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亮小船Baby
-
2 # 親子成長手冊
出現這種情況估計是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或者什麼事情觸動到了孩子朋友,或者被小動物驚嚇到了。
1、如果暫時的孩子有些害怕就不要讓孩子接觸真實的動物
如果孩子現在的情況是比較害怕小動物,那麼就先不要讓孩子接觸小動物。以前看到小動物他們不怕,並且很喜歡,突然間發生害怕的現象一定是有原因的,照顧者可以回想一下照顧的經歷,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講也有可能是大事兒。看看是不是被嚇到了,不拘泥於真實的動物,有的時候是繪本、圖畫或者是電視動畫片中的某一個畫面,以孩子那麼小的年齡消化不了這種狀態。
2、2歲左右3個月應該會簡單的描述事情,嘗試對話能不能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基本的表達能力,所以嘗試和孩子對話試試,看看能不能有一點線索幫助照顧者分析出孩子出現這一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不能嘗試用圖畫的形式試試,有很多孩子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形容,不過可以利用圖畫來表訴。
3、如果要克服孩子這個狀態可以用系統脫敏的方法
如果孩子的照顧者要改變孩子的這一行為,可以採取心理學而上的系統脫敏的方法,剛開始可以接觸一些小動物的畫片和圖畫,讓孩子有一些瞭解,然後這個階段對於孩子接觸之後,可以用一些玩偶來和孩子一起互動,在這個階段孩子接受之後,可以簡單的遠距離看看動物,在孩子不抗拒的時候,可以簡單的接觸一下小動物。
孩子發生問題,家長不要著急,就是要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協助孩子找出合適他們的方法。
-
3 # 老太太趙老
以上兩位回答的很好我在補充點看法,你女兒還太小最好不要直接去摸小動物春天過敏原太多又是女孩子,得什麼病做媽的都不清楚,長大點到五六歲時自然就不怕了,春天動物正是發情期容易傷人。你們又不懂動物的語言,別說孩子那麼小.在孩子面前一切都是新鮮事物,認知能力正在發育中這就是為什麼害怕的原因。
-
4 # 娛藝無窮
有這個提問就說明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過言語上的 恐懼和對動物的危險恐懼做過誇張的勸導
那隻能說明 孩子自己經歷過動物的精神恐嚇沒傷到身體那種 再有就是看見朋友或者認識的人 受過傷害包括肉體傷害 期受害者的父母那裡聽來的都有可能
回覆列表
小寶寶的膽子反而會大一些,那些動物在寶寶眼中其實跟看到的桌椅板凳沒什麼區別,而寶寶天生又是充滿好奇心的,那些樣子有些奇怪的桌椅板凳竟然還會動,所以就忍不住想要去觸控,去接近。
但是孩子在接觸小動物的時候,父母肯定是會擔心的,怕動物身上不乾淨,有寄生蟲,怕動物會咬到寶寶,於是會在一旁說不要碰小動物,它們會咬你的,它們有牙齒,等等這樣類似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哦,原來它們也是有危險的。
如果寶寶在接觸動物的時候真的曾經受到了驚嚇,甚至被傷到,那麼他就更容易對小動物有恐懼感了。
還有寶寶如果看到電視,或者繪本當中,有說到某種動物有危險,他也會記在心裡。
父母有時候為了制止寶寶做一些事情,也喜歡說,“你要是不聽話,xx就會咬你了!”這也會讓寶寶心裡有陰影。
一般來說,寶寶害怕小動物也沒什麼,說明他自己有了安全意識,知道保護自己,只要不是特別害怕,就順其自然吧。
那麼寶寶非常害怕,甚至連看都不敢看,那就要慢慢引導一下。
第一, 大人害怕什麼,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尤其是孩子小時候。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現出害怕什麼,要創造機會讓他慢慢接觸那個東西,一點點接受,如果能想辦法讓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後就會越來越容易。如果孩子表現出一點興趣,就適時地鼓勵一下,但是不要強迫,不要硬逼。
第三,不要出於保護孩子而強化他對某種東西的恐懼,只要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現出對某種東西害怕時,不要以憐愛的口氣安慰孩子說“不要怕,我們不怕它”,這種安慰是一種無意識的獎賞,讓他覺得害怕是應該的;大人這時應該用輕鬆的口氣談別的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覺得家長沒在意他的恐懼,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恐懼可能沒必要。
第四,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怕什麼東西。大人這種議論會更加強化他的恐懼心理。好像有一種說法,在所有消極感受中,比如悲傷、焦慮、壓抑等,懼怕是最折磨人的。
人生“無怕”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這需要從童年開始,從具體的小事上開始。不要讓孩子有“怕”。不怕小動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 道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