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櫻桃雜貨鋪
-
2 # 闖子身邊那些事
就拿教師來說吧。其實,我個人覺得,教師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就是專業知識個個人管理。
首先,作為一個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只有具備專業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把自己的知識教給學生。
其次,老師是要管理學生的,只有能夠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人,才能夠好的去管理他人。
-
3 # 李同歸
教師、醫生這類職業的職業素質包括哪幾個方面?
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職業,應該說,都是相當重要,而且相當特別的職業。教師被譽為“辛勤的園丁”,默默耕耘,盛開的卻是花兒;醫生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用自己的辛苦,換來患者的健康。本質上講,都是要有奉獻精神,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情懷。
本人沒有當過醫生,但一直從事教師行業。因此,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的體會更為深刻,著重談一談教師這個職業的職業素質吧!
什麼是教師的職業素質?眾所周知,教師的職業是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因此,有人認為,教師的職業素質是透過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思想和心理品質的總和。
注意這裡的幾個關鍵詞:(1)教育教學效果。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能夠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2)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利。好的教學效果,不應該僅僅是學生的成績比較好,更重要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有幫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思想和心理品質。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除了思想品質過硬,師德師風端正之外,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根據教育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目前,比較主流的看法,認為教師的職業素質應該包括以下重要的組成成分:
(1)教師的人格特徵;(2)教師的知識結構;(3)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教師的人格特徵一般來講,優秀的教師應具有以下優良的個性品質:
熱忱關懷,真誠坦率,胸懷寬闊,作風民主,客觀公正,不存偏見;自信自強,耐心自制,堅韌果斷,熱愛教育。教師的這些人格特質在教學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強烈的責任心和積極主動的工作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包括正確的態度和對學生的關心。
有過當教師經歷的人都知道,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外人看來,當教師,有寒暑假,這兩個長假招來多少人的羨慕啊!但是,這些人並不知道當老師的辛酸!許多教師,包括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都會有切身的體會,從每年九月到來年七月期間,自己正常的生活節奏被完全打亂,可以說,自我生活會完全被剝奪,除去每天必須的上課時間之外,還必須犧牲晚上和週末的時間來加班加點,有時即使這樣,也可能仍然不能完成工作任務。面對這些困難,教師很容易產生沮喪情緒,而職業倦怠高發是教師這個行業最典型的特徵。
而強烈的責任心和動力,通常能夠幫助老師們熬過教師生涯中最艱難,最灰心的時刻,這也是要修煉成一名合格教師的必修課。實際上,從事任何工作都容易陷於一種模式,導致消極的工作態度,最初的熱情可能演變為厭倦。那些優秀的教師,他們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以積極的態度,滿腔熱忱地投入教學中去,可以說,他們的富有感染力的人格特質才使得教室成為學生們希望駐足的地方。
教師的知識結構對於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或研究方式,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理解。從其功能出發,教師的知識結構主要由四個方面構成: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
1、本體性知識(Subject-matter knowledge)
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學科知識,如語文教師掌握的語文知識、數學教師掌握的數學知識等。這是一種人們普遍熟知的教師知識。紮實的本體性知識是教師從事自身職業的基礎,是教師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
2、條件性知識(conditional knowledge)
教師的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科學與心理科學知識,它是教師關於“如何教”的知識。如怎樣提問?怎樣設計課程?怎樣評估學生行為?
這些知識可以具體化為以下3個方面:
關於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關於教與學的知識;關於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3、實踐性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
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是教師如何靈活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所應具備的知識,也是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
4、文化知識(cultural knowledge)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已經不再是能教給學生“一碗水”的“一桶水”,而應該是不斷自我充實與更新的“泉水”。因此,教師除了要具有上面的三種知識以外,還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把學生引向未來的人生之路。隨著時代的演變,學生們也開始接觸到一些新的技術,新的知識,嘗試新的產品,教師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變化,才能與學生們順暢地進行交流。
教師的教學效能感20世紀70年代以來,研究者越來越關注於教師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學效果,以及這種看法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主觀判斷與他們的教學效果之間密切相關。
所謂教學效能感(teaching efficacy)是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主觀判斷。這個概念來源於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成功地進行某種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因此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和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是自我效能感的兩個重要組成成分。
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阿什頓(Ashton,1984)也把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分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兩個方面。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教與學的關係、對教育在學生髮展中的作用等問題的一般看法與判斷,即教師是否相信教育能夠克服社會、家庭及學生本身素質對學生的消極影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相當於班杜拉理論中的結果預期);例如:
“一個班上的學生總會有好有差,教師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教成好學生。”“一般來說,學生變成什麼樣是家庭和社會決定的,教育很難改變”。個人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效果的認識和評價,即教師認為自己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學生的能力(相當於班杜拉理論的效能預期),例如:
“我能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是我的學生成績提高了,那是因為我找到了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學校讓我教一門新課,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它。”已有的研究越來越發現,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越高,在教學中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同時在教育教學中的控制感越來越順利,也能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
總之,當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容易,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更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但是,只要具備了這幾個重要的職業素質,相信你成為優秀教師,也就指日可待啦!
-
4 # 冬日暖陽韓老師
教師也好醫生也罷,無論啥職業都得有其起碼的業務素質和執業能力,但人與人之間相差有時很多有時很小,不管差別多大,但是要正直善良富有正能量才行,很難想像一個道德素養底下為人不地道的教師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學生,這樣的醫生誰敢讓他看病?!
回覆列表
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治病救人。這兩種職業都是讓人比較敬重的職業。我就簡單說說我對教師的職業素質的看法吧。
一名教師的職責可以說是很重的,承擔著為祖國培養人才的職責。因此,一名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
1、資訊素養。今日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化社會,資訊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作為老師,只有融入資訊社會,提高資訊素養,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
2、創新素養。教師對教育教學要具有挑戰心、好奇心、想象力,鼓勵學生創新。
3、專業知識能力。
4、跨學科素養。
5、社會參與和貢獻素養。
6、自我管理素養。如今,教師面臨的壓力也是日益增大,此時,能夠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能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約束自己,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其專業水平的發揮。
我一直覺得教師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是個值得尊重的職業。反觀今日,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屢屢爆出,甚至有很多家長孩子辱罵老師打老師的新聞。是老師出了問題,還是家長出了問題?老師緣何變成了只是一種職業?
不論如何,希望教師與家長間的關係不再那麼微妙化。可以培養出更多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