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載譽

    法國滅國前,英法縱容希特勒崛起的3大主因

    19世紀70年代 ,作為錯過大殖民時期的德國,不甘心自己只能對英法依靠殖民地大吃四方的行為乾瞪眼,因而決定向英法主導的舊殖民地秩序宣戰,為德國索取更多的“水和土”。

    而考慮到一己之力“難以翻天”,德國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思路,從1882年開始相繼邀約被英法“排擠”的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2個地區大國入夥自己,建立了軍事集團——同盟過。

    並於 1914年以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為由,對支援塞爾維亞的協約國(英法俄)進行全面猛攻,打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然而上天並沒有眷顧挑戰者“同盟國”, 由於缺少大量殖民地的持續輸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長達數年的對峙中,同盟國內部秩序相繼在殘酷戰爭中走向崩潰。

    取而代之的同盟國新政府在民眾“反戰”的高呼聲中紛紛向協約國投降,1918年10月30日奧斯曼帝國投降 、11月奧匈帝國、德國相繼投降。

    然而雖然同盟國沒能顛覆英法的舊殖民秩序,但是也讓其意識到新興力量崛起,一定會向自己舉起“顛覆的屠刀”,因而要將“潛力股”通通扼殺在搖籃裡。

    所以也就有了以肢解同盟國為指導思想的“ 巴黎和會 ”,透過和會懲戒檔案“凡爾賽和約”精神,德國被一分為二、奧匈帝國一分為五、奧斯曼則是一分十餘國。

    然而從歷史結果來看,這次肢解事件的效果有點適得其反,尤其是對德華人。 1933年1月依靠著德國民眾對“ 巴黎和會 ”壓迫德國的不滿,極端民族主義者希特勒打著“推翻凡爾賽和約”的旗號,順勢當上德國內閣總理。

    而為了能夠保持民眾對自己“喜愛”,希特勒上臺後大肆搞政治“博弈”,先是1935年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 ,宣佈要組建 600萬後備軍 ,然後是1938年兼併奧地利,吞併蘇臺德地區.

    對於希特勒這種明目張膽的撕毀“凡爾賽和約” 的行為,按理作為一戰凡爾賽秩序的締造者英法應該聯手阻止,甚至是給予德國懲戒。

    但是英法的反應出乎所有當事方的意料,它倆選擇縱容希特勒,搞出了二戰最大的政治黑幕“慕尼黑陰謀”, 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換取希特勒停止擴張。

    至於英法執政黨為何要這麼縱容希特勒,總結起來無非3個要點。

    一:選票

    希特勒上位前,德國戰後經濟處於大蕭條階段,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水深火熱,出生求生的本能,民眾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這麼慘。

    而由於凡爾賽和約直接目的就是“弱德”,執行中有大量“壓榨”德國民眾利益的手段,譬如德國主要工業區·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採15年、約113億英鎊且還要以黃金支付的鉅額賠款,所以德國民眾開始滋生反凡爾賽和約的情緒,將德國的“貧瘠”完全怪罪“萬惡”的凡爾賽和約。

    希特勒則很是“聰明”的抓住了這個情緒,煽動民族復仇情緒,贏得數不清的選票。相對的英法的執政黨同樣面對怎樣贏選票的“困境”。

    只不過它面對的民眾情緒不是“復仇”,而是“厭戰”情緒, 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陣亡約90萬,法國陣亡約124萬,近乎打光了一代年輕人,老百姓從死亡中感受到了戰爭的冷酷與無情。

    因而一戰後幾乎所有的協約國都充斥著 “厭戰”情緒,所以那時英法政黨想要獲取執政地位,對於“戰爭”這個字可能提都不能提,整個政治氣氛為好戰者是“惡魔”,所以為了選票和自己不是好戰者的形象,對於德國的“挑釁”,英法選擇忍一忍海闊天空。

    二:經濟

    一戰雖然沒有二戰打的悲慘,但是也直接造成了1600萬人喪生,歐洲法德交戰區可謂是被打成廢墟一片,所以當一戰結束,加上群眾的“厭戰情緒”,那時英法主要精力是在怎樣戰後重建。

    且比德國擴張更棘手的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1929年大蕭條”爆發了,原本還在重建中的英法工業瞬間陷入困局,根據1932年的資料英國失業人數達到了280萬、德國則更是高達560萬。

    在危機中希特勒依靠軍備擴張、修建基建設施創造就業崗位走出了困境,其聲望也由此達到了頂峰。而相對的英法就要尷尬多了,就在希特勒走出困境開始擴張之時。

    英法依舊被困擾在經濟危機之中,那時的政府面對的第一問題不是德國擴張帶來的潛在威脅,而是若沒有把經濟搞好,減少失業率,而以俄羅斯帝國經驗來看,長期下去英法很有可能會徹底內亂。所以由於有更迫切的事要做,對於德國英法選擇性的“無視”。

    三:意識形態

    1917年11月7日,由於俄羅斯帝國在對德國的戰鬥中發力“過猛”,讓國內的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最終俄羅斯沙皇在一聲槍響中被“抓捕”,俄羅斯帝國搖身一變為蘇聯。

    由於蘇聯所奉行的社會制度在理論上是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且蘇聯還有意識的扶持它國的工人階級起來推翻資本主義統治階級,因而蘇聯從成立那一刻就不受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歡迎,這不在成立之初英法美日等14個資本主義國家就曾聯手扼殺它,“扼殺”行動一直持續到1922年蘇聯徹底清除國內的前俄羅斯帝國勢力。

    所以當希特勒崛起,並表現出強烈的“反蘇”情結之後,英法是有一個小心思的,想著要不就讓德國去打蘇聯,這樣可以做到“禍水東引”,加上若英法自己強勢介入德國,在經濟不穩,人民“厭戰”的情況,參考俄羅斯帝國的下場,很有可能亡在內戰中。因而當面對德國崛起之時,英法選擇“養虎護院”。

  • 2 # 戰爭史

    一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英法等國處以割地和賠款,其損失了13.5%的國土面積。在《凡爾賽和約》中,對德國經濟、軍事都加以限制,比如陸軍只能控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擁有重武器,不得擁有空軍等等。

    (《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不僅如此,德國還要賠償戰勝國1320億馬克,這些都給德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德華人在一戰後並不認為自己戰敗,只不過是被人耍了花招,在軍隊在撤退時,從容不迫,根本看不出是一支戰敗的軍隊。

    因為《凡爾賽和約》德國對英法等國恨之入骨,並將此視為最大的恥辱,這也是德國繼續走向侵略擴張的原因之一,復仇的怒火深入當時每個德華人。在德國經濟復甦的道路上美國幫了大忙,美國給德國的鉅額貸款幫助德國走出了陰霾。

    (阿道夫.希特勒)

    1921年阿道夫.希特勒當選工人黨元首,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掌握軍政大權。希特勒在當選總理後,鼓吹要消滅民主,建立獨裁政權。這在英法看來並不在意,他們只認為希特勒在誇誇其談,但希特勒上臺之後真的這麼做了。

    希特勒制定了一系列恢復經濟措施,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德國民眾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客觀來講,當時希特勒的政策是效果顯著的。一戰後德國的工業基礎還在,很快希勒特就開始逐步廢除《凡爾賽和約》,並開始擴軍備戰。

    成王敗寇的理論在當時的德國是不符合的,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卻仍然是歐洲最強的國家,實力決定一切。1936年,德國貿然派兵佔領萊茵蘭地區,這對《凡爾賽和約》是公然踐踏。當時的德國實力不足,如果法國出兵干涉,那麼德國就會很危險,但是希勒特這個賭徒卻賭贏了。

    (馬奇諾防線)

    法國按兵不動,英國更是沒有多大反應。法國耗費巨資修築的馬奇諾防線,就是法華人心理的避風港,法華人認為只要馬奇諾防線在,他們就可以能平安無事。加上法國對德國的恐懼心理,讓其根本沒敢出兵。

    (備戰的德國軍工廠)

    美國更是奉行孤立主義原則,美國沒想到其資助的德國開始不受控制,那些貸款可能都無法收回來。美國和歐洲隔著大西洋,且美國並不想捲入歐洲的爭端。在美國對德國的援助可以看出來,美國還是比較仁慈的,他不想因為太過苛刻的行為,激起德國的復仇心理。

    就這樣德國的擴張行動沒有受到任何人阻攔,希特勒瞭解英法等國的心理後,更加肆無忌憚。1938年德國和奧地利合併,希特勒本身就是奧地利人,德國和奧地利可謂同氣連枝。接著德國又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的德國已經基本完成了戰爭的準備工作,當年德國的軍費開支已經佔其財政預算的50%,德國的海、陸、空三軍業已摩拳擦掌,而英法等國已經失去了戰爭的最佳時機。參考資料:《超越凡爾賽》、《世界史現代卷》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38年的德國,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他們撕毀《凡爾賽和約》,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干涉西班牙內戰,吞併奧地利。德意志民族的復仇情緒空前高漲,一發不可收,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生存空間”。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歐洲各國在一時期幾乎“無所作為”,對驕狂的德國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反而對其一味地“遷就忍讓”,甚至不惜犧牲盟友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和平”,成為日後人們斥責和抨擊西方列強的笑料。

    《慕尼黑協定》

    自德、意、日三國正式結成法西斯同盟後,希特勒又將目光釘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那裡不僅有同一種族文化的300萬日耳曼人,而且還擁有歐洲第二、第三大的斯柯達和捷克布魯諾兵工廠,軍事工業十分發達。

    更為重要的是,它位於歐洲中心,向東可以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是進攻英、法兩國的重要陣地了。也就是說,佔領了它,就相當於歐洲的大門敞開了。希特勒迫不及待以“不容許有人欺侮境外的日耳曼人”為由,下了最後通牒,迫其投降。

    面對軍事威脅,捷克人緊急動員起來。組建的野戰軍達80萬人,部署在德捷邊界上的就有35個師,而德軍只有12個師的兵力,並且裝備相差不多。再加上與英法兩國的軍事同盟,使他們有底氣進行一場保衛戰。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同樣關注德捷局勢的英法等國,卻希望置身事外。尤其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對此最為擔憂,決定親自前往柏林進行斡旋,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而法國也緊隨其後,希望雙方不要開戰。

    其實,當時的德軍並沒有做好全面而長期的戰爭準備,“通牒”更多的是一種軍事訛詐。但是,嚇破膽的英法兩國一面以解除同盟為要挾,讓捷克放棄武力對抗;另一方面與柏林“好說好商量”,以讓步為妥協,來解決武裝衝突。

    最終,經過幕後策劃,英、法、意、德四國首腦在慕尼黑簽訂了協定,將捷克蘇臺德地區移交給德國,即《慕尼黑協定》。更可悲的是,作為當事國的代表卻沒有參加會議,只是在4國簽署完《協定》後幾小時宣佈接受《協定》。

    然而,僅過半年,德軍就吞併了整個捷克,給了英法兩國領導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當然,這樣的結局讓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鏡,讓他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德國依然沒有放棄戰爭?

    原來“小鬍子”的野心,英法永遠不懂。

    首先,希特勒之所以被人們稱作“瘋子”,主要還是在於其狂妄的野心。他曾經說過:“當我轉動地球儀的時候,上面只能有一個國家”。可見其野心之大,已經超乎一個正常人的想法。正因為於此,他的戰略目標絕不是一個《協定》。

    有了目標,就會具體的戰略步驟,想要統治全世界,就必須先要拿下歐洲,而蘇聯在價值觀上與其有很深的矛盾,自然成為他要奪取的首要目標。但是,幾百萬英法軍隊在其身後“虎視眈眈”,讓“小鬍子”倍感難受。

    其次,強調生存空間的原因。從當時德國面臨的整個態勢來看並不樂觀,國家被“分解”的四分五裂,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雖然大蕭條時期德國透過擴軍備戰,擺脫了經濟困境,但是有英法兩國的阻攔也難有作為。

    如果德國不擴張,專心搞經濟建設,就不可避免的面對英法兩國廣大的殖民地資源優勢。不公平競爭是西方列強的慣用伎倆,就像當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提高部分產品關稅一樣,“千方百計”的阻撓正常的商業競爭。所以,對於不講理的人,唯有幹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他們的“小伎倆”無非是希望將禍水東移,甚至不惜出賣盟友,攛掇德國去打擊蘇聯,並在其兩敗俱傷之時,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從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吞併東歐,不難看出其“綏靖政策”背後的良苦用心。

    更為重要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德國走的是一條武裝擴張的路子,大量在當時看來是十分先進的武器,如果長時間的待著,武器的能效發揮將不再具有優勢,巨大的軍費開支也將加劇國內的動盪。

    尤其是時間拖長,必定給對手一個難得的反應時間,等到他們擺脫經濟危機,有資本和德國抗衡的時候,恐怕德國將得到比《凡爾賽和約》更嚴厲的制裁。所以,《協定》不可能阻止德軍的腳步。說白了就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英法兩國的“想當然”怎會滿足“小鬍子”的野心?可見其戰略構想之短淺,就像和一頭狼談判,割一塊肉給它吃了,希望他不要在惦記剩下的;可在狼的眼裡,對方的整個人都是他的“佳餚”。

    而被《協定》出賣的捷克為什麼在德軍入侵18小時就投降?

    首先,捷克在損失了蘇臺德地區以後,士氣低迷,很多軍人選擇離開了軍隊, 38個滿員師只剩下了下16個缺編師,而與裝備精良、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悍的德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不是不想打,是根本打不過,只有投降。

    其次,其戰略縱深小,沒有迴旋餘地,更何況德軍在吞併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後,更加有恃無恐,連英法這樣的強國都不敢招惹它。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投降,還能換得一時的安寧。

    更讓他們下定決心投降的是,他們早已對英法兩國徹底失望,吞併是遲早的事情,被出賣的感覺讓他們感到無比的羞辱。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曾經的盟友波蘭居然在德軍入侵時,不但不幫忙,還趁機佔領了他們的切欣地區。

    所以,捷克很快投降,就是想和德軍一起教訓曾經出賣過他們的英法兩國,以及趁火打劫的波蘭。事實上,二戰開始後,捷克人加入了德軍,在對英法波三國的入侵中,身先士卒,比德華人還拼命,這讓曾經的“盟友們”感到非常詫異。

    《慕尼黑協定》可以說是“害人又害己”。不但沒能換來“一代人的和平”,反而讓德國在吞併捷克後,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戰略地位更加有利,侵略野心更為狂妄,一年後二戰爆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達“付出”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