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文明的角度來看,歐洲其實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這種狀態的好處是,國家間競爭激烈,先進的技術和制度得以應用,各方面進步神速。從文藝復興到一戰前,歐洲一直處於這種狀態。歐洲各國從赤貧狀態一躍而起,成為主宰各大洲命運的列強。堪稱史上最牛屌絲逆襲。這種狀態的壞處是歐洲各國勾心鬥角,誰也別想獨霸歐洲。這就給了歐洲之外的國家超過歐洲的機會。一戰和二戰期間,歐洲就處於此種狀態。歐洲各國兩次大打出手,結果失去了世界霸權。而歐洲之所以呈現這種狀況,與英國密切相關。進而形成了英法美遏制最強大陸國家的歷史傳統。自從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就一直稱霸世界。而英國維持霸權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推行“大陸均勢”政策。直白點說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分裂狀態,不能讓任何一個國家獨霸歐洲大陸。很明顯,這樣做最符合英國的利益。因為一旦有一個國家獨霸Continental,那麼,英國就很難插手歐洲大陸事務,歐洲大陸的經濟利益也就與英國無緣了。所以,對於英國而言,歐洲大陸的最佳狀態是多個國家處於相互牽制的狀態。這樣英國就能維持一種超然地位,成為歐洲的仲裁者、調停人。實際上,英國不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具體而言就是:第一個階段,目標:法國。在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前,法國一直是歐洲大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法國天生就具有獨霸歐洲大陸的資本。英法幾乎是同時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殖民地規模擴大後,英國法國又在北美大陸展開激烈競爭。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戰爭”中,法國由於海軍的劣勢,最終輸給了英國。法國把北美新法蘭西(今加拿大魁北克省)割讓給英國。“七年戰爭”失敗後,法國消停了一段時間。十多年後,英國的殖民地美國開始鬧獨立。法國為了削弱英國和報仇,選擇支援美國獨立。最終美國成功獲得獨立。1799年,拿破崙上臺後,法國再次強大起來。幾年之內,法國軍隊橫掃歐洲,控制了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英國不能容忍法國獨霸歐洲。於是,英國聯合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歐洲大陸所有反對法國的勢力組成“反法同盟”共同對付法國。前五次戰爭“反法同盟”都一敗塗地,拿破崙兵敗莫斯科折損60萬法軍精銳後,第六次第七次“反法同盟”都戰勝了法國。最終結果:英國最終依靠“反法同盟”成功遏制了法國獨霸歐洲。第二階段,目標:德國(普魯士)。拿破崙下臺三十多年後,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執掌了法國,這就是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三世執掌法國期間,法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拿破崙三世投降被俘。拿破崙三世的失敗宣告法國徹底告別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佈成立。德國成為歐洲大陸的最強王者。英國馬上開始支援法國來維持歐洲大陸的平衡。接下來幾十年,統一後的德國迅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一戰前,歐洲分為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和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兩大陣營。一戰爆發後,英法依靠美國的幫助擊敗了德國。二戰時期,德國在希特勒主導下再次發動戰爭。最終美英蘇三國聯合擊敗德國。最終結果:英國成功的遏制了德國稱霸歐洲大陸。但讓英國尷尬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已經不是歐洲國家。第三階段,目標:俄國。英國和法國遏制俄國可以追溯到1853~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克里米亞戰爭遏制了俄國向地中海地區的擴張。1904~1905年,在英國支援下,日本發動日俄戰爭,阻止了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一戰後,協約國14國派兵干涉俄國內戰。但是這次遏制俄國的努力失敗。二戰後,西方依然在遏制俄國,只是西方的大哥由英國變成了美國,西方在美國的帶領下遏制俄國。結果:雖然蘇聯解體讓西方有了階段性勝利,但遏制遠未結束。 綜上,西方國家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國際鬥爭史,西方最強國一直在尋找大陸強國做鬥爭目標。俄國則是百年來唯一能威脅西方的強國。
從歐洲文明的角度來看,歐洲其實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這種狀態的好處是,國家間競爭激烈,先進的技術和制度得以應用,各方面進步神速。從文藝復興到一戰前,歐洲一直處於這種狀態。歐洲各國從赤貧狀態一躍而起,成為主宰各大洲命運的列強。堪稱史上最牛屌絲逆襲。這種狀態的壞處是歐洲各國勾心鬥角,誰也別想獨霸歐洲。這就給了歐洲之外的國家超過歐洲的機會。一戰和二戰期間,歐洲就處於此種狀態。歐洲各國兩次大打出手,結果失去了世界霸權。而歐洲之所以呈現這種狀況,與英國密切相關。進而形成了英法美遏制最強大陸國家的歷史傳統。自從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就一直稱霸世界。而英國維持霸權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推行“大陸均勢”政策。直白點說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分裂狀態,不能讓任何一個國家獨霸歐洲大陸。很明顯,這樣做最符合英國的利益。因為一旦有一個國家獨霸Continental,那麼,英國就很難插手歐洲大陸事務,歐洲大陸的經濟利益也就與英國無緣了。所以,對於英國而言,歐洲大陸的最佳狀態是多個國家處於相互牽制的狀態。這樣英國就能維持一種超然地位,成為歐洲的仲裁者、調停人。實際上,英國不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具體而言就是:第一個階段,目標:法國。在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前,法國一直是歐洲大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法國天生就具有獨霸歐洲大陸的資本。英法幾乎是同時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殖民地規模擴大後,英國法國又在北美大陸展開激烈競爭。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戰爭”中,法國由於海軍的劣勢,最終輸給了英國。法國把北美新法蘭西(今加拿大魁北克省)割讓給英國。“七年戰爭”失敗後,法國消停了一段時間。十多年後,英國的殖民地美國開始鬧獨立。法國為了削弱英國和報仇,選擇支援美國獨立。最終美國成功獲得獨立。1799年,拿破崙上臺後,法國再次強大起來。幾年之內,法國軍隊橫掃歐洲,控制了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英國不能容忍法國獨霸歐洲。於是,英國聯合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歐洲大陸所有反對法國的勢力組成“反法同盟”共同對付法國。前五次戰爭“反法同盟”都一敗塗地,拿破崙兵敗莫斯科折損60萬法軍精銳後,第六次第七次“反法同盟”都戰勝了法國。最終結果:英國最終依靠“反法同盟”成功遏制了法國獨霸歐洲。第二階段,目標:德國(普魯士)。拿破崙下臺三十多年後,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執掌了法國,這就是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三世執掌法國期間,法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拿破崙三世投降被俘。拿破崙三世的失敗宣告法國徹底告別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佈成立。德國成為歐洲大陸的最強王者。英國馬上開始支援法國來維持歐洲大陸的平衡。接下來幾十年,統一後的德國迅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一戰前,歐洲分為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和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兩大陣營。一戰爆發後,英法依靠美國的幫助擊敗了德國。二戰時期,德國在希特勒主導下再次發動戰爭。最終美英蘇三國聯合擊敗德國。最終結果:英國成功的遏制了德國稱霸歐洲大陸。但讓英國尷尬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已經不是歐洲國家。第三階段,目標:俄國。英國和法國遏制俄國可以追溯到1853~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克里米亞戰爭遏制了俄國向地中海地區的擴張。1904~1905年,在英國支援下,日本發動日俄戰爭,阻止了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一戰後,協約國14國派兵干涉俄國內戰。但是這次遏制俄國的努力失敗。二戰後,西方依然在遏制俄國,只是西方的大哥由英國變成了美國,西方在美國的帶領下遏制俄國。結果:雖然蘇聯解體讓西方有了階段性勝利,但遏制遠未結束。 綜上,西方國家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國際鬥爭史,西方最強國一直在尋找大陸強國做鬥爭目標。俄國則是百年來唯一能威脅西方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