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工男讀歷史

    是狄仁傑的功勞。這個結果對狄仁傑和武則天都是明智之舉。

    《新唐書》說的很清楚,最早大臣都勸武則天把廢太子李顯叫回來,武則天不同意,狄仁傑總是說母子沒深仇大恨,逐漸喚起武則天一絲血脈親情;後來武則天要立武三思為太子,狄仁傑說天下人還懷念大唐,不能換太子,武則天大怒,立太子的事情也就黃了;再一次武則天夢到玩兒雙陸(一種棋盤遊戲)輸了,問狄仁傑等人解夢,回答是沒有棋子的緣故,也就是說武則天“無子”繼承皇位。再繼續說武三思是你的侄子,是侄子親還是兒子親?將來要是你侄子當皇帝,他祭拜的祖先是他爹他娘,你是姑姑怎麼算?兒子就不一樣了,你永遠能享受你兒子的祭拜。武則天這才醒悟,把李顯從外地找回來了,並把李顯藏到屏風後面召見狄仁傑,問李顯的事情怎麼辦。狄仁傑在這種比較私人的場合表現得非常好,一邊哭一邊請求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太子。武則天把李顯叫出來,對狄仁傑說“你太煩了,太子還給你吧,我不管了”大意如此。狄仁傑順杆上,說太子回來了沒人知道可不行,武則天覺得狄仁傑說得對,就大張旗鼓宣佈李顯回來了,“中外大悅”。

    後來狄仁傑先於武則天5年去世,等到李顯繼位,追贈狄仁傑司空;再之後李顯的弟弟李旦繼位,追贈狄仁傑梁國公。兄弟倆的性命相當於是狄仁傑間接保下來的,李顯的皇位也得益於狄仁傑,都用追封官職的方式表示感謝。

    同是唐人的高適詩中也說“昌言太后朝,潛運儲君策”,年代接近,評價也更準確。其他唐人也有相同的評價,不一一列舉。

    分析狄仁傑的心態:最黑暗的猜測是為自己身後名考慮,洗刷自己背唐的名聲。

    分析武則天的心態:老武家的人確實不成器,還不如把皇位還給李氏,至少自己還能作為天后得到李唐的供奉。給了老武家,一旦保不住皇位,那就會被挫骨揚灰。

    因此說這個結果對狄仁傑和武則天二人都是明智之舉。

    李顯和武三思,基本上看不出來誰是誰。

  • 2 # 牛牛犇犇來了

    其實像武則天這種以一女子之身登基為帝。她的智慧以及對事物的看法,豈是別人輕易能夠改變的了的。所以,武則天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那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無論如何,親侄兒也沒有親兒子親,是不?

  • 3 # 馮國華的發言

    武則天傳位於兒子李顯是綜合了多方面因素的結果。不要說國內無法服眾,即便是周邊的國家也不承認,他們生怕此例傳給已國被人效尤。例如:武則天命淮陽王武延秀赴突厥欲納默啜可汗女兒為妃,被其羞辱一番。我女兒欲嫁李姓皇帝的兒子,你是誰?

    武則天在立兒子還是立侄子之間猶豫不決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以張諫之為首的眾人發動的政變,史稱:神龍革命。武則天在權衡再三後,無可奈何地立兒子李顯為太子。在交權之前做了許多為了政權平穩過渡的後事安排,確信無誤後才退位,於是,自己獲得了善終。

  • 4 # 潯陽鹹魚

    在武則天的晚年,選擇李氏還是武氏來繼承皇位確實是一件困擾她的問題,當時的皇嗣是李旦,但是武氏的兩個侄兒武承嗣和武三思根本沒把這個皇嗣放在眼裡,他們都想當太子。

    【劉曉慶版武則天】

    所以狄仁傑所做的,就是反對武承嗣和武三思成為太子,並且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

    武承嗣在當太子這件事上動作很多,但屢次遭到群臣的反對,他多次誣告狄仁傑,想要除掉他。還好武則天還算明白,狄仁傑才逃過一劫,試問狄仁傑怎麼會支援武承嗣呢?

    在聖曆元年,武承嗣又多次派人勸說武則天立自己為太子,當然遭到了狄仁傑和李昭德一批重臣的反對。武承嗣爭奪太子之位失敗,抑鬱而死。

    【《武則天》中的武承嗣】

    武三思在見到武承嗣爭當太子失敗,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也動員一批人讓武則天立自己為太子,仍然遭到狄仁傑的反對。

    狄仁傑勸武則天說“臣觀天人未厭唐德”,意思就是我看天下之人還在懷念李唐,並且說“今欲繼統,非廬陵王莫可”,意思就是現在想要立繼承大統的太子,非廬陵王李顯不可。此事出自《新唐書·狄仁傑傳》。

    【《大明宮詞》武三思】

    不久武則天晚上做了一個玩雙陸不勝的夢,招來狄仁傑和王方慶問他們是怎麼回事,他們趁機說武三思和武則天只是姑侄關係,一旦武則天去世,哪有侄兒會將姑母立於太廟的呢?只有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為太子,才有可能千秋萬歲都能享受宗廟的祭祀,武則天說這是她的家事,讓兩人不要干預,狄仁傑立刻反駁說,四海之內都是帝王的家事,身為臣子自然有權干預。此事出自《資治通鑑》卷206。

    【梁冠華飾演狄仁傑】

    當時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也捲入到了這場爭鬥。

    據《新唐書·狄仁傑傳》記載,張易之曾經問狄仁傑如何自保,狄仁傑說,你只有迎立廬陵王才能免除災禍,可見狄仁傑確實是不拘小節,連男寵也可以利用的。

    【《大明宮詞》中的二張和武則天】

    武則天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勸說之下,確實已經不想再將武氏子弟納入考慮的範疇了,只是她還沒有接回李顯的想法。

    一天,她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大鸚鵡,羽毛豐滿,但是兩隻翅膀都折斷了,她向宰相們詢問這個夢是什麼意思,狄仁傑趁機說,鸚鵡的鵡字,就是武則天,兩隻翅膀就是廬陵王李顯和相王李旦。

    武則天聽後若有所思,而且當時正巧契丹孫萬榮起兵攻打幽州,正打著廬陵王李顯的旗號,武則天便下定決心,將李顯接回了洛陽,這件事標誌著武氏子弟徹底失去了競爭皇位的可能,也標誌著李氏的勝利。

    【《唐宮燕》中的李顯】

    李旦在被立為皇嗣之後,他的地位其實岌岌可危,與其說是太子,不如說是一個高階的囚犯,因為公頃大臣沒有經過武則天的允許不能私自見他,他每天都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保住性命已屬不易。

    現在李顯回來,他深知李顯的社會影響力遠遠大過自己,於是十分堅決地將太子之位讓給了李顯,李顯便聖曆元年九月十五日,被正式立為太子,取得了皇位的合法繼承權。

    【《大明宮詞》中的相王李旦】

  • 5 # 歷史神秘人

    武則天退位是張柬之聯合太子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的,當然張柬之可是狄仁傑推薦給武則天的,也可以說武則天退位狄仁傑起到了間接推動作用,確實沒有狄仁傑之前勸說的努力,也就沒有後來的事情發生了,可見狄仁傑確實起到積極作用的。

    狄仁傑能在一代女皇手下當上宰相已經說明了狄仁傑的能力,同時在和女皇相處之中,他們是相知甚深啊,狄仁傑清楚要讓武則天傳位給她的兒子用硬的方式是不行的,必須以柔克剛迂迴曲折的方式勸說武則天,其實武則天也知道狄仁傑心懷舊唐,只不過她需要狄仁傑的才能輔助自己,而狄仁傑身為宰相經常見武則天,所以經常用委婉的言語勸說女皇傳位給李氏後人。當時武則天並沒有下定決心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還是傳給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或者武三思。作為狄仁傑很清楚其中的厲害,皇位一旦傳給武氏家族,那對李氏後人和他們的舊唐功臣都是災難啊,武承嗣和武三思繼位的話必定殺掉李氏後人和舊唐官員,好不容易朝局穩定下來,又會掀起血腥風雨,狄仁傑不願看到這些,所以屢屢勸解武則天。

    一次武則天就問到了繼位人選的問題,狄仁傑就告訴武則天,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李氏後人是最有利的,武三思說的再牛也是你的侄子罷了,女皇百年之後,廟宇供奉的是他們武氏的祖宗,你一個姑姑的身份很尷尬啊,也許都沒有資格進入太廟被供奉起來呢!而傳給自己的兒子則不同啦,畢竟你是皇帝的母親,太廟肯定有你一份,是兒子親近還是侄子更親近?這不是一目瞭然的事嘛!武則天聽了,確實心偏向自己的兒子,很簡單的道理,武則天做到皇帝已經是頂天了,他沒有什麼追求了,無非死後想受到後人的尊敬和祭奠罷了,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是最保險的作法,狄仁傑摸清了武則天的心理,人是有感情的,武則天也不例外,兒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啊,再不喜歡也是血濃於水啊,武則天也是性情中人嘛!

    狄仁傑還在幫武則天解夢上勸說女皇,人都會做夢,可是皇帝做夢就不一樣啦,在古代皇帝做夢甚至和命運術數扯上關係的,皇帝做夢都是很敏感的政治話題啊!武則天本人也是很信命運那一套的說法,畢竟以前就有“李氏三代而亡,武取李氏”的預言嘛。有一次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在夢裡自己在下棋,可是總是不能贏,因此醒來後就馬上召見狄仁傑,讓狄仁傑解夢說說是什麼意思。狄仁傑告訴女皇,你只所以不能贏,是因為你沒有子啊,子就是棋子嘛,沒有棋子了還怎麼下棋還怎麼贏啊,這是預示著你沒有兒子在身邊啊,所以你應該趕緊把流放在房州的兒子李顯招回身邊來,才可以贏棋啊!武則天知道狄仁傑是藉著夢勸解自己把李顯招回京城的小心思,可是狄仁傑解夢解的有道理啊,武則天就怕還真是老天對她的勸告啊,因此武則天有點動心啦!

    還有一次武則天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鸚鵡飛上天,可是飛著飛著掉在了地上,這隻鸚鵡努力的向上飛,可總是飛上去又掉下來,幾次都飛不上去。武則天又把狄仁傑招過來,讓他告訴自己這個夢什麼意思,狄仁傑就告訴女皇,你姓武,剛好就是哪個鸚鵡啊,鸚鵡飛不了天就是缺少了翅膀啊,而翅膀可是鸚鵡身上的兩塊肉啊,說明你沒有親人在身邊啊,兒子就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嘛,也就是鸚鵡的兩個翅膀啊,所以你就應該把自己的兒子留在身邊啊!這時的武則天終於相信狄仁傑的化解的,畢竟幾次的夢都那樣巧合,就不是巧合了,也許就是老天的預示了,所以武則天趕緊把流放到房州的李顯招回到京城來留在自己的身邊。狄仁傑做的很漂亮,只有李顯回到了京城,以後的事才有作為啊,以後才有機會讓武則天傳位給李顯啊!可見狄仁傑的勸告是起了巨大作用的,李顯回到京城預示著李唐重新掌權就完成了一半,狄仁傑功勞是巨大的。

    後來狄仁傑老了要退休了,武則天也老了,可是李唐重新恢復還有最後一步,那就是狄仁傑走後必須有人接著完成這個任務,狄仁傑選中了張柬之,張柬之也是心懷舊唐,也是有能力的人,狄仁傑向武則天力薦張柬之成為宰相,武則天接納了。後來大家都知道,張柬之發動的神龍政變,讓武則天退位還位給李氏,這裡面可是有些狄仁傑的功勞啊!

  • 6 # 勇冠三軍李元芳

    歷史上真的是狄仁傑勸說武則天把皇位傳給李氏後代的嗎?對此你怎麼看?

    歷史上狄公確實有勸說武則天把皇位傳給李氏後代。元芳認為狄公此舉,不只是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考慮,更為是從維護武則天的利益。

    圖為《神探狄仁傑》武則天

    一、傳位給李氏後代對天下的黎明百姓更有利

    在武則天晚年時間,一直很苦惱是立自己的兒子李顯或李旦為太子,還是立自己同姓的侄子武承嗣或武三思為太子。狄公久居朝堂之上,對這幾人的才幹非常熟悉,李姓子孫的品德和才能明顯比武承嗣、武三思等人要強,所以把江山社稷交給李姓子孫肯定要比交給武承嗣、武三思這樣的人對天下的黎明百姓更有利,而且這樣做也能得到很多隻願效忠李唐的人才的支援。所以,在立嗣的問題上狄大人一直傾向於讓武則天還政於李唐的做法。

    圖為《神探狄仁傑》太子李顯

    二、傳位給李氏後代對武則天本人更有利

    狄公提這個建議不僅是考慮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也是從維護武則天的利益的角度出發。中國曆朝歷代對於祖宗祭祀和身後受祭饗的事都很重視,直到今天每逢清明、重陽大多數的人家都要祭祀祖先,而在唐朝這種思想更為人民所重視。

    狄公認為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襯姑於廟者”。

    就是說如果侄子武承嗣或武三思等人當了天子,那武則天作為他們的姑姑,其靈位就不能位於宗廟之內受供奉了 ,所以不管是從考慮兒子與侄子誰更親,還是從身後受祭饗的角度出發,都應該立武則天的兒子李世宗孫為太子,這樣對武則天的本人肯定是利大於弊。

    圖為《神探狄仁傑》武三思

    總結一下:

    經過狄公的多次勸諫,武則天打消了立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為太子的念頭,最終李顯當上了太子,為以後武則天還政李唐做了準備。狄公目光長遠,在立嗣這件關係倒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大事上,為武則天能夠作出正確抉擇提供寶貴的意見。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卷206《唐紀二十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質量最高的恆星是哪顆?有比銀河系質量還要大的恆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