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時燒錄

    秋瑾和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是很要好的戰友,可是後來秋瑾認為魯迅並不是自己最敬佩的愛國青年,甚至最後因一句話,對魯迅嗤之以鼻,“拔刀相向”。

    魯迅與秋瑾

    魯迅出生官僚之家,但後來父親因病去世,家道中落。他在南京水師學堂上學時,接觸到了很多海外著作,開闊了他的視野,從而萌生了“救國”之念。1902年他憑著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公費留學日本弘文學院的機會。

    秋瑾也是,從她的曾祖開始便世代為官。1896年,秋瑾和湖南富少王廷鈞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1904年,她看到“八國聯軍侵華”,深感祖國之危機,為了尋求救國真理,於是不顧丈夫勸阻,自費東渡日本留學。秋瑾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參與湘,浙同鄉集會,接觸到了民主革命,成為了一位堅定的民主革命者,與此同時結交了志同道合的人,如:宋教仁,魯迅,黃興等。

    秋瑾為何要對魯迅拔刀相助?

    當時,魯迅是浙江學會的革命骨幹分子,曾多次在集會上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給秋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後來隨著革命上的來往,二人建立了革命友誼,但是後來因為魯迅的一句話,秋瑾改變了對魯迅的看法。

    日俄為爭奪北韓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發生了戰爭,此事讓浙江學會的革命者認識到:只是宣傳革命還不夠,應該回國組織武裝起義,故此,他們成立了一個暗殺組織,魯迅也加入了這個組織。很快,魯迅接到了暗殺任務,然而在行動前,魯迅提出疑問說“我可以立即去執行任務,但是如果我死了,誰會替我照顧我的母親?”對此,許多人認為魯迅想借口臨陣退縮,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白眼。秋瑾知道了此事之後,同樣對魯迅嗤之以鼻,並與他斷絕了交往。

    1905年,為了壓制留學生的革命熱情,清廷請求日本約束清朝留學生,於是日本隨即頒佈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此規頒佈後,留學生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決主張罷課回國,另一派則認為,應該繼續留在日本學習。

    秋瑾是主張罷課回國的代表,魯迅選擇了繼續留在日本學習。 後來因為革命人士陳天華“為控訴日本而投海自盡”一事,秋瑾等革命黨人,在陳天華的追悼會上“私設法庭”,將反對罷課回國的魯迅及胡漢民等人判處“死刑”,並拔出倭刀:“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1907年7月15日,“辛亥革命女傑”秋瑾在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年僅32歲。對於曾“拔刀相向”的秋瑾,魯迅從來沒有責怪過她,甚至還多次在文章中讚揚她的革命氣慨,因為他知道,秋瑾是真正的革命者,是值得被人民尊敬的。

    為了祖國的革命事業,免不了有流血犧牲,總而言之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2 # 錢多多讀文史

    這個題目頗為誤導人啊,乍一看像是兩人幹了一仗似的,實際上事情沒有這麼嚴重。

    魯迅與秋瑾的關係,周作人曾回憶說:

    魯迅曾評價秋瑾“很能幹,有話當面說,語氣很堅決,不轉彎抹角,所以有不少人怕她。她愛唱歌,好合群,性格爽朗,而且善豪飲,講話精闢,熱心公益,所以很多人喜歡和她接近。雖然秋瑾姑娘生的秀氣,但人品很高。”

    從這個說法可以得知,魯迅對秋瑾是持肯定態度的。而且據魯迅現存作品也可以看到,秋瑾就義後,魯迅是很憤慨的,曾多次撰文稱其勇烈。比如我們初中課本所學魯迅作品《藥》,就曾影射其事。

    魯迅和秋瑾是老鄉,又同在日本留學,兩人應該是有交集的。

    之所以說秋瑾對魯迅拔刀。實際是指秋瑾在留學期間,一次集會上的憤慨舉動。她並不針對魯迅一人,而是在人群前的一種態度。

    事情起因在於1905年清廷的一份公告。

    那一年,清政府見留日學生反清情勢高漲,心下不爽,於是透過公使向日本政府傳遞限制在日留學生反清活動的要求。

    日本政府應其所請,頒佈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

    規則出來後,中國留學生大譁,他們認為“取締”二字是對清國留學生的侮辱,於是紛紛扔下課本,走向東京街頭示威、靜坐、遊行……不過,隨著事態的進展,在日留學生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秋瑾為學生代表的聯合會,她們極力勸說留學生罷課回國,繼續革命並興辦教育;另一派則是以汪精衛為代表的維持會,認為應當繼續完成學業,再以所學救國。聯合會的學生恨維持會的學生貪生怕死,於是自發組建了糾察隊,帶著棍棒上街,見到留學生便威脅他們,只要對方稱不回國,就會被他們痛毆。有留學生表示,沒有看過規則內容,怎麼好下定斷呢?結果遭到聯合會留學生憤怒的回覆,說沒什麼好看的,他們認為如此便是如此。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一貫冷靜的魯迅選擇了維持會。

    留學生們暫時沒能取得了一致意見,這引起了日本社會的嘲笑:“出於清華人自有的放縱卑劣的意志,其團結也頗為薄弱”。

    在此情境下,革命黨人陳天華羞憤不已,蹈海而死。

    陳天華的死引起了很大震動。留學生們在東京的富士樓舉行了抗議日本政府頒佈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的大會。

    魯迅和秋瑾都參加了這次大會。會上,準備回國繼續革命的秋瑾,數次提到陳天華,語聲哽咽,泣淚不止。隨後她情緒激昂,從靴子中拔出一把倭刀,聲稱,歸國後,誰若投降滿虜,賣友求榮,便吃她這一刀!說完,便將倭刀砍在桌子上。這就是秋瑾向魯迅拔刀的始末。可見得並不是她單向魯迅拔刀相向,只是兩人愛國的方式不同,而秋瑾較為激烈,拔刀以示決心。估計這個時候的魯迅雖不是如此激動,但也不至於兩人劍張弩拔,刀兵相見。此答參考資料:《秋瑾評傳》《魯迅回憶錄》

  • 3 # 記者李滿

    “秋瑾刀斬魯迅”的公案,從頭到尾是“歷史發明家”移花接木的結果,並非事實。

    但魯迅與秋瑾在日本期間,的確曾有過一定程度的衝突,也正是基於此,才有了後面“秋瑾刀砍魯迅”謠言的盛行。

    魯迅去日本留學是官費生,而比魯迅大了6歲的秋瑾則是自費去日本留學。1905年,面對日益蜂擁而至的中國自費留學生,日本很有些吃不消。

    這一來是因為人數實在太過龐大,自日本允許清國留學生赴日後,日本的中國自費留學生在短短三年時間裡迅速增長了16倍,由最初的600人暴增到8000多人;二來是因為相比經過篩選的公費生,自費生的素質相對較低,這嚴重影響了日本的正常教學秩序。

    於是,日本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迅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這就是1905年11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頒佈的《關於准許清國學生入學只公私立學校之規程》。

    這個規程是用日文釋出的,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再次證明了日本釋出這個規程是相當必要的。因為,大部分自費生日語並不過關,於是自費生將日語中管理、規範一詞翻譯或者理解成了“取締”。

    緊接著,以秋瑾為首的激進派開始認為這是日本與清政府勾結的結果。當時的國內,清政府與逐漸興起的早期革命派已經開始出現對立。

    不久後,堅決反對清政府的的留學生陳天華為反對規程而在東京大森海灣憤而蹈海自殺,時年30歲。

    隨後,秋瑾等在陳天華的追悼會上發起了為反對“取締”集體回國的集會。而魯迅等則認為,這個規程很有必要,它和清政府也完全無關,並不存在所謂日本與清政府勾結。因而,留學生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表現得情緒如此激動並嚷嚷著集體回國。

    在追悼會上,作為召集人的囚禁還在會上掏出日本刀插在講臺上說:

    ‘如有人回到祖國,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從此處看,秋瑾雖然與魯迅確實存在觀點不一的情況,但秋瑾的“一刀”卻並非針對魯迅或者具體的任何人。可“歷史發明家”卻掐頭去尾地把“如有人回到祖國”這個前提去掉了,這樣一來,這段話便可以直指魯迅等不願意回國的留學生了。

    實際上,秋瑾雖然鼓勵留學生回國,但並未強制要求所有留學生照做,自然也並不會覺得所有不回國者都是“投降滿虜”必須“吃她一刀”的人了。

    綜上:魯迅與秋瑾並無真正的直接衝突,“給魯迅一刀”更是謠言一樁了。

    這點,從後來魯迅的文章中便可以論證。從魯迅後來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魯迅雖然不太贊同這個浙江老鄉秋瑾以前包括後來的一些做法,但他對她非常欣賞,他甚至為人們後來不再記得秋瑾的犧牲而哀呼過。

    1907年,秋瑾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著名詩句從容在浙江就義後,魯迅非常憤怒。魯迅在《範愛農》一文中寫到:

    “不久,秋瑾姑娘在紹興被殺的訊息也傳來了,徐錫麟是被挖了心,給恩銘的親兵炒食淨盡,人心很憤怒。”

    魯迅還以秋瑾為原型寫下了著作《吶喊》中的《藥》篇。《藥》一文中未正面現身的主人公夏瑜就是暗喻秋瑾(夏對秋,瑜對瑾),而《藥》中的兩個家庭“華家”和“夏家”則是指中華民族。

    這個故事讀者諸君在課本中都學習過,講的是:

    “華家兒子華小栓得了癆病,夏家則出了革命者夏瑜。華家的病需要吃人血饅頭,而夏瑜的血則透過劊子手轉移到華家。華小栓吃了蘸有夏瑜人血的饅頭,毫無作用,華家和夏家的人一起走進了墳墓。”

    魯迅藉此來表達華人對秋瑾為革命獻身的麻木,當然也暗諷了秋瑾革命脫離人民大眾的愚昧。當然,主基調還是魯迅對秋瑾(夏瑜)的讚頌,在文尾,魯迅還寫到:

    第二年清明時節夏瑜墳頭出現的花環,“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

    魯迅是藉此表達他對秋瑾的緬懷之情,也是他對這“寂寞賓士的猛士”的慰藉,說明革命者仍被懷念,革命的火種不會被撲滅,是黑暗中的希望。

    除去此文外。魯迅還在多篇文章中講到過秋瑾,在《病後雜談》、《病後雜談之餘》等文中他多次提到:

    “軒亭口離紹興中學並不遠,就是秋瑾小姐就義之處,他們常走,然而忘卻了。”

    魯迅在其《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中則寫到:

    “秋瑾女士,就是死於告密的,革命後暫時稱為“女俠”,現在是不大聽見有人提起了。”

    如此頻繁地提及世人忘了這個女俠,可見魯迅在內心深處是極其希望她的犧牲能被世人銘記的,這也間接說明了魯迅與秋瑾的情誼之深。

    實際上,至始至終,魯迅與秋瑾都是志同道合的,所不同的只是具體罷了。他和她,大約可以用“君子和而不同”概括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生在學校全天學習一天大腦需要消耗多少焦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