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亓官仁

    實體店和電商共存,這是中國近些年才出現的一種經營方式,實體店看的見摸的著方便快捷是人們平時最多的消費空間。目前實體店仍然是主流商業模式,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電商存在於無線的網路空間,看的見摸不著,的確讓人不放心。再加上一部分不良經營者的失信,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看到的東西與拿到手的商品相差巨大,這使的許多消費者對電商持懷疑態度。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那是因為部分消費者貪圖小便宜,被少數電商的虛假宣傳所欺騙,以為低價買了個好商品,貨到手中才知名不符實吃了大虧。從此對所有電商都拒之千里,不再相信任何網路商品,其實大錯特錯了。只要您不佔小便宜,堅持從正規電商或信譽好的經營者手中網購,仍然是物有所值,買到自已心儀的商品。牆裡開花牆外紅,西方國家發明了電商經銷模式,卻沒有引起轟動,這與不同的國家人民消費情節有關,不必大驚小怪。透過電商許多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山珍海鮮走進千家萬戶,足不出門,欣賞品嚐到全國甚至世界的好東西,電商在我們國家其實已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更是走出中國,進軍西方,掙到了歐洲人的錢。好的經營管理模式,不一定適應各種消費人群,這是電商和實體店共同面對的瓶頸。

  • 2 # 吉月文

    先回顧一下電商發展的歷史。電商模式其實並不稀奇,最早的形態就是郵購。也就是透過郵政匯款的方式購買商品。歷史相當悠久。英國在進行郵政改革之後,不久就催生了這樣一個行業。英國郵政改革的時間恰好和鴉片戰爭同時,所以這個行業的歷史已經超過百餘年了。

    中國郵政的起步較晚。在英國郵政改革數十年之後,中國才開始小規模的試辦郵政。到了1896年,大清郵政正式開辦。此後不久也開始進行小規模的郵購業務。到了民國時期,政府曾經鼓勵郵購業務發展,其目的是為了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原因在於書籍是最適合開展郵購業務的。當時中國的書店普及率比較低,透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書籍向小城鎮和鄉村地區傳播。也就起到了文化下鄉的作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郵購業務發展比較快。但業務範圍限制在書籍報刊以及易於長時間儲存的土特產品。不過從全社會來看,郵購業務在整個零售行業當中的佔比是極其之低的。

    從上世紀末開始,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郵購模式向電商模式轉型。在這之前郵購資訊主要透過報刊雜誌廣告和傳單的方式來進行傳播,此後逐步改為網路資訊釋出。但是整個的付款流程和運作還是依賴於郵政網路進行的。早期電子商務銷售的產品實際上和傳統郵購沒有什麼區別,依然是以書籍為主體。最早的卓越網,噹噹網都是從銷售書籍起家的。嚴格來說,這一時期的電子商務還處於傳統郵購模式。

    真正使得電子商務擺脫傳統郵購模式制約的是兩個因素,第一,馬雲創辦了支付寶,第二是快遞公司成為物流的主體。先看支付寶,傳統流購業務下款項支付,透過郵政匯款的方式進行,買家的權利是沒有辦法得到保證的,因此很容易出現透過郵購方式進行詐騙。郵政匯款的速度也比較慢,一般需要2~3天,偏遠地區會更長一些。完成一次郵購業務,一般需要1~3個星期。時間上看非常的漫長,效率很低。支付寶出現之後由阿里巴巴作為信用中介對買賣雙方來講都是一個很好的保障,這就使得電子商務開始從小額向大額轉型,可以開始購買大件商品。

    郵購業務主要透過平郵方式進行,如果要採用掛號模式需要增加費用。就是因為受制於信用問題,郵購業務一般只能開展小額的商品銷售,因此利潤比較薄,不能承擔過高的運費。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郵政本身的運送速度比較慢,這也就導致了郵購業務週期很長。隨著快遞公司的興起,他們能夠以平流的價格提供,快件的運送服務,這就大大縮減了電子商務的購買週期,從而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接下來再談電商和實體店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先把結論給出來,電商目前的發展引領了零售行業的形態,對於經濟發展有著極強的推動力,這是實體店不能比的。

    電商崛起以後,傳統的實體店就開始進入了較為艱難的階段,原因有很多。第一,傳統的層級式的銷售網路體系不能和扁平式的電商銷售網路相競爭。中國傳統的銷售模式,採用的是分級銷售網路機制。工廠先簽訂一個全國總代理,然後全國總代理再把經銷權分給全國各個大區總代理。大區總代理,再分給各省總代理。再往下賣到地級市。一般來說到最終的經銷網路需要經過4~5級經銷商的層層加價。在扁平式電商銷售模式下。從廠家到經銷商,既可以是直接進行銷售,也就是廠家自行開設網店,也可以是一級代理模式。顯然不需要層層加價,價格優勢自然就能夠體現出來。

    第二,電商在早期發展的時候處於法律空白期,不需要繳稅,佔了一點便宜。在電子商務法立法之前,大部分網上店鋪是沒有向政府繳稅的,這就使得他們幾乎沒有稅收負擔,實體店,由於需要辦理各種執照,因此不可能逃避稅收。兩相比較在價格上就有了差異。

    第三,房地產行業成為了近2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行業。帶來了一個較為負面的結果,就是店鋪租金的上漲速度超過了實體店銷售額的增長速度,由此就導致房租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電商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受房租影響。

    那為什麼說電商對於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或者對於整個經濟的發展有著更大的助推作用?這是因為第一,電商極大的加速了中國零售業的整合過程。可以說在電商崛起之前,中國零售行業的整合程度是非常之低的,總體來說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面遍及全國的巨大的零售行業領軍企業。各地區市場有自己的龍頭企業,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沒有跨地區的影響力。行業整合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前提。

    第二,電商的發展把貨物的市場半徑極大的擴張了,而且向更深層推進,現在大量的中西部農村地區,也可以買到和東部發達地區,同樣的商品,這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想象的。在電商崛起之前,這些農村地區往往是很多假冒偽劣商品的傾銷地。電商崛起之後,極大的提升了這些地區的商業水準。

    第三,電商在推進零售行業整合的過程當中,也逐步的改造了其他的行業,比如快遞行業,金融行業,這個是傳統實體店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電商行業,憑藉著其規模化優勢,在商業資料的採集和利用方面。這不僅對於商業發展本身具有重大意義,對於政府經濟決策來講也具有重大意義。

    很顯然,電商行業現在對於中國經濟發展來講具有巨大的引領作用。當然不否認實體行業本身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就長遠來看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由於實體行業領域普遍存在的小散亂情況,將來必然是以電子商務企業為核心進行產業整合。

    最後來看一下為什麼歐美髮達國家對於電商行業,並不是特別推崇。

    當然必須指出一點,各個國家情況不同,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速,亞馬遜是世界電子商務領域的領軍企業,並且在美國的發展其實已經開始打擊實體行業了,所以說美華人和中國是比較接近的,實際上都是比較樂於接受新興行業的發展。西歐人和日本人相對保守,在該領域的發展已經落後於中美兩國。

    結合中國電子商務的歷史來看,西歐和日本在這一領域的落後,實際上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傳統零售行業的集中度比較高,水準也比較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興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比如德國的書籍零售領域,由於傳統出版商和零售商之間的利益關係極為牢固,使得網上書籍銷售困難重重。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世界範圍來看,不僅在零售領域如此,在很多方面都有這樣同類的現象,那就是相對落後的地區反而容易催生出新興的先進行業。中國傳統零售行業較為落後的現實,使得其一方面沒有能力抑制新興電子商務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促使消費者更快的向電子商務轉型。

    第二,中國較為落後的金融尤其是銀行業發展,催生了新興的電子商務金融體系。中國的銀行業發展相對滯後,信用卡支付起步很晚,並沒有能夠有效的配合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才催生了支付寶。歐美國家的網上支付主要依賴信用卡。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因為支付寶本身就是為電子商務而設計的,所以其對於電子商務的助推能力,遠強於普通的信用卡支付,落後反而催生了先進。可以這麼說,中國目前的金融創新基本上都是由第三方支付推動的,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

    第三,快遞行業的發展滯後,拖累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的電子商務崛起和快遞行業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時至今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快遞企業,其主要業務來源就是電子商務包裹。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正向迴圈關係。物流行業是一個沉沒成本大,邊際成本小的行業,在業務量快速增加之後,就能夠極快的壓低平均成本。這就使得中國的快遞行業很好的配合了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而西歐和日本就沒有這樣的優勢。再加上人工成本比較高,也抑制了快遞行業的發展。

    總的來看,西歐和日本的這種保守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某些人為他們大唱讚歌實際上是錯誤的。從根本上看,這並不是保護消費者的權力,而只是保護行業中的少部分人的利益。在民國初年,北京準備開設開設公交車的時候受到了黃包車司機的抵抗,實際上和現在西歐與日本的情況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這種抵抗從長遠來看沒有任何價值,實體行業最後終究要被新的零售行業所取代,這是個歷史趨勢和潮流,不可更改。強行推遲這一歷史過程,必然會讓整個社會付出巨大代價。西歐和日本的這種保守模式,導致自身不能孕育強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在之後的國際經濟競爭中必將處於弱勢地位。

    實體零售的發展前景現在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會在未來的十年左右出現較為頻繁的併購現象。零售行業的集中度將大幅提高,頭部企業的影響力會進一步強化。傳統的夫妻店模式或者個體戶小業主模式,在競爭當中會越來越吃力。不客氣的說,絕大部分將會成為大型零售企業的附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大爆炸理論那個不存在時間也不存在空間的“宇宙奇點”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