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科書式傲嬌0

    近年“天價學區房”、“貧窮現實想象力”、“寒門再難出貴子”還有一系列毒雞湯讓大家感覺自己上升無望,只能在底層掙扎徘徊了,人要麼越來越焦慮,要麼日漸變佛。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階級固化,在這種顯示狀況下我們又有沒有什麼辦法破解呢?

    階層固化其實自古以來就存在,原始社會後期,由於生產力發展產生富餘,產生了私有制,根據財富多少劃分為了階級;中國古代時實行君主專制,統治階級利用各種制度確保自己地位的穩固,由此製造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隋唐後實行了科舉制,使人才在階級間進行了一定的有效流動,但是階級躍遷仍然非常困難。

    (圖為農工商官四個職位極其所處階級的特點狀況)

    從根本上說,階級固化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越是穩定的社會,就會形成越大的穩定製衡力,人們越是難以突破自己的階級。細化來說,引起階級固化的主要是財富的不平衡,1895年,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Vilfredo Pareto)發現了長尾分佈這一規律,即每個國家中,都由少部分人佔據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擁有少量財富。

    (長尾規律圖)

    由財富的不平等會引發教育、資源、機會、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使下層人民的後代在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形成一種惡性迴圈。

    人想要跨越到更高的階級,就像是逆風飛行,要花費比別人更大的力氣。正如亦舒說的那樣,“一個人要超越他的環境及出身,進步是不夠的,非要進化不可,那樣大業,豈能人人做到。”

    不過儘管很難,也是有機會的,雖然社會會階級固化,但個體的命運是能夠改寫的。 相較於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中國社會固化的情況還稍微好一些,每個人都是有很多機會改變的。

    首先,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最普遍的途徑之一,考上一個好大學,不說大富大貴,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生存至少是沒問題的,如果有好的機遇,可以穩定在中產階級以上。還有現在鼓勵創業,如果有眼光,有遠見,即使手頭上沒有什麼存款,也有人能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另外,如果有唱歌跳舞繪畫寫作等等方面的特殊才能,也能夠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就算這些條件都沒有,在一個普通的職位上好好努力,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也能成為單位中有能力、受尊敬的人。

    人生不是絕對公平的。有的人生來就是兔子,大多數人都是烏龜。現實生活中,兔子不但不會睡覺,而且比很多烏龜更早覺醒開始奔跑。作為烏龜,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停下來,不斷前進,雖然很大可能追不上兔子,但是和我們比賽的往往也是烏龜呀。

    階級固化並不可怕,每個社會、每個歷史時期都是這樣,思想固化才會限制你的未來。現在網際網路發展迅速,淘汰了一部分人,也為另一部分人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的機會。認清現實是重要的,這樣你就不會因為自己沒有處於優越的階級而憤憤不平、怨天尤人,但是這絕不是要我們自暴自棄。

    “不要讓社會的悲劇,變成你個人的悲劇。”

    與君共勉,以上。

  • 2 # 齊文刀

    在古印度神話中,人人生而不平等。傳說造物主梵天用嘴造出了婆羅門,用手和肩造出了剎帝利,用腿和膝蓋造出了吠舍,用雙腳造出了首陀羅。這就是印度的四個種姓的由來,尊卑高下分明。

    中國神話也是如此。傳說中女媧造人,但我們中只有少部分,是女媧娘娘和她哥哥伏羲“親自”生出來的,還有些是女媧用黃泥“親手”捏出來的,而大部分人,是娘娘實在太累了,用鞭子蘸黃泥湯快速抽出來的……這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如果說,神話是現實的縮影,那豈不就是說,現實中的階層固化,生當如此,且古已有之?再進一步講,那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如此,精英的孩子還是精英,工匠的後代也還是工匠,而癮君子的孩子則活該還是癮君子?

    英華人奧利弗·詹姆斯卻認為,我們猜中了故事的結局,卻沒有猜中故事的開始,沒什麼是命該如此的。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做《天生非此》。而且詹姆斯還指出,如果能找對原因,那結果也並非不可改變,至於原因,就在這本書的副標題——《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

    詹姆斯的觀點很明確,真正決定命運的不是我們的出身,而是我們的性格,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基因無法造成我們的個性差異”,因此人人生而平等,這本來沒有錯。至於說,決定了我們命運的,形形色色的性格特徵、心理特質、行為模式……則是由我們經受的家庭養育方式所決定的。

    養育方式——幼年時期經受的養育方式——父母當年對我們的養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性格,也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會感覺,出身決定命運,而階層固化難以打破。

    消極的看,我們不能選擇出身,選擇自己的父母及其養育方式,那就只能接受階層固化,出身即命運的現實;但積極的看,既然個性與基因幾乎無關,那麼如能提升認知,儘量消減原生家庭養育模式對我們造成的某些不良影響,那就有可能轉變性格,進而改變命運。

    這就像馬戲團裡的大象,從小被拴上鐵鏈無法掙脫,長大後也就默認了天生如此,但它只要改變思維,其實輕輕的一掙,也就脫開了。

    一、“家風”代代傳,這就是思想之鏈的由來?

    我們華人都很認同“家風”,也不乏所謂的“積善之家”、“書香門第”、“一門忠烈”……這倒與《天生非此》中的觀點不謀而合。家風,很大程度上就是養育方式,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能夠長盛不衰、代代相傳。

    究其原因,詹姆斯稱之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所謂“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本意是來源於一起銀行搶劫案,人質最終愛上綁匪的詭異事件。當掌控者佔據絕對優勢,受控者無法擺脫時,為了生存,為避免更大傷害,受控者往往傾向於迎合掌控者,長此以往,甚至會發自內心的認同和感激掌控者,即便愛上他,倒也不足為奇了。

    想想看,我們每一個人在幼年時期,其實正像銀行裡的人質,無論衣食住行,都處於父母的絕對掌控之下,這不正是一個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環境”嗎?於是,對子女來說,想盡辦法贏得父母關注,獲取父母認同,其實是一種強烈的“生存”需要。這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觀察父母,同時模仿和複製他們,這就是“家風”傳遞的原動力。

    子女主要透過三種機制來複制父母:言傳、身教、身份認同。前兩者很好理解,比如我們熟悉的《孟母三遷》,“昔孟母、擇鄰處”,這是純粹的身教,孟子被暗示,不要學哭喪、學賣肉,要去學禮儀;“子不學、斷機杼”,這裡則主要是言傳,母親透過打比喻、講道理,叫孟子好好學習。

    身份認同,是子女將自己帶入父母的角色,重複他們的言行,投射到自身的個性養成和行為上,小到小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大到司馬遷子承父業作《史記》、朴槿惠女承父志當總統,甚至叛逆的問題少年,又何嘗不是一種“反認同”呢?

    這裡的關鍵在於,養育方式也是可以複製傳遞的,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轉過天來就會發現,孩子也在這樣對待他(她)懷裡的娃娃。相同的養育模式,相同的行為模式、代代相傳,最終造就了相同的思維模式。階層固化的思想鎖鏈就在於此。

    二、如何逆天改命,“棒打出孝郎”真的可行嗎?

    當然,大部分家庭的教育還是積極因素為主的。只不過,每個家庭的教養都有它的侷限性。成年人所要做的,就是找出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然後儘量去消除後者。甚至,按詹姆斯的觀點,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也是很可行的。

    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棒打出孝郎”,“嚴是愛寬是害”,嚴厲的高壓政策,才是子女魚躍龍門、改變人生的不二法門。華人世界裡,從來就不乏“虎媽”、“狼爸”。

    然而,詹姆斯對此並不讚賞,稱其為“潛在的精神毒藥”。確實,“虎媽”、“狼爸”實在是在教養和虐待之間走鋼絲,一旦不慎偏向了“虐待”,在《天生非此》中,就有大把慘痛事故的記錄。

    詹姆斯指出,虐待可能有意也可能是無意,不僅限於打和罵,它可以包括:精神虐待、精神忽視、照顧不周、身體虐待、性虐待等等,很多熊孩子、小惡魔,很多成年人的犯罪行為、精神疾病,無不與早期的受虐經歷密切相關。

    從科學上來說,早期受虐經歷會對大腦的體積、激素分泌、腦電波型別等產生深遠影響。僅舉一例:皮質醇激素是激發人體應激反應的,這一激素分泌的基線水平,是由幼年的經歷所決定。某些成年人應激反應異常,過於暴躁或遲鈍,其實禍根正在於此。

    微信上很多100000+的爆文,諸如“成功人士的十個特質”、“成大事者的六個習慣”、“一個人走上坡路的三種表現”……等等,無不與積極Sunny、沉穩自律的心態息息相關。那麼反過來說,早期受虐造成的應激和腦電波異常,導致了焦慮、抑鬱、敏感猜疑、暴躁易怒……這些負面情緒的主人,必然就是成功者的反面了。

    更可怕的是,書中指出,幼年受過虐待的母親,有70%會對自己的孩子繼續實施虐待或疏於照料,這些受虐的孩子中,又有90%被確診至少患有一種精神疾病。如此迴圈下去,前景不要太“美妙”哦!

    ——至此,階層固化是怎麼來的?也許就很清楚了。

    《天生非我》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將新出生的恆河猴與母親強行分開,人工集體養育,這些猴子會更加害怕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經歷,成年後就處於猴群等級社會中的最底層;而由母猴妥善照料,更具有安全感和社會自信的猴子,成年後就會處於等級社會的最頂層。

    如何逆天改命,打破階層固化?這個案例也許可以給出部分的答案。

    三、“愛的炸彈”,炸開思想圍牆的小妙招

    自然,猴群比起人類社會,還是要簡單的多,恆河猴的經驗不能說對人類就完全有效。但良好的親子關係,妥當的養育方式,有助於培養出一名“成功”的孩子,從而為打破階層固化創造條件,應當是不爭的事實。

    對此,詹姆斯研發了一種叫作“愛的炸彈”的行為療法,對大多數有精神疾病,或暴力傾向或抑鬱內向的“小惡魔”,都很有效。

    所謂“愛的炸彈”,其實就是對“斯德哥爾摩環境”反其道而行之,把掌控感交還給孩子,留出某一特定時段,在父母愛心陪伴下,請孩子為所欲為一把。諸如要玩什麼、吃什麼、看什麼電視節目,都要由孩子決定。

    乍聽上去,這是把弼馬溫讓進蟠桃園,要“反天”的節奏啊!但詹姆斯強調,首先,父母是愛心陪伴而非冷眼旁觀,此外,“愛的炸彈”只是“經濟特區”,要與日常生活劃定鮮明的界限。而且神奇的是,實踐證明,即使是“小惡魔”,通常也不會提出很無理的要求,感受到被愛的兒童,也很少會痴迷購物消費。

    “愛的炸彈”的本質,是給予孩子滿足感和掌控感,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感覺“無論我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它可以是每週的週末、某一個下午,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兩個小時,但一定要以固定頻率堅持下去。

    詹姆斯還建議,由孩子對“愛的炸彈”活動起一個名字,諸如“老爸啥都干時間”、“海盜日”等等,最好在活動中留下一件實物,像海灘的石頭,遊樂場的毛絨熊等,名字和實物都是標誌,方便重溫當時的感受。

    據《天生非此》中的記載,“愛的炸彈”的實施彙報,都是人們成功的案例。實施1-2年內,甚至自閉症這樣的頑疾都能有所改善。

    不過,即使不成功,又能怎麼樣呢?詹姆斯寫到,最壞的結果,是沒有任何成效,但“你們只是過了一段美好快樂的時光而已”。作者在《天生非此》一書的前言中,就擲地有聲的說:

    “比起為子孫後代留下房產、股票、股份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將愛傳遞下去才更加重要。”

    是啊,相比較“愛的傳遞”來說,是不是真的有階層固化、能否用一生的奮鬥打破階層固化,又有什麼關係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諺語,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