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張貓兒
-
2 # 閒人羅1
如果是由於缺覺引起的過度興奮,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該吃吃該睡睡。如果天生性格就是這樣,那就考驗父母了,不要想辦法把孩子改變成我們想要他成為的樣子,而是要父母適應他本應該是的樣子,適當做一些引導
-
3 # 父母堂
1.擁抱或撫摸。親密關係可以令寶寶感到放鬆。
2.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可以使寶寶心情放緩,不再那麼躁動。
3.講輕鬆的故事或是給寶寶放一些不會讓人興奮的影片。這樣做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使他們不再集中在那些讓他們興奮的事物上。
4.洗個溫水澡。適用於在家的時候,寶寶洗澡時需要有家長陪伴在身邊,以免發生意外。
5.和寶寶一起玩一些簡單安靜的遊戲。比如做手勢猜東西、組裝樂高,捏黏土之類的。
6.和寶寶一起畫畫。可以無目的地亂塗亂畫也可以讓寶寶臨摹一些兒童畫。
7.讓寶寶幫自己的忙做一些簡單家務。比如在媽媽做飯時讓寶寶幫忙摘菜,洗菜,不過具體操作時還是需要家長在旁留心,不要讓寶寶受傷。
8.讓寶寶觀察小動物。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寶寶安靜地在旁邊觀察螞蟻、昆蟲、金魚的運動軌跡,稱讚寶寶的觀察發現。
9.養一隻溫和的寵物,如果爸媽和寶貝都同意的話。
10.爸爸媽媽和寶寶進行一場平靜的交流。交流內容可以自由選擇,但注意不要選擇那些讓孩子牴觸的話題或者會讓他更加興奮的事。
11.做一場簡單的親子沉思,適合那些年齡較大的寶寶。引導你的寶寶和你一起平躺下來,閉上雙眼想象某種安靜舒適的場景,比如大海、春天的花園等等。
有些孩子的個性就是能量大、好運動,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好奇,喜歡到處翻騰。對孩子的好動,我的原則是:不上火生氣,不嚴格限制,把孩的好動看做是“自家孩子的個性和氣質”。當然,父母都希望他是一個該動則動,該靜則靜的好孩子,這為他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這種性格的培養,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個性特點,對於好動的孩子一方面要顧及他的個性,不能一下子苛求他變得安靜、聽話,而要提供一定的場所,讓他充分的運動;一方面要創造人人都靜靜做事的環境,逐步培養孩子安靜專注的性情。
1.帶孩子到無須干預的地方去玩。如帶孩子去兒童館、公園、開闊地帶等地方,儘量不加限制地讓他盡情地玩耍,大人只管看護。
2.不帶孩子感到興奮的環境去。如商店、超市等地方,是人多熱闊、商品豐富的地方
3.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人的房間,裡面逐步增加一些玩具和各種用品,大人有意識地和孩子在一起玩或讓他獨自玩。如果孩子能夠很專心地獨自玩,哪怕是用玩具刀或劍亂砍亂殺的玩,都不要太打攪他,讓他動中有靜。
4.教孩子做一些安靜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可以逐步教他摺紙、下模、畫畫、釣魚、照相、集郵等,這些活動有利於培養孩子會安靜專注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