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781034779

    一、以柳惜別“柳”字諧音同“留”,故人即將相離,自然應當惜別。相見時難別亦難,折一枝柳表達難捨難分的依依不捨之情,既飽含深情,又不失含蓄。《詩經·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陸太祝》的“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江邊柳》的“嫋嫋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這些詩句都是借柳來表達惜別。不過,我更喜歡李叔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那一根小小的柳枝在手上自然是情意濃濃,可是清風扶細柳,落日笛聲殘,淒涼中又不失曠達,這才是我最喜歡的借柳送別的境界。

    二、以小見大、借柳摩春

    談到春天,自然會想到花紅柳綠一詞,在百花盛開的時候,柳樹那一抹綠自然是極為亮眼的。每當柳樹開始抽新芽,這就說明春天的腳步已經來到了。韓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盛讚柳樹,將柳樹作為春天美好景物的象徵,甚至認為整個皇都如此生機勃勃都是因為柳樹。宋祁《玉樓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杏紅柳綠兩種充滿生命力的物象和兩種對比鮮明的色彩將春天的熱鬧非凡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原本抽象的春天彷彿都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三、以柳抒愁

    我們似乎有一種特性,面對美好事物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傷感的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甚至會變成悲傷、哀愁。面對柳樹這麼一種生命力旺盛的美好景物,也逃不過傷春悲秋。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清秋時節,晚風拂人面,殘月掛蒼穹,依依楊柳岸,淚眼惜別人。滿腔客愁無處傾訴,這風、這柳、這月,彷彿也都是低落而傷感的,一切景語皆情語,黯然的詞人寫出來的自然也都是愁緒萬千的景物。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原本是高高興興地打扮好要登樓遊玩的,可是看見遠處小路上春風又綠楊柳,閨中女子忍不住泛上春愁,為什麼當初要支援夫婿去外面求取功名呢?如若不然,此時他就應該和自己一起遊玩,共賞這美好的春景了!賀鑄的《橫塘路》中“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柳市作為那漫天飛舞的柳絮出現的,滿城的柳絮紛紛揚揚,正像詩人心中現在的無限愁思。

    四、借柳寫柔形容女子柔美的姿態,經常會說“弱柳扶風”,柳在形體上確實具有一種陰柔的美。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將柳枝比作一條條的綠絲帶,將柳柔美的內在特徵刻畫得極為生動;“見芙蓉懷媚臉,遇楊柳憶折腰”把楊樹和柳樹的枝條比作美女柔軟的腰身,既寫了楊柳枝的細長之美,又描繪出了柔軟,可謂妙絕;另外李清照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張先的《醉垂柳》“細看諸好處,人人道,柳腰身”,都將柳樹與少女牽扯上,一個是柳葉彎眉,一個是纖細柳腰,那一株柳樹恍若就是那一個輕盈美好的少女。

    五、以柳寫高潔品質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把自己的朋友與春秋時期的隱士相比較,這也是對於隱居生活的一種嚮往。那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在他家門前面種上了五棵柳樹,並且他還號“五柳先生”,柳這個形象也就成為了隱士的一個符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頂之弈9.18最硬套路,“不死龍鴉”組合火了,人均血量破3K,具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