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緣農場軟棗獼猴桃

    與施肥肯定有關係,葡萄多施有機肥,葡萄口感會更好、風味足、品質好。不過葡萄口感還與很多因素有關,如葡萄品種、掛果量、氣候、土壤、水分及葡萄成熟度都有關係。掛果量太高、成熟期多雨土壤水分太足,葡萄風味必然變差,枝葉過分鬱閉、光照不足葡萄口感也會變差。偏施氮肥葡萄口感也差。多施鉀肥葡萄能增甜。

  • 2 # 一起葡萄

    有的品種就是不好吃的,這幾年這類品種都被淘汰的差不多了,但市面上還有,比如澤山一號,吃起來就很一般。

    當然更多的原因是管理不當,主要是產量過高或者施肥不合理。就這點事值得說道說道的。

    1.產量過高,常規來說,葡萄要自然成熟紫色的品種大約產量是2000斤,紅色的品種應該是1500斤,實際生產中,我們可以透過合理的水肥補充來增加產量,同時促進成熟,但這不是沒有限度的,目前很多農民的產量控制在5000--6000,其實已經很勉強了,土壤條件不具備的前提下,在增加產量犧牲的必然是品質。

    2.施肥不合理,想高產就多施肥,可施肥再多也需要葉片的轉化,否則幹物質積累不足葡萄就不是一個果肉豐滿的果粒,而是一泡水,口感自然不好。而且有很多未知的風險,裂果,軟果... ...

    當然,偏施氮肥也不會太好吃。

  • 3 # 五穀豐登農業

    圖片中的葡萄留穗過多,單穗過大,產量嚴重偏高。

    葡萄成熟後口感不好,原因較多:

    1、品種。葡萄品種非常多,成熟後口感差距大,有的酸甜可口,有的甜的發膩,有的香味較濃,有的酸度較大,有的淡而無味,有的還會有種怪味。

    2、自然條件。在山東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同地區土質、水質、光照等自然因素都不相同,所生產的產品品質肯定會有差異。尤其是葡萄,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其中大澤山葡萄和新疆葡萄最為出名,尤其是新疆葡萄,含糖量特別高。

    3、水肥管理。肥料對葡萄的品質影響很大,如果土壤缺乏有機質,又過多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有的種植戶在葡萄進入成熟期還在追施化肥和澆大水,這些做法都會導致葡萄甜度小,味不正,口感差。

    4、產量過高。葡萄產量非常高,如果只是片面追求產量,畝產可以達到4000公斤以上,如此高的產量,葡萄品質必然大為下降,幹物質和糖分積累過低,常常會導致葡萄果粒水化,不能正常成熟。

    5、農藥使用不合理。有些農藥對葡萄的口感影響很大,尤其是在葡萄進入轉色成熟期使用,會導致成熟的葡萄長時殘存有特殊的怪味,嚴重影響口感,其中常用殺菌劑咪鮮胺就會導致葡萄有種怪怪的氣味和口味,如果將使用了咪鮮胺的葡萄放在冰箱裡,這種怪味會殘存很長時間。

    6、採摘過早。有些葡萄品種著色早,著色好,比如夏黑、摩爾多瓦等品種,雖然看著已經成熟了,但養分還沒積累充分,果酸向糖的轉化過程也沒結束,甚至還沒開始轉化,此時採摘,口感當然不佳。充分成熟的巨峰葡萄(10月8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兩處疼痛小心肝臟受損,多做四件事,戒三個習慣,肝越來越好,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