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所有人應該都聽到過氨基酸,氨基酸是含有鹼性氨基(化學式-NH2)和酸性羧基(化學式-COOH)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通稱,它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肽是什麼呢?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氨基酸透過肽鍵共價連線形成的化合物。2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的化合物稱為二肽,3個的稱為三肽,同理類推還有四肽、五肽、六肽等。
一般將由2~10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的化合物稱為寡肽,它們的分子量在180~1000道爾頓之間;將10~50個氨基酸組成的肽稱為多肽,分子量在1000~5000道爾頓之間;將50個以上的氨基酸組成的肽就稱為蛋白質。
在網路上搜索“寡肽-1”,很容易跳出來“寡肽-1又稱EGF”這類字眼,事實上,寡肽-1與EGF並不是一回事。
我們先來說一說EGF。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即表皮生長因子,又名“人寡肽-1”(sh-oligopeptide-1),與“寡肽-1”僅一字之差。EGF是存在於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是由53個氨基組成的活性多肽,分子量為6200道爾頓。雖然“人寡肽-1”的分子量超過了5000道爾頓,但它相比人體其他蛋白質來說分子量算小的,因此還是用了“寡肽”兩字。
1962年美國科學家科恩(S.Cohen)博士首次從動物的內臟和外分泌腺中發現EGF,並於1986年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EGF作為一種有絲分裂原,能夠促進細胞分裂分化、促進表皮創傷癒合。EGF可促進K+、脫氧葡萄糖、α-氨基異丁酸等小分子物質的轉運,增加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分泌,促進RNA、DNA和蛋白質的合成。
由於EGF人寡肽-1能有效地刺激表皮細胞的生長,因此具有修復新生痘印疤痕,撫平毛孔,加速受損面板癒合,減少面板皺紋和增強面板彈性的作用,被稱為“美麗因子”。
目前EGF是從動物組織(如鼠、牛)中提取的,其結構與人體EGF有差別,長期使用後人體可能會產生抗體,且EGF存在可能引起細胞過度增殖,誘發腫瘤細胞生長的可能,因此目前在中國僅被批准在藥品中使用,沒有被允許作為化妝品原料。所以,在化妝品配方中新增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由於EGF大名遠揚,其對肌膚的修復作用是很多消費者夢寐以求的。因此很多商家利用消費者不懂寡肽-1和人寡肽-1的區別,使用寡肽-1作為EGF的馬甲,將EGF的功效移花接木換到了寡肽-1身上。
而真正的寡肽-1其實是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3種氨基酸組成的合成肽,收錄於中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是合法的化妝品原料。
氨基酸有很好的保溼性、滲透性和良好的配伍性,在護膚和護髮方面都有不少應用。在護膚品中,氨基酸通常作為保溼劑使用,一方面能補充面板中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另一方面可以修補受損角質,幫助角質層涵養住更多水分,幫助保溼。寡肽-1作為3種氨基酸組成的合成肽,按理來說應該同樣能起到保溼作用。
由於面板最外層是由10-20層無核角化細胞相互堆疊形成的角質層,因此一般物質很難穿過面板被吸收,分子量越大則越難穿過。通常認為,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有說法是300道爾頓)的化學物較難經皮滲透吸收(關於化妝品的經皮吸收,下回會專門寫文章詳細介紹)。寡肽-1的分子量為340道爾頓,相對是比較容易被面板吸收利用的,作為保溼劑應該是可行的。
但筆者翻閱了很多化妝品原料的書和相關資料,沒有看到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寡肽-1可以用何種方式影響到面板的哪個結構,換句話說,並沒有發現寡肽-1有明顯的修護和營養功能,但保溼功能從理論上看是可以實現的。
但王晗的面膜介紹中宣稱寡肽-1具有“提升自身肌膚修復力”、“祛痘淡印、修護易敏,平衡水油”、“幫助肌膚恢復健康狀態”等功效,這些都是沒有資料和實驗支撐的,宣稱的那些功效似乎更適合用來形容EGF人寡肽-1。
不論王晗是刻意用寡肽-1來當EGF作為噱頭,還是弄錯了寡肽-1的功效,這種宣傳方式實際都屬於虛假宣傳。
有人或許會說,寡肽-1是由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組成的,這些氨基酸都是人體需要的,說不定它們其實真的有神奇的修復功能只是你們不知道呢。就算真是這樣,人體也並不需要透過化妝品和護膚品來補充那些氨基酸。
中學生物課我們學到過,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約有22中。其中有一些氨基酸叫必須氨基酸,是指人體自身合成不了,必須要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總共有8種,分別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半必須氨基酸是指人體雖然能夠合成,但不能滿足需要的氨基酸,包括精氨酸和組氨酸。其他氨基酸則稱為非必須氨基酸,人體可以透過自身合成或從其他氨基酸轉化來得到它們,包括:天冬氨酸、天冬醯胺、穀氨酸、谷氨醯胺、脯氨酸、絲氨酸、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肌氨酸等。
簡單點說,只要我們透過食物補充了我們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須氨基酸,就完全可以保障我們的機體需要,根本不需要透過護膚品來補充。再說,護膚品中氨基酸含量本身就很低,又很難被面板吸收,根本無法產生作用。
或許還有人會說,就算寡肽-1沒有那些修復功效,還有保溼功能嘛,也是很好的護膚原料呀。我想說,有保溼功能的原料太多了,真心沒有必要用那麼貴又效果不明的寡肽-1,除了可以用來混淆視聽假裝EGF外,寡肽-1相較其他保溼劑並沒有特殊優勢。
首先,所有人應該都聽到過氨基酸,氨基酸是含有鹼性氨基(化學式-NH2)和酸性羧基(化學式-COOH)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通稱,它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肽是什麼呢?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氨基酸透過肽鍵共價連線形成的化合物。2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的化合物稱為二肽,3個的稱為三肽,同理類推還有四肽、五肽、六肽等。
一般將由2~10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的化合物稱為寡肽,它們的分子量在180~1000道爾頓之間;將10~50個氨基酸組成的肽稱為多肽,分子量在1000~5000道爾頓之間;將50個以上的氨基酸組成的肽就稱為蛋白質。
在網路上搜索“寡肽-1”,很容易跳出來“寡肽-1又稱EGF”這類字眼,事實上,寡肽-1與EGF並不是一回事。
我們先來說一說EGF。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即表皮生長因子,又名“人寡肽-1”(sh-oligopeptide-1),與“寡肽-1”僅一字之差。EGF是存在於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是由53個氨基組成的活性多肽,分子量為6200道爾頓。雖然“人寡肽-1”的分子量超過了5000道爾頓,但它相比人體其他蛋白質來說分子量算小的,因此還是用了“寡肽”兩字。
1962年美國科學家科恩(S.Cohen)博士首次從動物的內臟和外分泌腺中發現EGF,並於1986年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EGF作為一種有絲分裂原,能夠促進細胞分裂分化、促進表皮創傷癒合。EGF可促進K+、脫氧葡萄糖、α-氨基異丁酸等小分子物質的轉運,增加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分泌,促進RNA、DNA和蛋白質的合成。
由於EGF人寡肽-1能有效地刺激表皮細胞的生長,因此具有修復新生痘印疤痕,撫平毛孔,加速受損面板癒合,減少面板皺紋和增強面板彈性的作用,被稱為“美麗因子”。
目前EGF是從動物組織(如鼠、牛)中提取的,其結構與人體EGF有差別,長期使用後人體可能會產生抗體,且EGF存在可能引起細胞過度增殖,誘發腫瘤細胞生長的可能,因此目前在中國僅被批准在藥品中使用,沒有被允許作為化妝品原料。所以,在化妝品配方中新增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由於EGF大名遠揚,其對肌膚的修復作用是很多消費者夢寐以求的。因此很多商家利用消費者不懂寡肽-1和人寡肽-1的區別,使用寡肽-1作為EGF的馬甲,將EGF的功效移花接木換到了寡肽-1身上。
而真正的寡肽-1其實是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3種氨基酸組成的合成肽,收錄於中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是合法的化妝品原料。
氨基酸有很好的保溼性、滲透性和良好的配伍性,在護膚和護髮方面都有不少應用。在護膚品中,氨基酸通常作為保溼劑使用,一方面能補充面板中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另一方面可以修補受損角質,幫助角質層涵養住更多水分,幫助保溼。寡肽-1作為3種氨基酸組成的合成肽,按理來說應該同樣能起到保溼作用。
由於面板最外層是由10-20層無核角化細胞相互堆疊形成的角質層,因此一般物質很難穿過面板被吸收,分子量越大則越難穿過。通常認為,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有說法是300道爾頓)的化學物較難經皮滲透吸收(關於化妝品的經皮吸收,下回會專門寫文章詳細介紹)。寡肽-1的分子量為340道爾頓,相對是比較容易被面板吸收利用的,作為保溼劑應該是可行的。
但筆者翻閱了很多化妝品原料的書和相關資料,沒有看到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寡肽-1可以用何種方式影響到面板的哪個結構,換句話說,並沒有發現寡肽-1有明顯的修護和營養功能,但保溼功能從理論上看是可以實現的。
但王晗的面膜介紹中宣稱寡肽-1具有“提升自身肌膚修復力”、“祛痘淡印、修護易敏,平衡水油”、“幫助肌膚恢復健康狀態”等功效,這些都是沒有資料和實驗支撐的,宣稱的那些功效似乎更適合用來形容EGF人寡肽-1。
不論王晗是刻意用寡肽-1來當EGF作為噱頭,還是弄錯了寡肽-1的功效,這種宣傳方式實際都屬於虛假宣傳。
有人或許會說,寡肽-1是由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組成的,這些氨基酸都是人體需要的,說不定它們其實真的有神奇的修復功能只是你們不知道呢。就算真是這樣,人體也並不需要透過化妝品和護膚品來補充那些氨基酸。
中學生物課我們學到過,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約有22中。其中有一些氨基酸叫必須氨基酸,是指人體自身合成不了,必須要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總共有8種,分別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半必須氨基酸是指人體雖然能夠合成,但不能滿足需要的氨基酸,包括精氨酸和組氨酸。其他氨基酸則稱為非必須氨基酸,人體可以透過自身合成或從其他氨基酸轉化來得到它們,包括:天冬氨酸、天冬醯胺、穀氨酸、谷氨醯胺、脯氨酸、絲氨酸、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肌氨酸等。
簡單點說,只要我們透過食物補充了我們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須氨基酸,就完全可以保障我們的機體需要,根本不需要透過護膚品來補充。再說,護膚品中氨基酸含量本身就很低,又很難被面板吸收,根本無法產生作用。
或許還有人會說,就算寡肽-1沒有那些修復功效,還有保溼功能嘛,也是很好的護膚原料呀。我想說,有保溼功能的原料太多了,真心沒有必要用那麼貴又效果不明的寡肽-1,除了可以用來混淆視聽假裝EGF外,寡肽-1相較其他保溼劑並沒有特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