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家是不是還在遵循著“每天八杯水”定律?但這個流傳已久、耳熟能詳的說法可能是假的!
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喝8杯水不多,而有些人喝8杯水則會中毒。在醫學界看來,喝太多的水並無明顯益處,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
每天到底喝多少水?
人體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彌補面板蒸發、呼吸、糞便、排尿等渠道的損失。其中大概300毫升來自於代謝中產生的水(自體產生),其餘來自食物和飲水。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別需要3000毫升和2700毫升水,其中飲水量大約是1700和1500毫升。
關於飲水量具體到幾杯,要看使用的杯子容量大小。一般情況下每天的喝水量是1200毫升,如果用一次性紙杯來衡量,大約就是8杯左右的樣子。
每天食物提供多少水分?
專家稱,人體每天所需的水分不是單指喝水,除了日常的食物飲水、飲料之外,三餐食用的瓜果、蔬菜都能為我們提供身體所需的水分。
蔬菜的含水量大約在90%左右,水果的含水量在85-90%左右,假設每天攝入500克蔬菜、300克水果,那麼僅從蔬果中就可以攝取將近700多毫升的水。
米飯的含水量達70%;
麵包中的含水量也有30%~40%;
這些都計算下來,僅僅透過食物,就可以攝取1000毫升左右的水。
喝水過量訊號
喝水喝多了,身體是會發出警告訊號的:
有人喝完水後覺得肚子脹,走路時還會覺得肚子裡有水在咣噹響;有的人總覺得嘴唇乾、口渴,但喝水後卻不能解渴。這可能就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溼,這時候重要的不是補水,而是健脾。
如何判斷什麼時候喝水?
具體要不要增加水分供應,可以根據自己排出的尿的顏色來判斷:
對於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正常情況下,尿液是透明無色或者淡黃色的,如果你的尿液顏色如下表1~3列所示,那麼說明你喝的水足夠的,沒有必要增加飲水量。
如果等到乾渴之後再喝水已經晚了,此時身體已經失去了2%的水分,面板也會因此受害。所以,要及時補水。但不建議一次性攝入過多,每次攝入200~300毫升的水為宜。
喝水要因人而異
喝水也要因人而異,喝水的多少還會根據季節、氣溫、活動量、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喝水的方式、方法。科學飲水,才能保證健康,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遵循同一個死板和固定的飲水量。
氣候溼潤的地方,身體的水分蒸發不多,可以略微減少喝水的量。
氣候乾燥的地區,例如北方冬天,屋裡有暖氣,則需要增加水分供應來彌補蒸發損失。
夏季出汗量很大,也需要額外多喝水補充汗液中損失的水分。
當人感冒發燒時,自呼吸道丟失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另外發燒體溫增高,從面板蒸發的水分也增多,要適當多補充水。
專家提醒以下4種人喝水有禁忌:
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都不能喝太多的水,更不能猛喝,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剛劇烈運動後的人不能一下喝太多的水,容易引起意外。
好了,現在你知道如何喝水了吧?
話說,大家是不是還在遵循著“每天八杯水”定律?但這個流傳已久、耳熟能詳的說法可能是假的!
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喝8杯水不多,而有些人喝8杯水則會中毒。在醫學界看來,喝太多的水並無明顯益處,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
每天到底喝多少水?
人體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彌補面板蒸發、呼吸、糞便、排尿等渠道的損失。其中大概300毫升來自於代謝中產生的水(自體產生),其餘來自食物和飲水。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別需要3000毫升和2700毫升水,其中飲水量大約是1700和1500毫升。
關於飲水量具體到幾杯,要看使用的杯子容量大小。一般情況下每天的喝水量是1200毫升,如果用一次性紙杯來衡量,大約就是8杯左右的樣子。
每天食物提供多少水分?
專家稱,人體每天所需的水分不是單指喝水,除了日常的食物飲水、飲料之外,三餐食用的瓜果、蔬菜都能為我們提供身體所需的水分。
蔬菜的含水量大約在90%左右,水果的含水量在85-90%左右,假設每天攝入500克蔬菜、300克水果,那麼僅從蔬果中就可以攝取將近700多毫升的水。
米飯的含水量達70%;
麵包中的含水量也有30%~40%;
這些都計算下來,僅僅透過食物,就可以攝取1000毫升左右的水。
喝水過量訊號
喝水喝多了,身體是會發出警告訊號的:
有人喝完水後覺得肚子脹,走路時還會覺得肚子裡有水在咣噹響;有的人總覺得嘴唇乾、口渴,但喝水後卻不能解渴。這可能就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溼,這時候重要的不是補水,而是健脾。
如何判斷什麼時候喝水?
具體要不要增加水分供應,可以根據自己排出的尿的顏色來判斷:
對於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正常情況下,尿液是透明無色或者淡黃色的,如果你的尿液顏色如下表1~3列所示,那麼說明你喝的水足夠的,沒有必要增加飲水量。
如果等到乾渴之後再喝水已經晚了,此時身體已經失去了2%的水分,面板也會因此受害。所以,要及時補水。但不建議一次性攝入過多,每次攝入200~300毫升的水為宜。
喝水要因人而異
喝水也要因人而異,喝水的多少還會根據季節、氣溫、活動量、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喝水的方式、方法。科學飲水,才能保證健康,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遵循同一個死板和固定的飲水量。
氣候溼潤的地方,身體的水分蒸發不多,可以略微減少喝水的量。
氣候乾燥的地區,例如北方冬天,屋裡有暖氣,則需要增加水分供應來彌補蒸發損失。
夏季出汗量很大,也需要額外多喝水補充汗液中損失的水分。
當人感冒發燒時,自呼吸道丟失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另外發燒體溫增高,從面板蒸發的水分也增多,要適當多補充水。
專家提醒以下4種人喝水有禁忌:
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都不能喝太多的水,更不能猛喝,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剛劇烈運動後的人不能一下喝太多的水,容易引起意外。
好了,現在你知道如何喝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