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殘哥dota
-
2 # 花魁君愛吃飯糰
開頭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飯糰我的一個大四學長,他是我們學校電競社的主將,遊戲技術非常好,守望先鋒更是玩的非常好,去年上半年這位學長通過了rng守望先鋒隊伍的選拔,被邀請去參加集訓,學長高興壞了,他覺得他可以走電競之路了,但學長的父母和輔導員都勸學長放棄這次集訓,學長很失落,過了幾天學長消失了,聽說是自己跑去集訓了並和家裡斷了聯絡。
最後呢?學校因為學長的任性開除了他,學長沒拿到畢業證,而學長的電競之路如何,我就無從知曉了。
中國電競行業迅速發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能極大程度促進優秀電競選手的誕生,但也會被無數孩子拿來作為玩遊戲的藉口,作為自己沉迷遊戲的安慰。
如何看待電競行業?各位兄弟,咱們最應該做的是冷靜,是冷靜!不要看著別人靠玩遊戲年入百萬就眼紅,那是極少數的人,電競圈和娛樂圈很像,少數人火,少數人賺錢,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可能無人關注,金字塔的頂點就那麼大,被人站了我們再想擠上去就難了,先把我們的書讀好,這是一切的基礎,讀好了書再去想別的。
那些沉迷遊戲的孩子的父母們,電競不是什麼妖魔鬼怪,電競選手都是我們大家的驕傲。你們孩紙要把電競行業當成他們玩遊戲的藉口,就把這篇文章給他看看,幫助他認清認清現實,遊戲可以玩,但先把書給讀好。
-
3 # 四川新華丫丫
電競的就業方向在哪裡?
從被視為“洪水猛獸”到國家認可的體育競技專案,作為新興產業,電競這幾年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過程,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納,隨著電競產業鏈不斷完善,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呈現井噴式增長,從目前的崗位招聘來看,電競行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求職方向
一、 職業選手
電子競技是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第78個正式體育專案。中國的職業電競選手大概有一千人,他們和電子競技俱樂部簽約,以參加比賽為主要職業。電競選手的收入主要來源有兩部分,一是俱樂部每個月發的固定工資;另一部分是比賽獎金。普通選手總月收入在兩萬到三萬元之間,部分頂尖選手還有直播合同作為收入來源,年收入高達六位數甚至七位數。
二、 教練、領隊、分析師
學而優則師是每個行業的通行法則,電競也不例外。在中國,職業電競教練一般由退役選手擔任,他們不僅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還有系統的理論基礎,能更好地訓練和指導選手提高成績。很多職業選手退居二線後,還到高校做了相關專業或課程的教師。
一些大型俱樂部的幕後支援崗位分工非常細,除了教練,還設有領隊、翻譯、心理分析師、資料分析師等等。
三、 媒體運營
作為一個文化產業,電子競技的大量賽事、綜藝節目都需要策劃、籌備、轉播、製作……以上各個環節都耗費相當多的人力。目前,在一線城市,一個傳播、媒體、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如果對電競行業有一定了解,他的起始薪資就可以達到月薪1萬元左右。業內也對電競相關專業中網路推廣、影片策劃等課程表示看好,不少人認為:這些課程與傳統行業有共通,即使完成學業後沒有進入電競體系,學生依然能夠在傳統電視、媒體等領域找到相適應的工作。
四、 遊戲主播、電競解說
職業選手退役後最普遍的選擇是做遊戲主播、電競解說。這些選手做主播、解說有一個好處就是本身技術過硬,加上職業選手的身份有一定知名度,更容易吸引關注。但是當主播可不是就安安靜靜打幾盤精彩的遊戲就行的,還必須學會與網友互動,能說會道才能火。
五、 創業當老闆
典型如李曉峰(SKY)。人皇“SKY”相信對於大多數8090後來說幾乎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他是中國第一個電子競技世界冠軍,無數的少年因為他才瞭解電競。優秀的成績為李曉峰帶來了巨大的人氣與榮譽,也為他創業打下了堅實的人脈基礎,2015年退役後,創立了自己的電競裝備品牌,在產品預售的首周就被一搶而光。有人說他是電子競技的“李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電子競技的發展可能只有十幾年,但我看到競技體育近百年的發展,體育界的明星,在功成身退後往往也能在其他領域有不俗的成就,正如喬丹、李寧等前輩。”
總之電競作為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巨大,只要相關技能過硬,高薪就業不是夢
回覆列表
曾做過熊貓主播、優酷解說過影片的老傢伙給你嘮叨嘮叨。
“存在即是合理的!”這是某位長輩常對我說的,對於電子競技行業的發現,我們應該辯證的眼光去看,有好有壞。當然筆者的觀點是現象是好的,但青少年找準定位,還得好好讀書。
電競行業屬於非實體經濟,網際網路讓人人都有機會賺錢sky人皇拿到wcg的世界冠軍後,電子競技透過法案成為體育競技專案後,從魔獸爭霸、dota到現在的lol、王者榮耀kpl比賽,真正電競崛起是在鬥魚、虎牙、熊貓等直播平臺開通後,“人人直播”的口號,每個人都可以賺錢,一些“啥也不是”的人利用直播月入上萬,比如以前的黃鱔門、低俗說唱等,名人明星也將直播作為人氣增加,“網際網路+”將遊戲變為正當行業。
電子競技不是孩子們光明正大打遊戲的“遮羞布”人皇sky、2009酒神、孤影、kpl一眾明星選手、ow龍隊等是電競知名選手,他們開直播、開淘寶店、參加線下比賽,禮物收到手軟、賣衣服鞋子零食、平臺簽約年入百萬,粉絲前呼後擁,風光無限!
但是!這僅僅是少數,幾百萬個遊戲玩家裡才幾個名人。筆者親身經歷來說,100個想做直播的,能生存下的有幾個?拿一個穩定粉絲2000的主播來說,比較熱門的lol、王者等版塊這個人氣是生存不下的,平臺不會跟你籤,一些冷門遊戲又沒人看,你要堅持播,能給你籤一個月1000塊的。
夠麼?夠幹什麼?水費電費電腦錢,就算一個人夠,但是有了老婆孩子呢?
關鍵是你不知道未來,電子競技不是靠努力就一定成功的。
你能保證你一定可以站在比賽舞臺?
所以,還是得學習找工作。
後話,如果你是長相可愛的妹紙,可以試試電競周邊,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