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者厚德載物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德才兼備,才能與功績都不亞於李世民,何況李建成是嫡長子,比李世民大九歲,李淵有什麼理由不把皇位傳給李建成。

    李建成率領唐軍攻略西河,攻取霍邑,佔據潼關,攻克長安,圍攻洛陽,主將都是李建成,而李世民只是副將。

    李淵在太原遠近招撫,西河守將則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擋住了李淵西取長安的道路,於是李淵派遣李建成作為主將、李世民作為副將率軍前往攻取,除了路上吃的只帶了三日的軍糧。

    李建成見招募來的義軍沒有經過訓練,擔心他們不能打仗,於是立下軍法,整肅三軍。在兵進西河的行軍路上,李建成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百姓種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錢才能吃,得來的食物酒水,也與將士們一同分享。大軍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親自前往告知自己的來意,城內人紛紛來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歸降,李建成於是率軍攻打高德儒,郡司法書佐朱知瑾從城上將李建成兵馬引進城中,生擒高德儒後斬首,其他西河人全部赦免。

    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時間。班師後,李淵非常高興說:“用這樣的方法用兵,可以橫行天下。”封李建成為隴西公,為左領軍大都督。

    李建成的悲劇在於他是唐朝的開國皇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皇帝為了防止皇太子功高蓋主、搶班奪權,是不可能放手讓皇太子帶兵打仗掌握軍權的。

    因此唐朝建國以後軍權以及帶兵打仗的功勞絕大多數都屬於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既是唐朝開國首相,又是太尉,掌握了唐朝軍事財政行政等大權,手下文臣名將如雲,建功立業 權傾天下。

    而李建成乾的都是處理政務,發展經濟,負責後勤,防禦突厥,平定稽胡等髒活累活,父親李淵遊山玩水美女如雲,弟弟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群雄,擴大軍權與地盤,而李建成只能做默默無聞吃苦受累的幕後英雄。等到李世民被劉黑闥義軍打得慘敗,被迫放水淹死成千上萬無辜老百姓,李淵才被迫派皇太子李建成出來救火,很快平定了突厥支援的劉黑闥義軍。

    李建成最終失敗就是因為他性格忠厚孝順,不忍心對弟弟李世民痛下殺手,李建成甚至救了李世民一命。

    公元624年,李世民跟隨李淵來到李元吉的齊王府,李元吉已經在房中埋伏宇文寶等殺手準備斬殺李世民,如果不是李建成堅決阻止,李世民早已經被李元吉的部下殺死。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寢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遽止之。元吉慍曰:“為兄計耳,於我何有!

    李世民卻恩將仇報,最終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大哥李建成,囚禁父親李淵,奪取皇位。

    公元624年,秦王李世民將常何調入京城,安插在玄武門值守,官至中郎將。李世民又對常何施以重賄,並作為心腹一同策劃發動政變,由此可見,玄武門兵變是李世民蓄謀已久的陰謀。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發動兵變,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李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

    李世民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殺害了。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李淵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殺害了。

  • 2 # 飄雲少年

    李淵身不由己更多,因為比起傳位給李建成或者李世民,他本人更想自己多坐幾年的皇位。

    否則他本人也不會那麼的去抬高李世民地位,甚至放任李世民和李建成鬥倒如火如荼鬥得平分秋色。

    天策上將,任其開府,看似去大大嘉獎了李世民,其實無形中卻挑起了兄弟間為了爭權的內鬥。

    他作為一個長期在政治爭鬥盤旋的人,不是不知道李建成作為嫡長子身份文采能力並眾望所歸,但是太子的地位卻是他親手去打破,任其兄弟鬩牆,不過為了滿足自己皇位多坐幾年的私慾。

    讓太子李建成忙於對付弟弟李世民,忽視對皇位迫切的慾望,所以其一不傳位是為了滿足自己。

    其二他本人也傾向於李建成,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在封建社會綿延幾千年,他想去打破根本會引發太子黨以及保守一派的強烈反對,他也不會去飛蛾撲火。

    其三、秦王李世民能擁有軍權,離不開自己在軍中的超高人氣,之所以賜給他天策上將,也是為了去平衡朝堂和軍隊勢力,更是為了去安撫那些有著軍權且忠心李世民的人,軍政從來不分家。

    總結,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最後的結果不論李世民多厲害,李淵還是隻會傳位給李建成。

  • 3 # 口水雜談

    唐朝時期中國經濟非常繁榮,但是,當時的皇權鬥爭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李淵作為開國皇帝,在登基以後九年時間就選擇了退位當了太上皇,有人說這是因為李淵累了,想把重擔交給兒子,也有人說他是被兒子逼迫退位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李淵大權旁落的原因。

    李淵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李元霸,在最終李淵自立門戶的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出過不少力,但是,李淵稱帝以後,兄弟倆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接替父親登上帝位的那一個,當然,他們也知道,另一方是自己登上帝位最大的絆腳石,所以,明爭暗鬥沒有少出現,在這個過程當中,李元吉則選擇了站在當時的太子李建成這一邊,但是,因為李建成並沒有李世民的才能,所以,它並不是很受歡迎,而且,李元吉雖然站在他這一邊,在戰場上卻處於失利狀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讓李建成處於下風。

    但是,李淵卻不瞭解自己的兒子,在權力面前他們怎麼能夠甘於現狀呢,所以,都希望自己能夠走向更高的位置,而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有一句話,一山容不了二虎,所以就算李淵從中不斷的調解也沒有辦法減少兄弟之間的嫌隙,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以後,李世民選擇了在李淵在位的第九個年頭的6月初四這一點發動兵變,也就是歷史上的玄武門事件,他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兄長和弟弟,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淵突然發現自己是比較失敗的一個父親。

    因為自己沒有調和好他們之間的矛盾,導致骨肉相殘事件出現,所以,這個時候的李淵心寒了,他選擇了把帝位傳給獲勝的李世民,當然,李世民在玄武門事件當中取得勝利也是必然的,因為他當時的個人魅力、領導能力和智慧都比李建成更高一些。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李淵既不想虧了大兒子,也不想虧了二兒子。結果……

    李淵真的想傳位給李建成嗎?在悟空問答回答了那麼多問題,那麼多關於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問題,這種問法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疑的,唐高祖李淵是真心實意想傳皇位給李建成的。不然就不會把李建成立為太子,並且這麼多年都沒有動他的太子之位。

    李建成並不像隋唐演義和隋唐英雄傳中所書寫的那樣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他是一個比較有謀略的軍事家和比較英明的政治家。從李淵太原起兵之前一直到唐朝建立之後李建成入住東宮。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建成應得的。他入住東宮,作為大唐的合法繼承人,是唐高祖李淵默許整個朝廷百官共同擁戴的。

    但是為什麼到了後期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極其可為了呢,為什麼最後繼承大唐皇位的不是李建成而是李世民呢?這就是李淵自己滿滿的父愛在作怪了。

    說實話,李建成雖然優秀,但是遠遠沒有李世民優秀無論現有的史料怎樣的證明李建成年輕有為,但是既定的歷史事實是李建成根本就不具備李世民的能力。這也就難怪唐高祖李淵會偏向二兒子。他雖然毫不懷疑太子之位是李建成的,但是他也並不想虧待自己的二兒子李世民。不但給他封了秦王的爵號,讓他定都洛陽。還給他專門設定了一個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高等爵位——天策上將。李淵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佈:天策上將位居一切王公大臣之上,可是他沒有忘了,在太子沒有正式繼位之前,東宮太子也只是王公大臣中的一員。這豈不是挑明瞭東宮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沒有秦王李世民這個天策上將高嗎?

    玄武門事變,一般人都把責任歸咎於秦王黨和太子黨矛盾太過激烈的必然結果。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如果不是李淵助長秦王李世民的氣焰。再強大的諸侯王又怎麼可以撼得動東宮太子的地位呢?所以李媛雖然最終想把王位傳給李建成,但是由於自己的偏愛之心,卻使得秦王做大,最終遺憾千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小龍蝦投餵發酵飼料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