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嶗山小林

    如山的升學壓力、如海的各種習題,中學生是不是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不讀課外書?不可否認的是,中學時代,同學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強、思維最活躍,很適合閱讀科學、科幻類圖書。而日前的嫦娥三號奔月,機械玉兔落月一系列的中國航天實踐,更是給同學們的想象提供了科學、現實的載體。此時再閱讀科幻、科學普及類圖書,會有不同效果:既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數理化生等學科的興趣,增加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有避免厭學和煩躁情緒的意外功效。可以告訴家長的是,這種愛好不僅對同學學習主業有益無害,而且也許能陪伴孩子一生,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有所寄託。為此,本版特邀科幻作家劉慈欣為廣大中學生推薦了適合閱讀的書目。

      我給中學生朋友們推薦幾本科幻小說和與科學有關的書。

      儒勒-凡爾納的大機器小說: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描寫物件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科學探險小說,另一類是描寫大機器的小說,後者更具科幻內容,主要有《海底兩萬裡》、《機器島》、《從地球到月球》等。凡爾納的科幻作品尚未完全從歐洲的探險小說中脫胎出來,但科幻文學最具魅力的因素已經顯現,科學技術作為重要的角色首次在小說中出現,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代替人與人的關係,成為主要的描寫物件。雖然小說中的大部分內容已經不是科幻而成為現實,但絲毫沒有降低作品的魅力。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ODYSSEY》則是另一種型別的科幻小說。同為技術型科幻,它與凡爾納的大機器小說卻處於這一型別的兩端,後者描寫從現實向前一步的技術,前者則描寫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趨於終極的空靈世界。

      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則體現了科幻小說創造想象世界的能力,整部作品就像一套宏偉的造物主設計圖,展現了一個想象中的外星世界,其中的每一塊磚都砌得很精緻。

      反烏托邦三部曲:奧威爾的《1984》、胥肯黎的《美麗新世界》和扎米亞京的《我們》只被劃定為科幻的邊緣,但從中可看到科幻文學的另一種能力,就是從傳統現實主義文學所不可能具備的角度反映現實的能力。

      另外的幾部值得一讀的科幻小說:引人入勝的銀河系文明未來史《基地》系列(伊薩克-阿西莫夫),基於嚴謹設定的科幻小說《我,機器人》(伊薩克-阿西莫夫),現 代太空歌劇的經典之作《深淵上的火》(弗諾-文奇)。

      還有幾本優秀的科學傳播著作,科學的故事其實比科幻更精彩,只是它們被禁錮在冷酷的方程式中,這幾本書把科學的有趣從方程式中釋放出來,讓普通人得以欣賞:《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TheodoreGray),是圖文並茂的奇書,藝術與科學的美妙畫廊;《細胞,生命的禮讚》(劉易斯-托馬斯),用詩一樣的語言講述生命的奧秘;《時間簡史》(霍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展現時空和宇宙的奧秘。

  • 2 # 籬落看秋風

    我聽說過的科幻小說有《銀河帝國》《三體》《沙丘》

    我讀過的是《永恆的終結》關於時間旅行的終極奧秘和恢宏構想,在第一章有些物理學和社會學的專業術語,比如分子薄膜、最小必要變革……,但是並不影響閱讀體驗,讀起來很流暢,真是一個恢宏的構想,太恢宏,以致覺得自己很渺小,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塵埃。24世紀,人類發明了時間力場。27世紀,人類在掌握時間旅行技術後,開始穿越時空並改寫現實。透過糾正過去的錯誤,將所有災難扼殺在萌芽中。然而,這種“絕對安全”的未來卻在某一天迎來了終結……

    全書的最後一句是“……永恆時空已經終結。人類的無限時空,就此開啟”,想象力有限,我對最後這一句不太明白。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如果真的有了這項技術,我將如何改寫自己的人生?被改寫了的現實又會形成怎樣的因果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吃什麼有助於受精卵著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