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取笑

    崇伯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功成名就,於是,帝舜巡遊天下並詔告諸候,禪位於禹。禹依照“法先王”政治觀,效仿帝堯傳位舜(“唐堯遜位,虞舜不怡”),舜先讓位於堯子丹朱的做法,離開權力中心,率自己的部落去陽城另建城邑居住,繼續由舜子義均(後來的商均)主政。然而,百姓聽說後,竟紛紛離開智邑(今山西永濟),隨百官跑到陽城朝參擁戴禹,於是 大禹便繼承帝位,取國號為夏,改定曆紀為夏曆(以寅月為正月),並依照“二王三恪禮”的規制,分封商均於虞、封丹朱於唐。

    夏朝建立後,帝禹到塗山召開諸候大會,屆時,禹身著法服,手執玄圭,立於講壇中央,四方諸候代表 分列周圍各部旗幟之下,齊向大禹稽首為禮稱臣……。禹在檢討自己功過是非的同時,以先王遺囑告誡諸侯百官:“…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旨在希望大家:共同遵守先王規戒、勸喻,從我做起,若驕傲矜伐,須當面告知,本人將洗耳恭聽,但同時,也懇請大家明確各自的責任……九州各大部落及諸侯們,對大禹的德能和言行表示敬重佩服。史書記載了本次“禹會諸候於塗山”,乃至“獻玉帛者萬國”的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塗山大會之後,四面八方大小部落諸候紛紛來帝畿獻金,且年年增加,帝禹追憶起從前軒轅黃帝釜山合符,鑄鼎勒功的故事,他為了紀念塗山會盟 與平定天下的功績,也將各方諸候貢獻的金(青銅)鑄成九鼎,以象徵九州,並將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邑,以顯示國家統一、帝禹為九州之主、“天命”所在及王權至高無上。

    帝禹在確定九州版圖及各州貢物品種同時,進而劃分出“五服”:帝畿(京都)以外五百里的區域為甸服;此外五百里的區域為候服;再外五百里的區域為綏服;再向外五百里的區域為要服;“四服”以外的區域為荒服(只接受政教、遵從朝廷法令,無須納貢服役)……這一切均標誌著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正式以文明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徹底結來野蠻社會),是夏朝當之無愧的開國君主。

    帝禹晚年,也想效仿堯舜禪位,然而,依照西北和東南聯盟輪流執的先例,下一帝理應從東南聯盟中產生人選,因此,禹決定讓既有名望而又賢能的皋陶接替自己,但皋陶先他而亡,東南各部落又推舉伯益做他的繼承人。儘管帝禹表示同意,但此後不久,“帝禹東巡至於會稽而崩,三年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青州譚坊)……”。

    “帝禹之子啟”,隨禹母為姒姓,在禹患病身亡及服喪期間任“夏後”主政(後:同“司”,神權執行者)。由於姒啟把國事處理得很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來,而伯益作為繼承人,卻沒有新的政績,時間一長,他過去做的好事,人們也漸漸淡忘了,而多數諸候及部族首領也都表示:啟是禹的兒子,我們還是願意效忠他。因此,儘管有一些東夷部族、夏後同宗有扈氏等方國,以保持傳統規制為藉口,意圖擺脫有夏一朝而反動叛亂,但姒啟組成夏后氏部落聯盟,不但從軍事上給了反對派沉重打擊,而且在政治上確立了後(王)及受命於後的“六事之人”取代議事會,等等一系列新規新政,並公開宣佈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國君,從而鞏固了夏王朝的專制政權。自此,父亡子繼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賢的公天下制度

  • 2 # 迷谷歷史

    夏的開國君主是禹!

    說夏的開國君主是啟,那已經是我還在讀初一時(20年前)的事情了。

    前些年,“夏商周斷代工程”早就已經確認了,大禹建立夏。

    其主要依據我可以跟你簡單說一下。

    判斷某個時期是否已經有了“國家”,就看這個時期的地層中有沒有以下標誌性東西:軍隊、監獄、以及類似於“都城”的城市。而在大禹生活的年代,我們已經發現了考古學上非常重大的發現——“二里頭遺址”,在裡面發現了龐大軍隊的存在和一個非常類似於殷墟“天牢”的遺存,而且“二里頭”規模已經匹配都城了。考古學家認為。二里頭就是傳說中的夏都——“陽城”遺址。而且,斷代工程將夏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十多年,認定夏從約公元前2070年開始。

  • 3 # 文思歷史

    禹算開國君主,塗山之會,大禹身穿法服,手執玄,立於臺上,四方諸侯兩面而立,行禮。這已經儼然是一副天子做派。

    同時下雨還鑄了九鼎,象徵著自己為九州之主,天下大一統的天子。所以說,禹是夏朝的第1位君主同樣也是開國之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沒顏值、沒錢也沒才華,那他活在這個世上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