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米粥

    白條魚體延長側扁,具有肉味鮮、肉質嫩,出肉率高,;一、池塘條件;1、白條魚為廣溫性魚類,在水溫4℃—38℃之間的;2、底質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黍土;3、水深水深在1m—2.5m之間,最好平均水深在;4、池塘面積池塘面積以1—10畝為宜;二、清塘;1、幹法清塘池塘必須經過清整消毒,通常清除池底雜;2、帶水清塘每畝按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或1;

    白條魚體延長側扁,具有肉味鮮、肉質嫩,出肉率高,深受產地消費者喜愛等特點。白條魚雖然個體較小,屬於小型經濟魚類,但因其對環境適應能力強,食性雜、飼料來源廣,病害少,群體數量較大且生長均勻,適合池塘、壩塘、大中小型水庫等各類水域養殖,市場銷售價格高,養殖前景非常廣闊。

    一、池塘條件

    1、白條魚為廣溫性魚類,在水溫4℃—38℃之間的範圍內均可存活,25℃—30℃之間為其最佳生長溫度。要求水體溶氧在3mg/L以上,PH值6.0—8.5;水源充沛,水質良好是養好魚的關鍵。

    2、底質 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黍土。

    3、水深 水深在1m—2.5m之間,最好平均水深在1.5m以上。深水池塘相對於淺水池塘的優點在於整體環境相對穩定,不易受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在夏季中午Sunny較強時雖然表層水溫較高,但中層、底層水溫較低,保持相對穩定。

    4、池塘面積 池塘面積以1—10畝為宜。面積太小,水質變化較大,不易控制,面積過大,不能全面管理到位,對魚病防治、養殖管理也不利。高密度精養時,需配備必要的增氧裝置。

    二、清塘

    1、幹法清塘 池塘必須經過清整消毒,通常清除池底雜物和過多淤泥(保留淤泥20—30cm),平整池底,經太陽曝曬數日,然後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清塘,再注入新水。具體清塘消毒操作如下:首先把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後向全池均勻潑灑,一般每畝大約使用7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池塘消毒後,待藥物毒性消失,即可注入新水,在魚種放養前7—10天,開始施入基肥,培肥水質。

    2、帶水清塘 每畝按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或15kg漂白粉帶水清塘,清塘後7—10天方可放魚種。投放魚種前,要預先放幾尾試水魚,檢查池塘清塘藥物藥性是否消失適宜放養。

    三、魚種放養

    1、密度 魚種的放養密度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魚種規格小,水體交換條件好,底質條件比較好,放養殖密度可以大一些;單養密度可以比混養密度大一些。進行成魚養殖時,當年魚種放養密度可控制在15000—30000尾/畝,上年魚種放養密度為15000尾/畝為宜。魚種最好是來自同一批繁殖的魚苗,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魚種下塘前要採用浸浴法消毒,常用3%—5%的食鹽水浸洗5—7分鐘,高錳酸鉀20mg/L浸洗10—15分鐘。另外,還可以用漂白粉或聚酮碘等藥物。

    2、放養規格 魚種的規格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定,規格較大的魚種具有較強的抗病力,成活率較高,而且生長速度快。一般宜放養10cm以上的魚種,如其它環境條件及管理水平正常的情況下,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

    3、放養時間及水溫 魚種的放養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而定,不宜在池塘水溫太低時進行,一般池塘水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以進行魚種放養。

    四、飼料投餵

    白條魚作為一種淡水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多以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甲殼動物、水生昆蟲為食,同時也可攝食人工顆粒飼料。養殖前期投餵粗蛋白含量在35%的顆粒飼料,養殖後期投餵粗蛋白含量在30%的顆粒飼料,飼料中粗脂肪含量一般10%左右。另外,在飼料中可新增一定量的微生態製劑和植酸酶等新增劑,可促進白條魚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率,並能改善養殖水體環境。

    白條魚喜好棲息於水體沿岸區的上層,行動迅速,有叢集搶食的習性,投餌量2%—8%。隨著體重的不斷增加,投餌可適當減少。當白條魚體重小於20g時,日投飼量為6%—8%;體重20—50g時,日投飼量為3%—4%;體重50g以上時,投飼量為2%左右。每日投餵2次—4次,養殖前期和最佳生長期(25℃—30℃)日投飼率3次—4次,中後期日投飼2次—3次,整個養殖週期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四定投餌原則,並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生長時期和魚的攝食狀況靈活調整投飼量和投飼時間。

    五、日常管理

    1、巡塘 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黎明前觀察白條魚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白天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後巡塘,以及時開啟增氧機增氧,防止泛池事件的發生。

    2、換水 白條魚雖然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強,但在池塘精養中由於放養密度高,受人工飼料、水源、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池塘水質易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魚類的生長。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水質的調節很重要。整個飼養過程中,水質必須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標準,透明度應控制在40cm左右。當水質過濃時,魚類吃食量減少,應及時加註新水調節水質,並隨時準備開啟增氧機或水泵沖水等增氧措施,以預防魚類因缺氧造成的浮頭。同時,要保持池塘水位的相對穩定。前期以注水為主,可每隔半個月加註新水一次,使池水隨魚體增大而不斷加深。中後期應適時換水。

    3、調節水質 養殖環境的改良包括底質改良和水質改良兩個方面,前者可定期的潑灑一些底質改良劑,如過氧化鈣,濃度為10g/m3;後者可定期的潑灑一些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濃度控制在0.4g/m3。定期向池中潑灑環境改良劑,也可施用複合生物製劑,以改善水質。

    六、 病害防治

    白條魚種剛下塘時,並未發現特有的病害,但在養殖過程中應注意病害的預防。首先,養殖普降喜雨在使用前每畝用75kg—150kg的生石灰全池潑灑,以改善池塘底質和殺滅病菌;其次,是魚種下塘前要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進行浸泡消毒;最後,配合餌料要安全衛生,符合相關要求,並定期用漂白粉或強氯精對食場進行消毒。白條魚雖然抗病能力較強,但在池塘單養的條件下,容易感染寄生蟲病,該病來勢兇猛,複發性較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預防寄生蟲病,除了做好池塘生石灰清塘、魚種藥物浸洗之外,養殖過程中要定期進行藥物預防,體外消毒用原蟲淨,內服藥物可用殺蟲精,預防效果明顯。另外,飼料中定期新增多糖、維生素c等,可提高魚體抗病力,增強機體免疫,從而達到預防魚病的發生。

  • 2 # 大婷的日常vlog

    白條魚體延長側扁,具有肉味鮮、肉質嫩,出肉率高,;一、池塘條件;1、白條魚為廣溫性魚類,在水溫4℃—38℃之間的;2、底質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黍土;3、水深水深在1m—2.5m之間,最好平均水深在;4、池塘面積池塘面積以1—10畝為宜;二、清塘;1、幹法清塘池塘必須經過清整消毒,通常清除池底雜;2、帶水清塘每畝按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或1;

    白條魚體延長側扁,具有肉味鮮、肉質嫩,出肉率高,深受產地消費者喜愛等特點。白條魚雖然個體較小,屬於小型經濟魚類,但因其對環境適應能力強,食性雜、飼料來源廣,病害少,群體數量較大且生長均勻,適合池塘、壩塘、大中小型水庫等各類水域養殖,市場銷售價格高,養殖前景非常廣闊。

    一、池塘條件

    1、白條魚為廣溫性魚類,在水溫4℃—38℃之間的範圍內均可存活,25℃—30℃之間為其最佳生長溫度。要求水體溶氧在3mg/L以上,PH值6.0—8.5;水源充沛,水質良好是養好魚的關鍵。

    2、底質 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黍土。

    3、水深 水深在1m—2.5m之間,最好平均水深在1.5m以上。深水池塘相對於淺水池塘的優點在於整體環境相對穩定,不易受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在夏季中午Sunny較強時雖然表層水溫較高,但中層、底層水溫較低,保持相對穩定。

    4、池塘面積 池塘面積以1—10畝為宜。面積太小,水質變化較大,不易控制,面積過大,不能全面管理到位,對魚病防治、養殖管理也不利。高密度精養時,需配備必要的增氧裝置。

    二、清塘

    1、幹法清塘 池塘必須經過清整消毒,通常清除池底雜物和過多淤泥(保留淤泥20—30cm),平整池底,經太陽曝曬數日,然後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清塘,再注入新水。具體清塘消毒操作如下:首先把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後向全池均勻潑灑,一般每畝大約使用7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池塘消毒後,待藥物毒性消失,即可注入新水,在魚種放養前7—10天,開始施入基肥,培肥水質。

    2、帶水清塘 每畝按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或15kg漂白粉帶水清塘,清塘後7—10天方可放魚種。投放魚種前,要預先放幾尾試水魚,檢查池塘清塘藥物藥性是否消失適宜放養。

    三、魚種放養

    1、密度 魚種的放養密度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魚種規格小,水體交換條件好,底質條件比較好,放養殖密度可以大一些;單養密度可以比混養密度大一些。進行成魚養殖時,當年魚種放養密度可控制在15000—30000尾/畝,上年魚種放養密度為15000尾/畝為宜。魚種最好是來自同一批繁殖的魚苗,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魚種下塘前要採用浸浴法消毒,常用3%—5%的食鹽水浸洗5—7分鐘,高錳酸鉀20mg/L浸洗10—15分鐘。另外,還可以用漂白粉或聚酮碘等藥物。

    2、放養規格 魚種的規格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定,規格較大的魚種具有較強的抗病力,成活率較高,而且生長速度快。一般宜放養10cm以上的魚種,如其它環境條件及管理水平正常的情況下,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

    3、放養時間及水溫 魚種的放養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而定,不宜在池塘水溫太低時進行,一般池塘水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以進行魚種放養。

    四、飼料投餵

    白條魚作為一種淡水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多以藻類、碎屑、、為食,同時也可攝食人工顆粒飼料。養殖前期投餵粗蛋白含量在35%的顆粒飼料,養殖後期投餵粗蛋白含量在30%的顆粒飼料,飼料中粗脂肪含量一般10%左右。另外,在飼料中可新增一定量的和植酸酶等新增劑,可促進白條魚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率,並能改善養殖水體環境。

    白條魚喜好棲息於水體沿岸區的上層,行動迅速,有叢集搶食的習性,投餌量2%—8%。隨著體重的不斷增加,投餌可適當減少。當白條魚體重小於20g時,日投飼量為6%—8%;體重20—50g時,日投飼量為3%—4%;體重50g以上時,投飼量為2%左右。每日投餵2次—4次,養殖前期和最佳生長期(25℃—30℃)日投飼率3次—4次,中後期日投飼2次—3次,整個養殖週期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四定投餌原則,並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生長時期和魚的攝食狀況靈活調整投飼量和投飼時間。

    五、日常管理

    1、巡塘 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黎明前觀察白條魚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白天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後巡塘,以及時開啟增氧機增氧,防止泛池事件的發生。

    2、換水 白條魚雖然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強,但在池塘精養中由於放養密度高,受人工飼料、水源、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池塘水質易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魚類的生長。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水質的調節很重要。整個飼養過程中,水質必須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標準,透明度應控制在40cm左右。當水質過濃時,魚類吃食量減少,應及時加註新水調節水質,並隨時準備開啟增氧機或水泵沖水等增氧措施,以預防魚類因缺氧造成的浮頭。同時,要保持池塘水位的相對穩定。前期以注水為主,可每隔半個月加註新水一次,使池水隨魚體增大而不斷加深。中後期應適時換水。

    3、調節水質 養殖環境的改良包括底質改良和水質改良兩個方面,前者可定期的潑灑一些底質改良劑,如,濃度為10g/;後者可定期的潑灑一些消毒劑,如等,濃度控制在0.4g/。定期向池中潑灑環境改良劑,也可施用複合生物製劑,以改善水質。

    六、 病害防治

    白條魚種剛下塘時,並未發現特有的病害,但在養殖過程中應注意病害的預防。首先,養殖普降喜雨在使用前每畝用75kg—150kg的生石灰全池潑灑,以改善池塘底質和殺滅病菌;其次,是魚種下塘前要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進行浸泡消毒;最後,配合餌料要安全衛生,符合相關要求,並定期用漂白粉或強氯精對食場進行消毒。白條魚雖然抗病能力較強,但在池塘單養的條件下,容易感染寄生蟲病,該病來勢兇猛,複發性較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預防寄生蟲病,除了做好池塘生石灰清塘、魚種藥物浸洗之外,養殖過程中要定期進行藥物預防,體外消毒用原蟲淨,內服藥物可用殺蟲精,預防效果明顯。另外,飼料中定期新增多糖、維生素c等,可提高魚體抗病力,增強機體免疫,從而達到預防魚病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歲孩子膽小,媽媽能做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