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樺
-
2 # 黃雲強5
①桂劇
②梧州講歌或上鄉風溪二九源人少數會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梧州蝴蝶歌
④梧州話彩調戲
⑤舞獅拳擊木棍表演文化,去年開始傳承舞龍隊
⑥皇殿廟元宵節大炮及煙花
⑦人工手藝織花布花樣
-
3 # 雲南同春永生物科技
放鞭炮,年夜飯,拜年,貼對聯傳承都應該保留,這是我們華夏民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風俗,不應該有捨棄的想法,這是非物質文化遺傳,應該代代相傳
與親友團聚、逛市場、逛廟會等傳統的生活習俗依舊是人們過春節的主要方式。83%和59%的被訪者分別表示“ 在家團聚”和“與親友聚會”;打算以“逛商場、逛公園、廟會”來度過春節的佔60.2%。
國內旅遊或出國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亦開始成為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方式,打算以“本市郊遊”、“去外埠旅遊” 、“出國旅遊”
的人數分別佔到9.1%、8.9%和1.6%。
過節期間打算去外地和出國旅遊的被訪者中,初中以下人員佔3.7%,本科及以上人員佔16%。家庭收入在20 00元以下者,87.2%的人準備在家過節;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去外埠和出國旅遊的人數分別佔17.1%和 7.1%。
從各大城市比較看,地理位置、收入水平、歷史傳統、生活習俗和氣候等方面的差異使各城市的過節方式各具特色。 廣州人過春節的方式較為新潮,其居民因收入較高、氣候溫暖及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強等原因而鍾情於旅遊,以本市郊遊、出國 旅遊方式來度過春節的人分別佔24.2%和4.7%,居14城市之首。成都居民則熱衷於外埠旅遊,打算以此方式過春節 的佔14.6%。北京和南京的居民因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對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風俗的廟會情有獨鍾,有40.8%和3 8.2%的人打算以“逛公園、廟會”的方式過春節。
除夕夜吃團圓飯的傳統依然根深蒂固。調查顯示,準備在自己家度團圓夜的佔59%,打算同父母一起過年的佔29 .1%,打算去親戚家的佔2.1%。
拜年方式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發生了變化。14城市居民採用現代化方式拜年的比例佔83.1%。其中,通 過電話拜年的佔81.1%;透過尋呼機拜年的佔20.6%;4.1%的人採用網上賀卡方式拜年。儘管拜年方式不斷出新 ,但傳統的登門拜訪仍是不可替代的拜年方式。
在萬家團聚的除夕夜,仍有許多人需要堅守在工作崗位,僅被調查的14城市中,平均有1‰的居民表示將以加班方式度過除夕夜。
城市裡要想和農村一樣的挨家挨戶拜年是很難實現的 城市裡的人大多數起早貪黑的工作
平時交流溝通的時間太少 彼此太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