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史官
-
2 # 流沙小妖怪
別說購買33架戰機,就是購買333架也沒有用。現在任何一個國家之間的戰爭,都不是你和我揮個拳頭那麼簡單,這是關乎到全球和平穩定的事情。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現在的印度,就是出來找點存在感,單印度而言,對中國是沒有威脅的,但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印度,還有世界上所有對中國抱有敵意的國家。
一、攘外必先安內,可惜印度現在國內一團糟現在印度的局面大家都知道,受疫情的影響,經濟無法復甦的同時,龐大的感染和死亡數量,讓印度人民時刻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一不小心,都可能出現美國的狀況。
目前,印度感染人數累計42.7w,死亡人數累計1.4w,目前排名第四,前面依次是美國,巴西,俄羅斯。
反觀國內,雖然受到北京新發地的影響,但總的來說,國內還是比較安全和穩定的,疫情防控仍在繼續,但經濟已經逐步恢復,很多企業已經復工復產1-2個月。
二、印度的對手不只是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都在和印度針鋒相對,現在的印度,是三面受敵,局面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利。
雖然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都不大,經濟實力不強,軍事實力也很弱,和印度不是一個體量的,但是隻要他們有態度,敢於和印度對抗,一些友好國家就會提供物資、軍事的援助。
就像現在的印度敢如此囂張,背後也少不了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援,只可惜,不管是什麼國家支援,對於印度來說都是與虎謀皮。
戰爭對於印度來說,消耗的是印度的綜合實力,但得利的卻是其他資本國家,所以對於印度來說挑起事端真的不明智。
三、中國不是曾經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中國,曾經的我們,弱小受人欺負,現在的我們已經強大。
不管是經濟能力還是軍事能力,還有科技能力,在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雖然不是第1名,但也不差,對於一個區區印度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他們購置33架飛機對於我們來說,不過是某個軍區的配置,而我們的後面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航空母艦、殲擊機、戰鬥機、坦克、子彈,這些裝備應有盡有,而且我們的經濟足夠支撐去和他們的對抗。
現在的中國已經強大,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做朋友都是一個好朋友,做敵人都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四、我們要提防的不是印度,而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我們並不是不能和印度對抗,滅了他們也不是不可能,但我們不能這樣做。
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國家,在對中國的發展虎視眈眈,如果中國介入戰爭,那麼迎來的極有可能是世界大戰。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即使我們獲得最終的勝利,但付出的代價肯定是慘痛的,不管是人民士兵的生命還是國家的經濟,這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另外,很多資本主義國家蠢蠢欲動,一直在慫恿印度挑起戰爭,因為他們才是最終的獲利者。所以我們更不可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世界的和平和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不主動挑起戰爭,但我們不懼怕戰爭,真的欺負到我們頭上,一定給他們好看。
身是職場人,心在江湖路。
-
3 # 熊style
印度購買21架米格—29S、12架蘇—30MKI花費7.8億美元:大概2000多萬美元/架,這與俄羅斯敲詐印度的慣常大手筆不相稱!米格—29S—13,蘇聯90年代初的米格—29增程型:低配版的雷達、內建大型油箱、雷達干擾器。它們與印度的米格—29UPG效能相差甚遠!唯一的好處:它們可以在簡陋的印度前線機場起降!由於它的效能過於落後,俄羅斯只是將它作為庫存戰鬥機,過了二十來年,居然還有國家購買它們,這讓俄羅斯大喜過望!蘇—30MKI,這是專門為印度製造的"白鼠"型戰鬥機!它在俄羅斯空軍沒有裝備,而且,印度的訂單完成之後,俄羅斯全力以赴生產蘇—30SM更換蘇—27、蘇—30P/M2。因此,印度緊急訂購的"蘇—30MKI"不是新機,極有可能又是俄羅斯急需替換的舊蘇—30M2機型!(後面那架為蘇—30M2)由於是應急採購,留給俄羅斯的時間不多了:它們的機體結構老化無法升級、發動機無法達到蘇—30MKI的水平,充其量就是數量充數而已,高頻率起降讓事故隱患一直伴隨它們。
回覆列表
最近,印度搶了美國的風頭,一直佔據著熱榜!因為印度同時和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三國出現了邊境衝突!一時間,印度軍在北部的防禦驟然吃緊,特別是在加勒萬河谷地區和中國發生肢體衝突後,據說緊急購買裝備。據報道,印度已經向俄羅斯緊急採購了33架俄製戰機,包括米格-29和蘇-30兩種機型!
目前,印度邊境態勢緊張,不僅不斷曾兵,還緊急購買戰機的做法,怎麼有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於事無補啊!而且有一種虛張聲勢的意思,很像我們小時候打架打輸了,放狠話說,你等著,我回家抄傢伙!印度急購俄製戰機是不是也有嚇唬人的意思啊!明明被打怕了,心虛,但還要硬著頭皮說,你等著,我很快就有裝備了!不怕你!
其實,印度早在2月份就已經計劃向俄羅斯購買戰機,但因為印度議會一直沒透過,所以合同一直沒簽,如今邊境爆發衝突,讓印度壓力倍增,所以緊急通過了購買合同。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購買的這兩款機型並不適合用於山地巡邏,而且和西方型號相比,效能不足而且戰鬥力也有限,專家直呼“買錯了”。
可是,從簽訂合同到交付使用畢竟要經過生產這一環節,這緊急購買的33架俄製戰機很明顯很難趕上現在印度邊境上發生的衝突,應該是沒戲了!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臨時抱佛腳的意義非常有限!也可以說,印度為了掩蓋內心的膽虛,也是為了給印度民眾一個交代,所採取的一種措施而已!你想,真要打起了,只怕貨還沒到,估計仗已經打完了,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