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看秋風999

    兩個看點:一,領導力是綜合國力,不是軍事實力;二,德國是二戰戰敗國,憲法規定德國只能擁有“防禦性”國防力量。

    按照軍事實力,德國憲法規定其國防屬於“防禦性” 和日本戰後地位類似。所以,用軍事實力和英法相比毫無意義。

    論綜合國力,德國面積為357,021平方公里;人口約為8200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成員國。按名義GDP計算,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是第五大經濟體。

    德國既是世界第三大商品出口國,也是商品進口國。德國生活水平非常高,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制度完善、免費大學教育。

    下面看“防禦性“的德國軍隊:

    德國國防軍:由陸軍和特種部隊KSK,海軍,空軍,聯合醫療服務和聯合支助服務等分支機構組成。

    按絕對數字計算,德國的軍費開支在世界上排名第九。2015年,軍事開支是€329億,佔該國GDP的1.2%,遠低於2%的北約目標。

    截至2017年,德國聯邦國防軍約17.8萬人,其中約9000名志願者和。預備役人員參加軍事訓練, 也參加境外的演習和部署。

    德國大約有19,000名女性在服現役。根據SIPRI的資料,德國在2012-2016年間是世界第五大武器出口國。

    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的一項裁決之後,“防禦”一詞被定義為不僅包括對德國邊境的保護,而且還包括危機反應和衝突預防,或者更廣泛地說是保衛德國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安全。

    截至2017年,德國軍隊在國外駐紮了約3600名士兵,作為國際維和部隊的一部分,980名在北約領導的阿富汗行動,800名在科索沃。

    18歲的男性強制服兵役,義務兵服役六個月;拒服兵役者可以選擇同等長度的社群服務,或者六年的志願服務,如消防隊或紅十字會。

    這些數字,當然不能與英法兩國國防軍相比。但是作為歐盟的領頭羊,靠的是經濟實力,而非武裝部隊。

  • 2 # 澹奕

    謝謝邀請,一個武將如果不帶兵打仗,那麼再厲害也毫無用武之地。綜合國力指的是經濟、文化、生活水平、科技實力、軍事等綜合力量的考量,並非單純的某一方面。如今是和平時代,德國的軍事實力雖然比不上英國與法國,但是經濟、科技等樣樣都傲視群雄,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歐盟”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與經濟的聯盟,在這個聯盟中想要掌握主導權,靠的不能是軍事實力。歐盟三大主導——德國、英國與法國,並不能說德國擁有歐盟絕對的主導地位,英國與法國畢竟實力不弱,三國之間對於歐盟主導權的爭鬥從來都沒停止過。

    德國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中國與日本的第四大經濟體,位居歐盟第一。德國的經濟實力強悍到什麼地步呢?歐盟28國經濟總量,德國獨佔五分之一以上。“德國製造”在世界上就是質量與品質的象徵。強悍的經濟實力也讓德國擁有了巨大影響力。

    英國與法國也是世界主要的經濟體,而更重要的是,英國與法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獨立的核力量,更重要的是雙方都是二戰的戰勝國(法國有點搞笑)相對於德國來說有更多的優勢資源。

    為了與德國爭奪歐盟主導權,英國與法國也是想盡了辦法。法國的主要做法就是希望借歐元區的優勢地位打壓英國,借德國欠缺的軍事力量,以利比亞等為契機擴大歐洲影響力。而爭不到主導權,也是英國退出歐盟的最主要原因。

  • 3 # 邱震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介紹一下歐洲對國家實力強大的標準和定義。

    所謂軍事強則國力強,這對歐洲來說早已是過時的概念,或至少是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夜葉的事情。自20世紀下半葉以後,尤其是歐洲統一程序推進以來,幾乎所有的歐盟國家在世界上都是政治和軍事二流國家,但是這些絲毫不成為其中的一些國家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因此,在今天的歐洲,如果你以軍事實力來衡量國家實力,那麼一定會被許多人笑掉大牙。如上所述,今天的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是政治和軍事上的二流國家,但是它們換來的卻是永恆的和平、法治和均富。

    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們就可以回答上面這個問題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德國雖然不是軍事強國,但卻能成為歐盟的領導者;或者說,法國、英國的軍事實力雖然超過德國,但卻並沒有成為歐盟的領導者。

    這個問題的第二部分,涉及到為什麼德國能夠成為歐盟的領導者。這實際上還是迴歸到剛才所說的基本問題,那就是:國家實力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從歐盟的情況來看,顯然既非軍事實力也非政治實力,而真正能夠說話的則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在這方面,毫無疑問,二戰之後,德國一步步成為歐洲內部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遠遠超越法國和英國。記得20多年前我們在歐洲留學的時候,留學生們曾經流傳著一句話:”在德國吃肉,在法國啃肉骨頭,在英國喝肉骨頭湯”,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德法英三國的經濟實力差異。

    當然,德國之所以成為歐盟領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其中包括德國在推進歐洲統一方面不遺餘力的努力,德國對歷史問題的清醒認知並由此獲得了歐洲國家的接受和認同等等。

    但是,政治和軍事實力都是二流的德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歐盟的實際領導者,這恰恰折射了歐洲國家在”到底什麼是世界一流大國?”問題上與其他很多大國不同的理解和定義。這至少對於我們拓展視野,瞭解這個世界還存在一些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標準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同時,必須指出的是,最近一年多,當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在歐盟內部的領袖國方面,似乎在法德兩國之間正出現非常微妙的位置互換,那就是: 一個年輕、充滿活力、雄心勃勃的法國正出現在歐盟乃至世界舞臺上,而德國則由於各種內部事務卻顯得暮氣沉沉,似乎正在逐漸喪失在歐盟內部的領導者地位。當然,這一趨勢才剛剛開始,其未來走向究竟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 4 # 象眼觀天下

    很簡單啊,因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聯盟,而非一個軍事聯盟,所以歐盟中政治和經濟因素佔據主導,軍事因素並不是主要因素。

    英國在歐盟中歷來都屬於半推半就那種角色,這和英國的島國位置,以及歷史上“光榮孤立”的政策有關,很多時候英國覺得歐盟就是一種負擔,並不符合英國的利益——現在乾脆公投脫歐了,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歐盟的領導者?

    法國和德國是歐盟的兩大軸心,但是法國的經濟一直不如德國,GDP排名法國居於德國之後,貿易總量上德國排在世界前列,屬於和中國、美國、日本同一檔次的國家,而法國則無法進入一流貿易大國的行列。

    世界各國GDP排名中,德國排名第四,法國第六。

    這個是世界貿易的情況(最新的圖找不到,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了),中國、美國、德國、日本是一流貿易大國。

    因為德國經濟形勢好,對外貿易多,在歐盟體系內,可以對整個歐盟國家進行無關稅的傾銷,所以德國非常樂意維持歐盟體系,從而成為歐盟最主要的領導者,但是法國在其中得利並不如德國,所以維持歐盟的力度就沒有德國那麼大。相應的,很多歐盟國家覺得自己在歐盟裡面其實是被剝削的,比如義大利、希臘等,所以他們現在有政治力量提出學習英國脫歐,這些國家也是沒有什麼領導意願和能力的。

    因此,現在歐盟中也就德國和法國衷心希望維持歐盟,德國更願意負擔起責任來。

    至於軍事力量,歐盟主要國家基本都是北約成員,北約主要依靠美國,所以歐盟的軍事力量並不強大,歐盟各國也不太願意在軍事上花費太大力量,所以軍事上並不是歐盟的主要關注物件。

  • 5 # 極度駭客

    一、歐盟共同體的本質缺陷,不以軍事力量強弱排名次。歐盟本身就是一個側重於政治和經濟的聯盟體,而政治和經濟的統一還必須符合在共同的認可和價值標準。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和北約組織的成立,成功綁架了歐洲的政治和軍事防衛,使得歐盟基本上只能在經濟領域論高低。而德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務實做法,得到了歐洲國家的認可,透過歐盟平臺,德國經濟發展迅猛,一躍超過英法,成為歐盟的老大和領導者。雖然英法身居五常優勢,但是以經濟支撐的國際影響力,還是德國佔了上風,這也是英法不服德國的因素之一。

    二、德國在冷戰時期夾縫中求生存策略,使經濟發展迅速崛起。二戰結束後,新的國際秩序得以建立,但美蘇冷戰的開始,讓身處抗蘇前沿的戰敗國德國如墜冰窖,為能在美蘇對抗的夾縫中得以生存,冒險與蘇聯建立貿易往來,沒想到陰差陽錯取得了不錯成效,還加強了雙方的友好與合作。前蘇聯解體後,德國依然與俄羅斯保持著這層關係,並且巧妙利用俄羅斯被制裁,繼續融入歐洲發展經濟的需求,與俄羅斯擴大貿易合作,俄羅斯的巨大市場潛能和資源優勢,讓德國經濟在近十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德國經濟總量達到歐盟總數的五分之一,成為歐盟真正的領頭羊。

    三、德國戰敗國的短板,在歐盟中有老大之實無老大之勢。由於德國戰敗國的短板效應,歐盟防衛體系又被美國把持,就連德國境內都有美軍駐紮,德國受美國的實際鉗制很大,在國際地位和地區事務影響力上,缺乏大國威勢。普京曾說過一句話:沒有很多國家真有自己的主權——特別是德國!雖然德國、日本、義大利經濟發展讓人驚奇,但是戰敗國的身份限制國際地位和國際政治,並且英法還有一身五常特色的特權標誌,在歐盟的很多事務姿態上,德國不得不被歐盟主流輿論裹挾,不然的話,不被針對也會被邊緣,畢竟歐盟認可的是共同認同,不是多數,也不是獨裁!

    可以說,德國為了得到歐洲的認同和維繫歐盟領導者的地位,做出了很大的妥協和讓步,但是歐盟內部的爭端和矛盾,並不能真正推動歐洲一體化的腳步。看不到領導者地位希望的英國脫歐了,年輕的法國領導人正信誓旦旦、咄咄逼人,歐盟的渙散、北約組織的制約,德國形式上的歐盟領導者還能堅持多久!

  • 6 # 七師弟
    德國的戰敗國文化

    德國的戰敗國地位決定了在德國憲法之中規定,其國防只能有防禦性力量,這種歷史包袱,對於現代的德國來說,無疑是沉重的,同樣感受到了沉重的,還有日本,但是日本和德國在對待歷史包袱的態度卻是明顯不同,日本以抵賴和不承認等方式,在屠殺平民和慰安婦等等反人類戰爭罪行方面試圖洗白,而德國則是儘可能的放低姿態以求獲得原諒和贖罪,只能說,德國的收益是更好的。

    但是包袱畢竟是包袱,二戰後的兩德分裂以及戰敗文化導致了德國發展的遲滯,但是即使再不瞭解德國文化的諸位,透過德國足球隊的日耳曼民族精神,可以瞭解德華人的民族心態,作為在歷史上和歐洲都有過諸多輝煌的日耳曼人,依舊有著重振國家的雄心,雖然在軍事力量上有著難以擺脫的緊箍咒,但是德華人將自尊的崛起放在了工業和社會建設之上,以至於德國有了今天的地位。

    軍事已不可能與英法比較

    我們討論歐洲軍事實力的時候,已經不用將德國與英法比較了,因為是從人數到武器能力都無法同日而語。首先,英法是有核的安理會五常,其次,英法都擁有自主的核潛艇和第五代戰鬥機技術,更不用說在國際之中規定的英法兩國擁有的陸海空軍事力量,德國能夠打仗的全副武裝的部隊,大概只在一個軍左右,如果陸海空全部算上,那麼三軍一線能力只有兩個軍的戰鬥機,其餘的國防構建和軍事規劃,目前都被美國代管了。目前德國不可小視的,是其開發第五代戰鬥機的雄心,以及其繼承二戰工業基礎之後的軍工生產能力,德國坦克和槍械製造,仍是世界頂尖水平。

    而德國則主要負責維持歐盟歐元區的穩定提供資金和各種能力支援,歐洲央行,就設在法蘭克福。

  • 7 # 希爾維

    一言以蔽之,德國有錢!

    英國已經脫歐,就不再考慮英國,單提德法。沒錯,由於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只具備防禦性力量,軍事實力上較為遜色,加之防務投入只佔GDP1.2%,也不及法國,整體軍事實力較弱,但是不同於法國,德國經濟在歐債危機後很快恢復過來,在歐盟內常年一枝獨秀,而法國則是在近一兩年才初見覆蘇跡象。

    而同時歐洲的安全防務很大部分是由北約而非歐盟承擔,歐盟國家軍事力量強弱本就對其在歐盟內的話語權起不到很大的影響作用,歐盟更大程度上是政治及經濟聯盟,但由於成員國間對讓渡國家主權顧慮較深,可以說經濟一體化是連線歐盟的最主要因素,在這個層面上,有錢的國家自然有更大的發言權,因為在歐債危機爆發後,希臘等南歐國家需要的畢竟是德國點頭救助而非法國。

    事實上,多年來歐盟已經形成了“法國提倡議,德國來買單”的格局,無論前者洋洋灑灑、長篇大論時有多麼地神氣,沒有德國付賬單,也不過是一紙空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中林沖和武松性格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