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琪聞怡事

    戰國四大名將,二秦二趙,千字文有云“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短短一句話就將四大名將功績表達的淋漓盡致,如果真要說誰的戰績最大,我認為是—王翦,而不是殺神白起,理由如下。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曾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句話無非就是說戰爭是達到政治目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消滅敵人的全部有生力量。秦國攻伐六國,目的就是為了一統天下,結束春秋以來的紛亂,如果像白起那樣一直打殲滅戰,人全殺光了去統治誰?所以我認為戰國四大名將誰的戰績最大,就要看誰達到的政治目的最大。接下來我進行對比,大家審視一下。

    殺神白起

    白起一生打了70餘戰,無一敗績,因此被稱為是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但白起濫殺俘虜遭受了很多非議,以下是他的主要戰績”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的成名之戰,前後共消滅韓魏兩國聯軍24萬,為秦國東出掃平障礙。

    公元前279年到278年鄢郢之戰,白起以10萬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獲得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區大片土地

    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秦國大獲全勝,魏軍陣亡十三萬,趙軍溺亡兩萬,此後魏國一蹶不振。

    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白起擊敗趙國後,坑殺40萬趙軍,但也同時付出了陣亡20萬秦軍為代價,這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

    匈奴的天敵李牧

    李牧的軍事才能在其早年是守衛邊疆時就展現出來了,並且他還多次擊退了秦國對趙的進攻。主要戰績為

    公元前244年“趙破匈奴之戰”,消滅匈奴騎兵10萬餘人,此戰為步兵戰勝騎兵的典型戰例。

    公元前233年“肥之戰”,李牧以少勝多大敗秦軍

    公元前228年,王翦攻趙,李牧拼死抵抗一年,最後被王翦用反間計剷除。

    擅長防守的廉頗

    廉頗的戰績不多,但他曾經率趙軍和各國都戰鬥過,以剛強勇猛、善用奇計著名,而且十分善於防守反擊作戰。在我們熟知的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曾這樣描寫廉頗的戰績。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戰國終結者王翦

    王翦可以說是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六國中有五國時王翦和其子王賁所殲滅的。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最弱小的南韓後,嬴政開始重用王翦,接下來就是王翦開始了他的表演。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軍攻趙國,與同為戰國四大名將李牧交手,最後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攻滅趙國,生俘趙王遷。

    公元前225年,王翦派其子王賁率軍水淹魏國都城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公元前223年,在李信和蒙恬伐楚失敗後,嬴政重啟王翦,王翦打敗楚國頂樑柱項燕(項羽的祖父),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

    公元前222年,王翦率軍燕國。燕王喜逃到了遼東

    公元前221年,王翦伐齊,齊王建恐懼王翦便開城投降,王翦兵不血刃滅齊

    戰國四大名將,放在任一人放在任何朝代都可敵萬人,如果非要以最後的戰績比高低,我還是認為是王翦。廉頗以守禦著稱,只能保護趙國不會輸的難看,本人最後也被趙王放棄在楚國鬱鬱而終。李牧英勇,但也是王翦的手下敗將而已,最後死在自己人手裡。最後是同為秦國的前輩白起,雖然幫助秦國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但其殺心太大,殺的人太多了,這與秦國統一天下的初衷相悖,而且最後也被猜忌而死。反觀王翦滅五國,成為戰國時代的收官者,達成了秦國最後的戰略目的,幫助嬴政統一六國,創下萬世基業,論功績理應拍第一。

    以上為我一人看法,如有異議,歡迎大家可以在討論區留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極體為什麼可以單項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