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夏晗若

    武夷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一百零八景點如下:

    三十六峰:最著名的是大王峰、玉女峰和天遊峰。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基本上像什麼就叫什麼了,據查山的異稱中有多種,其中峰:即指山的突出的尖端。巖:指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嶂:指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因此吾以為峰亦巖,巖亦峰。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丹霞嶂 聳立在燕子峰的西面,以石色赤紫,宛如天半朱霞而得名。凝重的紫色岩石層疊綿延數公里,立在峽谷之南,猶如亙長的城堡。

    2、鷹嘴巖 峰巖雄偉嬌健,巍然特立,酷似兀立於群峰中的雄鷹軀體。巖體黝黑,向西斜傾。昂向東面的巖頂稍向下方彎曲成鉤,恰似鷹嘴,嘴上還自然地生長著一株盤虯的古柏,形似隆起的鷹鼻。從遠處眺望此巖,左右有伸展的瑞泉巖和丹霞嶂,則整體猶如插上雙翅,凌空搏擊於九霄雲外。

    3、玉柱峰 為扼守清涼峽口的山峰,高數百米。峰巖呈圓柱形,酷似擎天玉柱。峰側另有一座小峰。峰上聳立著一片向前傾斜的巨石,就像農夫戴著一頂帽簷很大的斗笠。相傳這片巨石是從遠方飛來的,故名飛來峰。

    4、馬頭巖 位於梅巖之南。五石駢列,勢如五匹駿馬競相騰驤,俗稱馬頭巖,雅稱五馬奔槽。又因為此巖是由磊石縱橫堆壘而成,又名磊石巖。古有寺庵,清朝僧人如修構建,今廢。巖北一帶種有棕樹,稱蓑衣林,巖南一帶則稱茶林,遍植茶樹。

    5、馬鞍巖 位於馬頭巖西南。巨石壁立,中部微凹,巖形酷肖馬鞍。相傳古有毛女結廬其上,又名毛女峰。

    6、天心峰 位於碌金巖之北約半公里。因為此峰坐落於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方圓70平方公里的中央,人稱“猶天之樞極也”,故名天心。峰下有天心永樂禪寺。

    7、杜葛巖 位於梧桐窠之北。登上巖巔可以遠眺武夷山市區。相傳古有杜氏、葛氏兩姓隱士舉家遷此遁世,故名杜葛巖。巖麓有一塊橫臥式燭火形的小茶園。茶叢碧綠,四季長青。

    8、虎嘯巖 四壁陡峭,屹然獨聳,上覆危崖,下臨絕壑,山形似虎,勁風襲來之時,松濤聲以及巖洞裡的迴盪之聲宛如虎嘯陣陣,又相傳有仙人騎虎咆嘯其上,故名。

    9、凌霄峰 位於虎嘯巖之北,不瀕臨九曲溪,與三髻峰、虎嘯巖諸峰,相擁而立。此峰巖體高銳,欲摩雲霄,故名。又因童頂純赤,故又名赤壁峰。無徑可登,北壁有人面石,以其裂罅差擬人之雙目和鼻、嘴因而得名。

    10、馬枕峰 位於攬石峰南,其形絕似駿馬,周遭20餘里,穿雲矗漢,與三仰峰遙相對峙。此峰在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最南緣。從宏觀上,全峰好似一扇碩大的屏風逶迤遮擋在全山的南端,也好似武夷山風景區的一個駿馬形的巨枕,故稱為馬枕峰,也即堪輿家所謂的“案山”。

    11、靈巖 坐落在九曲溪第二曲溪南的一個幽邃的峽谷裡,綿長雄偉,長200餘米,高100餘米。巖端傾斜而突出,覆蓋了巖腹三個自左而右相互毗連的巖洞——伏羲洞、風洞、靈洞。沿伏羲洞拾階而上,即到靈巖之半巔。此處表面寬10餘米,長50餘米,寬敞修長而略帶彎曲,形如一隻從天外飛來的碩大仙鞋,人稱為飛舄臺。一線天的巖縫即沿此開裂。

    12、隱屏峰 位於茶洞的南側,高峻峭拔,方正如屏,常年隱在雲霧繚繞之間,故名隱屏峰。峰體有一條長形的裂罅自頂端縱貫峰腰,形成下聚上分的連體峰巒,大者即稱隱屏峰(小者稱接筍峰)。

    13、接筍峰 又與隱屏峰相依並立,兩峰互為連體峰巖。登峰道路與攀登隱屏峰相同,即先緣梯三截至“龍脊”,然後再穿越連體峰巒中的隔峰小澗即到接筍峰(又稱小隱屏峰)。

    14、仙掌峰 位於茶洞之畔,左隔雪花泉與天遊峰為鄰。峰體似碩大的城牆,橫亙半里許,高矗天際,峰壁有巨掌印痕數處,故名。傳說仙人曾在此曬晾仙錦,留下了帛幅的條紋,也留下了用手捋平時的掌痕,故民間俗稱曬布巖。

    15、天遊峰 峰頂的胡麻澗把此峰與仙掌峰分開。它高聳於仙掌峰、清隱巖之側,自成一體,周圍群峰拱向,峰下九曲瀠洄,是縱覽武夷群峰,俯覽清瑩九曲的理想境地。

    16、三仰峰 可由小桃源之畔的山徑迂迴而達,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最高峰,海拔717.7米。奇峰三疊,朝東翹升,向西傾斜,猶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又若旌旗招展,駿馬呼嘯,將帥東征,萬山歡騰。富有動感的單面山群體,令人驚歎不已。

    17、大王峰 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首,位於衝佑觀的右方,歷代祭祀武夷君即在衝佑觀舉行。此峰為進入武夷山風景區的第一峰,所以在峰麓立有一座“徐霞客進山處”的牌坊以及一尊徐霞客遊山的雕像。

    18、幔亭峰 與大王峰連麓,高度稍遜於後者。山中的神話故事“幔亭招宴”,盡述武夷仙人在峰頂宴請兩千鄉民的傳奇和仙凡親情。

    19、白雲岩 又名靈峰。在九曲的西北,與八曲的三教峰比鄰相處,巍然雲際,故名。

    20、三教峰 在九曲溪的北岸。三塊岩石的崖麓緊湊相連,巖勢前後三疊,形似沒有帽翅的烏紗帽,俗稱紗帽巖。但其正名卻為三教峰,意即儒道釋三教鼎立,薈萃于山中。

    21、雙乳峰 位於八曲的溪北,為一對連麓並立的山峰,形體相似,豐滿圓聳,因而得名。從八曲溪畔登岸,迴旋蜿蜒約5公里許可抵達這一對山峰之麓。

    22、鼓樓巖 緊鄰八曲溪畔。巖前亂石羅列,峻拔千仞,巖間泉瀑飛灑如雨,盡落澗中,又名滴水巖。

    23、城高巖 位於七曲之溪南,拔地而起,尖峭峻挺,四面懸崖峭壁,恰似一座巍峨的石城。

    24、更衣臺 又稱文峰,位於九曲溪五曲的南岸,臨溪而立,巍然一石。巖體灌木叢生,綠竹掩映,登上巖頂,俯覽九曲,只見清溪瀠洄,竹筏競流。

    25、天柱峰 位於更衣臺左,峭拔特立,與更衣臺比肩駢立,麓似連而微斷。此峰形似翻轉的酒罈,俗稱酒罈峰,峰體縱向有一條裂罅,傳說李鐵柺因未能趕得上幔亭宴,一怒之下,掄起木拐將酒罈砸裂踢翻,酒罈滾到五曲之畔化為峰,故得此俗名。

    26、晚對峰 原名紫屏峰,因石色凝紫、綠蔭如屏而得名。峰巖緊鄰天柱峰之西,隔溪與隱屏峰相對。宋朝以來多有歷代理學家在此隱居,為儒士薈萃之地。

    27、玉華峰 在古錐灘之側,橫亙四曲北岸,峰巔西與隱屏峰相對,北與仙遊巖相連。峰背之麓就是茶洞。在玉華峰的南麓,有金谷巖、希真巖、小九曲、題詩巖等,群峰爭秀,蔚為奇觀。

    28、大藏峰 位於四曲的東岸。巖體碩大,橫亙數百丈,陡峭千仞,洞穴密佈,山巔聳拔斜覆如簷,巖溜皆滴落水中,恍如琴音。筏遊而過,只聞人語棹聲迴響於空壁深潭之中,意境幽深。

    29、小藏峰 巍然屹立於三曲的溪南。九曲溪經過峰麓折而向東南,峰體奇聳,峭壁直削。此峰又名仙船巖,是武夷山中安放架壑船棺最集中、最多具的場所,所以又有船場巖之稱。

    30、上升峰 位於升日峰西,尖聳童巔,無徑可躋峰頂,傳說武夷張湛經此峰升入天界,成為十三仙之一,故名。又因峰巖通體呈紅紫色,又名紫峰。

    31、玉女峰 亭亭玉立於二曲的溪南,高數十仞,以挺秀、窈窕見奇。峰壁秀潤光潔,宛如玉石雕就,儼然是一位秀麗絕倫的少女。

    32、鐵板嶂 位於一曲的溪北,峰麓瀕臨九曲溪,與二曲的玉女峰隔溪相峙。民間傳說為鐵板鬼幻化為巖嶂,日夜監視玉女與大王,不讓他們幽會,故而面目可憎,鐵青猙獰。

    33、幔亭峰 位於大王峰左,兩峰之麓相連,但高度稍遜於大王峰。幔亭峰之頂極平曠,相傳為武夷君設幔亭宴款待鄉人之處,峰名由此而得。

    34、獅子峰 距離一曲溪南約半公里。狀如雄獅揚鬣蹲踞。地勢高阜,峰又挺拔,數十里外即見之,儼然是一曲道教名觀——衝佑觀的鎮觀之獸。

    35、兜鍪峰 位於大小觀音巖西,山勢呈前高後下的形狀,山民喻為古代武士的頭胄(即頭盔),故用頭胄的通稱“兜鍪”作為峰名。

    36、火焰峰 位於紫嶺之北,峭拔騰空,勢如火焰。巖上灑瀑噴泉,峰間萬綠盡潤。

    七十二洞:

    1、靈巖洞

    2、玉華洞

    3、投龍洞

    4、止止洞

    5、徐仙洞

    6、投陽洞

    7、梁房洞

    8、升真洞

    9、復古洞

    10、紫雲洞

    11、水簾洞

    12、神仙樓閣

    13、賓曦洞

    14、風洞

    15、茶洞

    16、雲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麼生出的孩子血型應該是什麼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