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血染戰旗紅
-
2 # 真誠地看著你
印度是在英華人殖民統治下才實現統一的,也就是說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沒有統一,給同一個主子當狗才實現的統一。
印度很團結嗎?我滴個乖乖,你哪兒得出的結論?印度國防部長提出同時打贏2.5線戰爭,那2線是巴基斯坦和中國,那0.5線你以為是誰?更別說種族矛盾、宗教矛盾、階級矛盾了。
-
3 # 月林6491
謝邀!印度是由幾十個民族組成的大國。從人口數量增長達世界第二,眼看就要趕超我們中國。可說從民族及人口兩個方面和我們中國基本上有些相似。但是從治囯方面,印度國內民族矛盾突出是面和心不合宗教矛值重重,教與教之間的教徒們打打殺殺是經常發生之事。可說他印度國是些亂雜聚湊一起討人心煩之國。
-
4 # 沉140769451
印度次大陸幾乎沒有團結過,除了英華人統治時期,英華人強行把它擰在一起,離開時,又讓它分裂了。印度不等於印度次大陸。
-
5 # 恢復新北京共識綠色引
都是強人政治的推動造成並不是自己走親戚走成的,印度各民族也不見團結,只因有法和各種實力和民族互制機制和有選擇爭奪總理之位等因素,基本維持囯家認同地位,但南北之爭難免,莫廸競選南方人就反對他連任而北方卻很支援,家家都有難唸的經!
-
6 # 梁69853253
第一,見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人生上,在認識事情的方法上,尋求同樣的見解,價值觀保持高度統一;
第二,戒和同修,規矩法律要共同自覺地遵守;
第三,身和同住,眾緣的住處條件不能相差太遠;
第四,口和無諍,沒有必要的非語無需爭論;不明白只能問為什麼,不能反駁;
第五,意同悅,思想上互相關心和幫助,拔眾人之苦,給眾人以樂;
第六,利同均,利益共同享用,不自私,沒有特權,貧富懸殊。
以上幾點,落實實行程度,體現國家民族,團體團結和諧情況。用上述幾點對照印度國家,乃至其他國家團結和諧情況自己判斷吧!
-
7 # 貝貝127554956
在英華人統一印度之前,印度從來就只是一個地區名詞而不是一個國家名詞。之前印度也從來沒有統一過,而是邦國林立。印度有史以來第一次大統一是在1858年英華人完成的。印度人在海外確實比較團結。
回覆列表
說印度團結,那是無知了。印度國內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根深蒂固。如今印度國內的印度教教徒和伊斯蘭教穆斯林經常打打殺殺的,不少邦,不少民族也在鬧獨立,印度國內反政府武裝多得很。比方說,你在網上搜曼尼普爾邦,搜出來的圖片你可能大吃一驚:我X!這不是中國嗎?沒錯!它就是另一個“山寨中國”。除了曼尼普爾邦之外,它旁邊的幾個邦,也就是所謂的印度東北地區也在鬧獨立。所以說,說印度國內團結,那是錯誤的。如果處理不好,印度會面臨著解體的風險。
至於說印度在近現代史中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當然要歸功於英國殖民統治者啦,他們教授了印度人大一統的意識,他們才是現代印度的國父。
可能有人就說了,印度的國父是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啊,怎麼變成英國殖民統治者了?這一定是胡說八道。可我要告訴你,這還真不是胡說八道。印度將開國總理尼赫魯視為國父並不假,但真正的現代印度國父卻是英國殖民統治者——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英國的殖民統治,就不會有如今的印度。
這怎麼回事呢?事情得從印度的歷史說起。
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莫臥兒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雖說這個莫臥兒王朝從建立到滅亡期間共有三百年左右,但他真正統一印度的時間卻只有一百年左右。換句話說,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處於統一狀態,其他的時間都處於分裂之中,就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戰國、五代十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樣。也正是由於統一的時間短,印度人並沒有形成大一統的意識,他們對政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多隻到邦這一級。正因如此,所以就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對古代印度,與其說他是個國家,不如說他是個地理名詞更合適。
那是誰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呢?是英國殖民者。正是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的兩百多年,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殖民統治者才是印度的國父。
但將印度人繫於統一的卻不是什麼國家主權、民族大義,而是宗教。直到現在,印度人對宗教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都遠遠的超過對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舉個例子。就在去年,有一部分印度教教徒認為,印度著名的旅遊景點泰姬陵是穆斯林建築,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建立的,將它從北方邦的旅遊推介手冊上除名了。要知道,泰姬陵在印度,在北方邦的地位,那就如同故宮、長城在中國,在北京的地位啊!如果有哪天北京將它們從自己的旅遊推介手冊上除名了,你覺得正常嗎?
也正是因為印度人對宗教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高於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印度國內的宗教矛盾和衝突沒有一刻消停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1947年英國殖民者決心讓英屬印度獨立的時候,乾脆就按照宗教信仰的不同,將原英屬印度分為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錫蘭(斯里蘭卡)三個國家。英華人說了,你們的宗教信仰不同,生活風俗格格不入,在一起過容易打架,還是分開過比較好。
雖然有人說當年的蒙巴頓分治方案是為了肢解印度,防止印度將來變成大國,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英華人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咱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印度教將牛視為神物,對牛頂禮膜拜,別說吃牛肉了,連牛他們都捨不得打,所以去印度旅遊的人也經常見所謂的神牛在印度的街頭溜達來溜達去。印度教教徒的肉食來源多為豬肉。可伊斯蘭教穆斯林則恰恰相反,他們是不吃豬肉的,肉食來源多為牛羊肉。這兩撥人生活在一起,不出事才是怪事呢!當然,在有英國這個共同的敵人之前,他們還能維持著表面上的團結,因為他們都不願意做英華人的奴僕,必需要團結才能打敗英國。可英華人一不在了,衝突那就難免的了。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兩個字:分家。大家按照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分開過日子。
可分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說是按照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不同來分,可問題是有很多地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是混居雜居的,而且有些人還家大業大,故土難離,所以,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都有信仰對方宗教的人留在本地。可這兩撥人本來就相互看不順眼,加上印巴又是敵對國,所以他們看在自己領土上的異教徒就像在看敵人一樣。如今的印度雖然是印度教教徒佔絕對多數,但伊斯蘭教穆斯林也不少。據統計,目前印度國內一共有1.5億穆斯林,而且這人口還在不斷的增長之中。再加上印度教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人一出生就被分為三六九等,永世不得翻身,而伊斯蘭教則主張平等,所以印度國內改信伊斯蘭教的有也越來越多。這麼個折騰下去,估計若干年以後,印度又要大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