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74465045408

    現在是“口欲期”,最好不要去幹涉,這是正常的表現。

    寶寶從2個月左右就開始認知世界了,對於2~5個月大的寶Bora說,手和口就是他們探索世界的工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口欲期”!★1歲前讓寶寶盡情吃手4個月前的寶寶在吃手的時候,並不知道吃的是“手”,他在用口研究這個帶著五個叉的東西。這段時間,如果他吃飽了,玩夠了,睡足了,他仍然要吃手,可以讓他盡情的吃,以滿足他認知的慾望。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手、吃玩具等是正常過程,在清潔衛生的前提下應充分滿足。還可用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樂、磨牙環做替代品,這樣既滿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於乳牙的萌出,有利於語言發展。如果這段時間家長僅用粗魯或簡單的方式制止孩子吃手,就會造成孩子在口欲期過後仍然吃手,吃指甲,啃腳丫,長大後出現貪吃,抽菸,喝酒,饒舌,嘮叨等現象。突然中斷哺乳,寶貝的口欲被無情地剝奪,就可能導致寶貝將來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與口頭攻擊或習慣性穢語等。★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的危害專家的研究說法可見,一歲以前的“口欲期”現象並不是偶然現象,更不是不良習慣,一般情況下一歲半左右,幼兒的發育快速,活動範圍加大,興趣轉移就可以自行糾正。如果在這期間嬰兒得不到應有的引導並滿足,則會讓“口欲期”過度延長,這是心理學上稱之為“過度補償”的一種心理現象,以後一旦遇到焦慮不安,孤獨無聊的情況就會不自覺的吮指、咬物、咬唇等,並進一步發展為口腔不良習慣。1、吮指習慣一般認為,在2歲以前的吮指不屬於口腔不良習慣,但如果這個動作持續到3歲以後,就可能產生不良後果,導致明顯的錯頜畸形。吮指時,將手指放置於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間,會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形成前牙圓形開頜,在此基礎上可繼發伸舌習慣,又加重開頜程度。由於吮指時頰肌收縮,口腔內氣壓降低,而使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並伴有單側後牙反頜。2、咬物習慣多見咬鉛筆、指甲,還可見咬衣角、被角、枕角等。因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常形成該部位的小開頜。有些患兒咬衣物時習慣用前牙咬住而用手抓緊向前用力拉扯,可使上前牙唇向傾斜而造成前牙深覆蓋。3、咬唇習慣咬唇多發生在6到15歲之間。咬下唇時,下唇處於上前牙舌側和下前牙唇側,從而增加了對上前牙舌側的壓力及對下前牙唇側的壓力使上前牙向唇側傾斜移位出現牙間隙,阻礙下牙弓及下頜向前發育並壓下前牙向舌側傾斜呈擁擠狀態,在上下前牙之間形成深覆蓋。患者顏面表現為開唇露齒,上唇短而厚,上前牙前突和下頜後縮等症狀。咬上唇所產生的異常壓力及形成錯頜畸形的機制與咬下唇正好相反,容易造成上前牙舌傾、下前牙唇傾、前牙反頜下頜前突及近中錯頜等畸形。4、舔牙習慣兒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鬆動的乳牙、乳牙殘根或初萌的恆牙,因而形成舔牙習慣。舔牙習慣可增大舌肌對牙齒的作用力,使區域性牙齒傾斜,出現牙間隙,嚴重時形成反頜。如果同時舔上下牙則形成雙頜前突。5、吐舌習慣吐舌習慣的危害大多是引起開頜畸形,有時因舌肌對切牙舌側的壓力增大,可造成前牙唇傾並出現散在間隙。吐舌習慣常伴有下頜前伸動作,故除因舌肌的垂直壓力造成前牙開頜外,也可形成下頜前突。6、偏側咀嚼習慣偏側咀嚼大多是由於一側後牙有深齲或有殘冠、殘根,甚至有缺失牙,影響了該側的正常咀嚼,患兒習慣用健側咀嚼食物,日久形成偏側咀嚼習慣。由於偏側咀嚼,下頜向健側偏移,牙弓向健側旋轉,造成健側後牙對頜或反頜,下中線也偏向健側,健側後牙遠中錯頜,廢用側趨於近中關係,顏面左右兩側發育不對稱。7、托腮及單側枕物習慣

    兒童在讀書或思考問題時經常用手托腮或撐持頰部,睡眠時經常將手、肘或拳,枕在一側臉下,如此形成習慣,就會障礙頜面的正常發育及顏面的對稱性。兒童的許多不良習慣,都是由於得不到心理滿足引起的。除了在嬰兒“口欲”敏感期應予以滿足外,還應對兒童多擁抱、撫摸、引逗、親暱等,母乳餵養,母親的微笑和照顧,可使嬰兒產生愉快和安全感,也可預防口腔不良習慣的形成。如果已形成了口腔不良習慣,儘可能採取合適的心理疏導方法,切忌粗暴簡單的制止、恐嚇、甚至打罵,以免引起小兒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而一味反覆的提醒,則是等同於反覆的強調注意,會引起小兒的緊張和焦慮,更難以戒除不良習慣;此時,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透過其它讓其感興趣的事情或戶外活動分散對不良習慣的依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孤求敗和華山派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