為以後他修訂《書》《詩》《禮》《樂》《易》《春秋》奠定了基礎。他死後,他的學生為了懷念這位老師,將他的言行和思想記錄在文,整理編成的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經過14年的遊歷,他的思想教育影響極大,源襲至今。

  • 3 # 北斗星3557

    春秋戰國,孔夫子,周遊列國14年,收了很多徒弟,開創了春秋時代的新思想,新時代,對中華文化,推進具有意義,他還收了吳子胥,為徒,孔聖人,走到哪裡?宣傳儒教思想,這是一個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當今,具有劃時代意義,中華民族,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吃喝等死,沒有人生道德倫理,沒有,親情,道德倫理,那我們這個世界,就變成一片漆黑,孔子的思想,雖然是維護封建社會,這統治吧,但是它給我們帶來光明,具有一定的意義,不忘初心,牢記歷史,讓孔子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儒教結合,現代文明,多種渠道並存,才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實現中華民族,人生觀,價值觀,謝謝

  • 4 # 棒槌襖襖

    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年),56歲的孔子由大司寇代理魯國國相之職。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負馬上可以著手實施,孔子喜形於色。於是他誅殺了魯國擾亂政事的大夫少正卯,使魯國的政令得以順利上傳下達。孔子參與治理國政三個月,就使魯國“男女異途,路不拾遺,物價平易,賓至如歸”了。

    齊國聽到孔子把魯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十分恐懼,打算割地以討好魯國。齊國大夫黎鉏建議先設法阻止孔子繼續當政。於是,齊國挑選漂亮的女子八十人,全部穿上華麗的服裝跳起《康樂》之舞,連同裝飾花紋的一百二十匹好馬饋送給魯國國君。齊人將美女和寶馬陳列在魯國國都曲阜的南門外。

    美女和寶馬吸引了專制魯國國政的世卿季桓子,這個好色好貨之徒換上平民的服裝多次前往南門外觀看,並打算將美女和寶馬攫為己有。孔子對此十分反感,“怒季氏之不爭,哀魯國之不幸”,傷心失望之餘,聽從弟子子路的勸告,踏上了周遊列國之旅。

    孔子首先去了衛國,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顏躅家。衛靈公得知孔子在魯國時的俸祿是糧食六萬,也給孔子送來糧食六萬。孔子對衛靈公的禮遇十分感激,準備向衛靈公獻上自己的治國方略。可是過了不久,有人向衛靈公說孔子的壞話。衛靈公也派人監視孔子的舉動。孔子害怕得罪衛靈公,居住了十個月,便離開了衛國。

    孔子打算前往陳國,路過匡邑。匡人聽說來了人,以為是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殘害過匡人,匡人於是就留下孔子。孔子長相酷似陽虎,在匡邑被拘留了五天,陷入困境。得知衛國大夫甯武子在匡邑威信很高,孔子不得不派自己的隨從弟子到衛國國都去做甯武子的家臣,留下“人質”後,才得以離開。

    孔子離開匡邑隨即經過蒲邑。一個多月後,返回衛都,寄住在蘧伯玉家。衛靈公主動來結好孔子,並希望孔子見一見他的夫人南子。孔子不得已去拜見了南子,子路為此很不高興。孔子在衛都居住了一個多月,和衛靈公一同出遊的時候發現衛靈公“好德不如好色”,於是厭惡衛靈公,離開衛國,經過曹國。

    孔子離開曹國前往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司馬桓魋想殺死孔子,就拔起了那株大樹,孔子又倉皇逃離了宋國。

    孔子又前往鄭國,和弟子們走散了,獨自在外城的東門徘徊。有個鄭華人對子貢說:“東門外有一個人,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體型像子產,身高像大禹,清瘦疲憊,好像一條喪家狗”,子貢急忙去看,正是孔子。便將鄭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苦笑著自我解嘲說:“我的相貌未必如他所說,但說我像喪家犬,是啊,確實是啊!”

    孔子又到了陳國,在陳國居住了三年,正碰上晉國和楚國爭霸,輪番攻伐陳國。吳國也經常侵犯陳國,陳國屢受劫掠。孔子嘆息道:”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的那些小子志向遠大,努力進取而沒忘記初衷。”於是孔子離開陳國。

    回魯國的途中,孔子再次經過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前來,非常高興,到郊外迎接。此時衛靈公年紀大了,懶於理政,沒有任用孔子。孔子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只需一年的時間罷了,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孔子又一次失望的上路離去。

    孔子一路先後又經過晉國、衛國、陳國、蔡國、楚國。期間受到過國君的盛情款待,也遭受過百般冷遇,最危急的時候,甚至斷糧三日。當初從魯國出發時的豪情壯志此時已經消磨殆盡。在這個亂世紛爭的時代,各國統治者沒人賞識孔子的治國理念,在他們眼中,只有土地和財富,征伐和殺戮……孔子感覺累了。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在季康子的迎接下,六十八歲的孔子終於回到闊別十四年的魯國。然而此時的魯國,已經在齊楚等大國的夾縫中奄奄一息。孔子一生嚮往的“大同世界,仁者愛人”的理想社會徹底破滅。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七十三歲的孔子在嘆息中齎志以歿。

  • 5 # 猛哥厲史

    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大致是:從魯國出發,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相當於今天的曲阜——菏澤——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然後原路返回。”

    在今天地圖上,也就山東河南一帶。

    從上邊的《孔子歷史地圖集》書中標註的線路圖來看,從56歲到71歲,孔子帶著弟子,在今天的河南和山東區域性,南方的楚國邊境等地方活動了十幾年。孔子去過的地方大多是當時的弱小國。楚雖是大國,但孔子只在楚國的邊境呆了幾天。

    春秋晚期,各個國家都在忙於富國強兵,對孔子的禮教仁政德治不感冒,所以孔子這次外出跑官要官的求職歷程是比較慘的:“夫子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不禁。”

    跑官要官的十四年旅途中,孔子及其賢徒們經歷的磨難可謂不少。但是孔子獨獨鍾情於衛國或者更準確說與衛國有緣。在顛沛流離的歲月,每每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就會回到衛國。他和衛靈公個人關係時好時壞,而且有那位神秘莫測的貴夫人南子,孔老二是不是依依不捨不得而知,可知的是夫子流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衛國度過的。衛國君臣的態度直接影響孔子的去留,在他的言論中多次提到衛國的人和事,這不能不說是命運的巧合。

    衛國國君對孔子禮遇有加,但就是不給孔子官做。為了求官,孔子去走其夫人南子的後門。這就是著名的“子見南子”。

    但也不知孔子顏值不夠還是能力不行咋地,空有個大高個子,南子並不滿意,沒吹枕邊風讓衛君給他官做,只是包二奶養備胎似的給他錢花。後來衛國爆發內亂,孔子立即就帶著徒弟們離開了衛國。

    這麼多條賢人,白吃人家幾年飯,人家一有麻煩事,立馬拍屁股跑了。食人之祿,不該忠人之事嗎?就是幾十條狗,你養幾年,也會感激你啊。你一被人打,狗也不會全跑了啊,大多會撲上去咬欺負你的人!孔子及其七十二賢的“義”連條狗都不如?蠕家的“忠”和臉在哪裡?

    孔子不顧父母祭祀,求爺爺告奶奶、託關係走後門,周遊列國十四年,跑官要官,哪怕反臣淫婦給官,他都想當。這樣的人,還不如狗忠誠,能有什麼成就?

  • 6 # 西豫筆記

    孔子出生在春秋戰亂的年代,社會混亂,他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大概30歲開始講學,從魯國開始大致走過了衛國、曹國、鄭國、陳國等地,對於仁、禮思想的傳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影響至今;對社會的穩定,政治文化教育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不可估量時代相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荷花還能種在碗裡,家裡,可不開花,只長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