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才發掘機

    這麼說吧,對於孩子的性教育應該越早越好,而瞭解孩子成長過程中性心理的發展,更是非常重要!

    近年來,孩子遭受性侵事件依舊很多,比如前段時間震驚全國的紅黃藍事件,再比如最近爆出的“11歲女生遭五旬小學工作人員強姦2年 已懷孕5個月”事件……每一個事件都讓人痛心疾首,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從此類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上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國內大部分孩子對性一直是迷迷糊糊,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性教育也仍然是一個陌生而敏感的話題,就像樓主說的,以為性教育會教壞孩子,其實父母的不教育才更容易導致幼兒不懂保護自己而被性侵、未成年少女懷孕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但是這種教育具體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專家認為:

    對孩子的性教育必須貫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因為孩子的心靈成長是有規律的,而家長適時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因此,幼兒的性教育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教育,必須首先從理解孩子做起。

    3-6歲,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大體知道自己的性器官;

    7-14歲,讓孩子瞭解一般的生理衛生知識,包括避免遭受性侵犯、性騷擾,以及面對“愛”的困擾;15-18歲,進入性成熟階段後,重點在於性心理、性觀念的正確引導,同時做好避孕知識和性傳播疾病知識的宣教;18歲以後,進入成年階段,對性知識已經有了一定了解,更多地應該瞭解中青年常見的一些生殖相關疾病知識以及如何排解戀愛、婚姻的困擾和問題。

    作為父母,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性教育,更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性知識最好一開始就由父母來傳播

    如果父母不講,孩子也許也會從其他地方獲取到性知識。至於是從什麼渠道獲取就不再受父母掌控,這可能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性認知,久而久之誤入歧途的性知識成為一種潛在的風險。

    所以,父母最好先入為主,掌握孩童性知識啟蒙教育的主導權。放任自流無異於放棄這種主導權。

    2. 不要等著孩子問你了,你才解答。因為,一是,應該由父母決定哪些知識非常重要,需要告知孩子。二是,有些孩子可能永遠不會問性有關的問題,但這不代表TA沒有這方面的疑惑。

    3. 性教育需隨孩子年紀增長持續進行,(2歲左右開始並一直持續到青春期)且要以積極、溫和、幽默的方式進行。

    4. 不要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看孩子的所作所為。不打擊孩子自尊心、不增強孩子羞恥心。

    5. 嘗試挖掘孩子已經知道的性知識,比如問問TA,你覺得孩子是怎麼來的。

    6. 坦誠有趣地講解性知識,欺騙只會讓孩子對你的信任感降低,認為你不會給出真實的答案。

    7.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並不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多少知識,而在於幫助孩子塑造對“性”正確的價值觀。

    最後,父母應該積極完善知識儲備,並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

    以上

    天才發動機團隊

  • 2 # 容安心理psy

    前兩天朋友參加幼兒園中班兒子的家長會,會上老師說下週的課程主題是觀察小兔子。一個小女孩大聲問“這是兔子弟弟還是兔子妹妹?”,老師說“我也不清楚”,於是小姑娘驕傲地大聲說“把兔子翻過來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嗎?”全場譁然,家長們感嘆,原來孩子懂得如此之多!

    孩子3歲左右性別意識萌發,開始能夠分清楚自己的性別,自己與異性父母或小朋友不同。也就是從這個年齡段開始,孩子開始探索有關兩性問題,並和父母交流。這些兩性問題包括什麼呢?

    比如,兩性身體器官差異、孩子從哪裡來、幼兒園裡異性小朋友如廁姿勢與自己不同等等。

    很多家長與孩子談性色變,極力迴避,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現在對於孩子而言資訊通道是非常廣闊的,電視、網際網路、鄰居家大哥哥等等。如果家長放棄了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機會和權力,孩子將會從其他渠道獲取性知識,而那些所謂“知識”的質量就不是家長能把控的了。

    為什麼家長會談性色變呢?

    因為家長對性的看法與孩子大大不同。孩子的問題很單純,我看到了,我不理解,我要問清楚。而家長在成長中不斷被社會文化洗禮,對“性”這件事有著強烈的羞恥感。或者說,當孩子問性問題的時候,家長想多了,是家長的聯想使自己有強烈的羞恥感,怕帶壞孩子,於是迴避甚至是驚慌失色。

    事實上,你越是迴避,越是驚慌,孩子就越能意識到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的不同,好奇心就會驅使他從其他途徑獲得這部分知識。

    很多家長問容安,孩子多大開始應接受性教育呢?對於孩子而言,越早接受性教育對其未來的性心理發展越有利。只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於性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家長所有話術需要適應孩子的理解水平。性意識啟蒙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經階段,不是家長迴避,孩子就不萌發性意識的。

    首先,聊聊與孩子談性的三個階段:

    1、明確孩子已經知道了什麼。曾經見過一位家長,聽過容安的課後鼓起勇氣和4歲的女兒談一談小男孩為什麼要站著如廁,沒想到女兒輕飄飄地說“因為男孩有小雞雞,站著尿尿不會弄溼褲子”,這位母親一臉驚訝,女兒回答這個問題比自己準備的答案還要完美。而這時候在女兒心目中,會覺得“媽媽知道的可能還不如我多”。這樣就會比較被動了。所以我們在和孩子談性問題時可以先試探孩子對這個問題的認知程度。比如“你知道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嗎?”、“你知道為什麼媽媽乳房比爸爸和寶寶大嗎?”等等。

    2、糾正孩子錯誤的性認識。比如,沒有寶寶是生長在媽媽肚子裡的,寶寶都是在出生前都是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地方,叫做“子宮”。

    3、利用與孩子探討性的對話機會,傳遞家庭價值觀。比如告訴孩子“當你準備好照顧嬰兒時,懷孕時很棒的體驗。不要在自己沒準備好接納孩子時便懷孕哦”等等。

    下面我們來說說與孩子談性的幾個注意事項:

    1、保持語言簡單真誠。比如,孩子看到媽媽來例假,問媽媽為什麼流血了。真的有媽媽告訴孩子說“媽媽犯痔瘡了”。聽得我目瞪口呆。其實我們可以很真誠的告訴孩子:這是媽媽或者大姐姐每個月都會迎來的生理期,在這段時間內,子宮內膜脫落,為下個月懷寶寶做好準備。如果孩子小,聽不懂“子宮”、“生理期”這樣的詞語,就可以這樣解釋:媽媽的肚子裡有個小房子,叫子宮,就是寶寶出生前住的地方。寶寶出生後小房子每個月都要裝修,以便給你的小弟弟小妹妹打掃出一間乾淨的房間。大掃除的東西就以血的形式排出體外了,寶寶不用擔心。這樣既回答了孩子的問題,又可以降低孩子的焦慮。

    2、父母雙方都要參與孩子的性教育。其實不僅僅是父母,我們建議所有的養育者都參與到孩子的性教育中。這會讓孩子覺得向家長尋求性知識沒什麼不妥,可以談自己身體的變化,可以談一些性感受,這些交流也會促進孩子在青春期時與家長的溝通。

    3、家長開啟對話。有些孩子從不問問題,他們需要家長主動開啟一個話題。家長可以想想從哪個話題入手。比如,剛剛我們看電視上的阿姨懷孕了,你知道什麼是懷孕嗎?

    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進行性啟蒙:

    0-2歲:

    用正確詞彙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外陰、乳房、陰莖等等。讓孩子理解到自己的身體是嚴肅的,不允許被取笑或隨意碰觸的。

    2-3歲:

    大部分孩子在2-3歲時都對自己和小朋友的身體感興趣,已經意識到男孩和女孩身體的差異。孩子經常會問“這是什麼?”、“為什麼?”等等。父母可以在這個階段很直接的告訴孩子每個器官的名字以及功能。比如:乳房是用來為寶寶哺乳的,子宮是用來孕育寶寶的,等等。

    4-5歲:

    孩子在4-5歲時通常會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他們開始理解孩子是在媽媽子宮中長大的,孕育孩子需要爸爸提供一顆精子(就像種子一樣),也需要媽媽提供一顆卵子(就像雞蛋一樣)。你可以這樣解釋孩子的來歷:首先問問孩子,“你覺得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呢?”明確孩子的認知,然後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相愛,爸爸將一顆精子像播種一樣送到媽媽身體裡,精子遇到卵子他們就結合在一起,成為了寶寶。寶寶在媽媽的子宮中長大,然後透過一條叫做“陰道”的生孩子的通道來到家裡和爸爸媽媽相聚。”

    6-8歲:

    6歲的孩子就開始對“孩子到底是怎麼來的,精子是怎麼進入媽媽體內的”這樣的問題感興趣了。其實你不必等到孩子問出口,就可以給孩子一些你覺得舒服的解釋,比如“爸爸和媽媽在相愛時,身體會結合在一起,爸爸的陰莖會進入媽媽的身體”等等。千萬不要將這樣的科學解釋意想成汙穢的黃段子,這是父母給孩子的第一堂科學性教育課程。

    性啟蒙中的敏感話題:

    1、男寶寶摸小雞雞,女寶寶夾腿怎麼辦?

    首先,咱們明確一點,孩子享受自己的身體,沒毛病。這些行為不會導致性早熟!同時只要保證手和身體是清潔的,發生感染的機會是很小的。所以家長不必如臨大敵,激發孩子的性羞恥感。其次,你會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通常是一個人躺在床上無聊的時候。要想減少孩子的行為,家長可以在不去幹涉制止的前提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講故事、做遊戲替代孩子觸控身體的快感。

    2、關於分床睡。通常我們建議家長寶寶3歲就要分床睡,5歲前實現徹底分房睡。很多家長說孩子分床或分房睡不著,害怕、哭鬧。我們的觀察研究發現真正不能分開睡的原因大部分在家長身上而非孩子。是家長接受不了分離焦慮。

    3、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性侵犯

    坦白講,家長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可以幫助孩子避免遭受性侵犯。我們不可能24小時守候孩子。什麼教孩子“小背心蓋住的地方不許別人碰”,這些都是自我安慰罷了。面對成人,孩子哪有反抗的力量呢?我們能做的是,如果孩子受到了侵犯,我們能及時向孩子提供幫助,避免造成心靈上的二次傷害。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談性,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討論這個話題無壓力,其次是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讓孩子有安全感,在發生意外的時候能夠沒有心理負擔地與父母交流。有些孩子跟家長說自己在幼兒園受欺負了或被老師罵了,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是不是淘氣了”,這個對孩子與家長建立安全感起到特別大的破壞作用。家長首先要聽孩子的想法,給孩子解釋的話語權,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這樣在發生性侵時,孩子才能夠與家長及時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倫多跟溫哥華哪個適合移民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