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亓官仁

    印度與俄羅斯的軍火交易可以追朔到前蘇聯時期,美蘇爭霸年代,印度還入不了西方國家的法眼,好東西有錢也買不到。印度當時使用的只有少部分英制武器,剩下的都是蘇式裝備。

    蘇聯解體後,戰略平衡已被打破,西方的防範心態開始鬆動,印度得到了許多西方先進的武器。開啟了萬國牌武器強軍的模式,戰機坦克火炮什麼都進口。但用慣了蘇式武器的印軍還是喜歡俄羅斯製造的武器裝備。印度是不結盟國家,原則上講印度即不是美國的盟友,也不是俄羅斯的同志。西方和俄羅斯的先進武器每年都要大批買進,無論是西方還是俄羅斯都是賣家。真正的待宰冤大頭只有一個,那就是印度。國際舞臺上美國和俄羅斯的確是相互的敵人,但武器出口卻是競爭的商業買賣,美國要做的只是推銷自己的產品,至於印度買誰的,雙方都不會介意,為了下次的訂單再努力,和氣生財美華人也毫無異議。

  • 2 # 塘坳美如畫

    謝邀,夢是美好的,但買來的大國夢恐怕誰都沒有印度那麼強烈,放眼印度,家門口印度洋日夜穿梳南來北往的航母和各色各樣的戰艦潛艇大多都是別國的,自己的領空飛行的戰機大部份是節約軍費預算購來的,陸軍各兵種的軍事裝備可以說是萬國造,軍工產業嚴重滯後是印度國防的短板,海陸空各兵種需求的塊口之大,買,買,買,不知樂壞了多少美俄歐軍火商,巴結印度各大國使出渾身解數,至於制裁嗎都是停留在嘴巴上的慣用外交語言,大家別放在心上,聽聽罷了,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 3 # 詠慶他爹

    制裁?不想進入印度軍購市場就請便。

    話說印度,除了人口數量比美國多以外。還有啥能與美國攀比?正因為印度的工業基礎差,導致其現代化軍事裝備跟不上。印度人又喜歡玩“智力遊戲”,其軍事裝備跟不上肯定會產生外購需求。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一定規模的市場。

    話說美國,其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生產力已實現現代化。其產品對內需求絕對過剩,只有對外傾銷。

    基於印度現在的狀態,絕對是傾銷的物件。雖說美國現在生產軍事武器先進,但其價格也很高,俄羅斯的武器雖說有點粗糙,其效能還是說得過去,其價格遠比美國武器便利。印度還是中立國,他們對武器還是要從價效比著慮。作為生意人的特朗普,他不會不知道印度需求和考慮。就拿對伊朗進口石油國家被豁免名單中,就有印度的一個名額。

    猶太人曾說過:顧客是上帝。如果印度軍工產業不能滿足軍隊的需求,美國就不敢得罪印度。這是他們兩個國家外交基石。

  • 4 # 高峰軍事觀察

    在美俄博弈的大環境下,老美已經啟動了《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任何第三國敢購買俄羅斯製造的武器裝備,將會面臨美國嚴酷的制裁。

    但是,土耳其至今仍堅持其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的決定。美歐觀察家認為,土耳其不但破壞了美國的制裁令,而且還給其他國家樹立一個反面的榜樣。安卡拉堅持引入S400導彈作還嚴重破壞了北約體系的戰略安全。

    實際上美國的制裁令既然阻止不了自己的北約盟友,那麼也更不用想阻止其他與俄羅斯在裝備領域聯絡密切的區域大國。印度購買價值50億美元S400導彈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但這還不夠令美國憤怒。剛剛,俄羅斯又斬獲了印度陸軍的15億美元“針式”肩攜式防空導彈合同。

    雖然美國鬆口向印度洋的新戰略伙伴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但很明顯無法阻止俄印之間的傳統軍售合作關係。而且印度相信,僅靠美國是無法保障其國防建設需求的。

    德國《世界報》(Die Welt)20日的報道稱,俄羅斯製造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已成為全球武器市場上的“爆款”產品。這其中除了S400導彈優於美歐同型產品的技術性指標以外,還有神秘的國際政治色彩因素影響。美國的軍售打壓政策反而激起了更多國家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這個時候,技術性能對買家而言反而成了次要因素。S400系統成為了許多國家與美國對話的王牌,幫助他們捍衛自己的戰略獨~立性。《世界報》最後寫道:“能夠把自己定位為主權國家而不受華盛頓的脅迫,僅這麼一個理由就足以令人有興趣購買S-400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和蘇聯的強大是因為一個獲得了德國的科學家,一個獲得了德國的圖紙,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