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曾國藩的科舉之路,說明他絕非頭腦靈光的天才,光是考秀才這關,曾國藩考了7次,23歲時才考上。

    在前6次的考試中,曾國藩基本上就是死記硬背,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於是在第七次之前,他去了嶽麓書院,在那裡的老師指導下,茅塞頓開,加上死記硬背也打下了基礎,所以在第7次終於考上了秀才。

    然後就是鄉試,也就是考舉人,好在是頭腦通了,曾國藩一次就考過了,不然舉人在考個六七次,那曾大人也不用出來了,因為鄉試三年才能考一次。

    鄉試考過了,曾國藩就在第二年進京,參加會試,這下考舉人的好運氣似乎用完了,第一年會試沒考上。

    但是皇恩浩蕩啊,在曾國藩落榜的第二年,皇家增加了一次會試,本稱為恩科,曾國藩再次考了一次,可惜又沒考中

    於是又過了兩年,曾國藩三進宮,終於考過了會試,成了貢士。

    所以那些復讀的同學,要以曾國藩為榜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會試完就該殿試了,這個殿試就比較厲害了,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就是殿試的前三名,被稱為一甲,僅此三人。

    那曾國藩是狀元、榜眼還是探花呢?對不起,哪個都不是,曾國藩直接考了個三甲第四十二名。

    雖然說透過殿試的考生都叫進士,但是這個進士的含金量還是要細說一下的,一甲叫做進士及第,二甲叫進士出身,三甲呢,便是同進士。

    雖然以27歲年紀就考上了進士,這在當時進士的平均考中年齡37歲相比,算是非常年輕的了,但是“同進士”的稱呼卻縈繞了曾國藩一生。

    記得後來曾國藩娶了一房小妾,當時的小妾有個稱呼叫:如夫人,然後有個曾國藩的幕僚就比較二,有次喝酒的時候出了個上聯:如夫人,結果另一個才思如尿崩,隨口就對了個:同進士。

    別說,對仗很工整,但曾國藩剛好路過,一下子就大發雷霆,真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 2 # 小陳天天有故事

    不努力光聰明這輩子都別指望考上進士,不聰明光努力可以考個舉人!應該說曾國藩天資一般也就是常人水平,加上努力才考中!現今也是,普通人佔大多數,真正聰明的也就幾個,很多的是學習方法與效率,,大腦都一樣

  • 3 # 92看臉剎

    曾國藩和一個小偷的故事。

    一個夜晚,小偷潛入曾府想要偷竊,曾府裡的人都睡了,只有曾國藩書房裡的燈還亮著,小偷就偷偷的趴在房樑上,想等曾國藩睡著了去行竊。小偷等呀等呀,數小時過去了,曾國藩還在背誦同一篇文章,而且還是沒有背誦下來,小偷在樑上捅他念都已經會背誦了。小偷生氣了,怒不可遏,對曾國藩說到:“這麼久了,你一篇文章都背不下來,我要是你,就不背了。”曾國藩回道:“所以你只能是小偷,而我就不一樣了”。

    聽完這個故事,你們瞭解曾國藩的天賦和努力了嗎。

  • 4 # 記者李滿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國藩雖曾靠科舉入仕,但他卻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學霸,換言之,在學習上,他從來不是一個有天賦的人。

    24歲這年,曾國藩中了舉人。28歲這年,曾國藩又在殿試複試中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賜同進士出身。這樣的成績,不可不謂之“戰績驕人”!

    古往今來,寒窗苦讀後能達到如此程度者,要麼是天賦異稟,要麼是極其發奮且運氣過人者。然而,曾國藩卻並不在此兩類中。

    曾國藩能高中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他的成功絕非單純靠努力。要知道,同時代裡,如他一般努力的學子比比皆是,君不見:在清代,七八十歲還未考中秀才者多如牛毛。

    實際上,曾國藩能在科舉上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關鍵在於:他有一個非比尋常的父親。換言之,早年的曾國藩多少也是個“拼爹”的。

    世人只知:古有為了兒子成才而三遷的孟母,卻鮮有人知道,曾國藩成才背後也有一個堪稱偉大的父親。

    曾國藩父親名叫曾麟書,他的特點只有一個:對科舉狂熱。狂熱到何種程度呢?他自打生下了開始便一直在為科舉讀書並不停地參加科考,但因他天生不是讀書的料,直到43歲這年,他才在自己參加的第17次鄉試中,考中了秀才。

    曾麟書比之於我曾經採訪過的:曾14次參加高考的“高考王子”曹湘凡,真真有過之而無不及啊!高考王子曹湘凡

    相比之下,曾麟書比曹湘凡可執著多了。他不僅自己考科舉,還鼓動他的五個兒子一同參加科舉。前文講到,曾麟書在43歲這年才考中秀才,注意,此時,他的兒子曾國藩也已經22歲了,也就是說:父子倆在同一考場角逐。

    根據曾國藩自己的回憶,他自小便是跟隨自己父親曾麟書讀書的,在父親的嚴格督導下,曾國藩九歲就讀完了四書五經,開始學做八股文章了。道光六年春,曾國藩參加長沙府童子試,得了第七名。

    有意思的是:十四歲起曾國藩還跟父親一起去參加院試考秀才。

    父子是同學,這樣的事情即便放在古代也並不多見,但這事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曾國藩和父親曾麟書身上,這便是家裡有個科考狂熱者老爸的結果。

    說來,這曾國藩還真得多虧有個這樣的老爸。

    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由他的同行者決定。在曾國藩的科舉路上,父親無疑是對他影響最深的人。

    不用多言便可知,打小,曾國藩便不可避免地被父親灌輸了種種“讀書考取功名”的思想。

    當這種思想被一次次地言傳身教時,其力量自是無窮無盡。

    曾國藩曾在回憶父親時說:

    “國藩愚陋,自八歲侍府君於家塾,晨夕講授,指畫耳提,不達則再教之,己而三覆之。或攜諸路途,呼諸枕畔,重溫昨日所惑者,必通徹乃可”。

    這話翻譯成白話文便是:我(曾國藩)從八歲開始便在我爸開的學堂“利見齋”裡上課了,他每天早晚講解功課,有不懂的久反覆教授.......

    從這點文字可以看出,曾麟書對曾國藩寄予了厚望,以至於即便是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父親也會不厭其煩地讓他回憶近日所學,以求他能夠通透明瞭。

    可以說,這個實際上最厲害的家教便是如此了,這是全身心、全方位的陪讀啊!此等待遇,除了曾國藩,有幾個人曾有如此福德得到。

    曾麟書除了自己悉心教導兒子外,還不忘為兒子曾國藩聘請名師輔導。在曾麟書的用心培養下,終於,在父親考中秀才一年後,六次考秀才失敗的曾國藩也成功考中秀才了。

    曾國藩早不中秀才,晚不中秀才,偏偏在父親中秀才後迅速中了,這其中若沒有父親的影響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可以說,如果沒有一個連續17次考秀才失敗仍堅持並考中的父親,連續六次考秀才均失敗的曾國藩能否堅持下去都將是個問題了。如此,哪還會有後來被賜同進士出身的曾國藩呢?!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人,多數時候並不由自己決定,而是由與他同行的人決定的。

    曾國藩何其幸運:在科舉之路上竟能得到父親這樣一位堅持不懈的同行者!另一個層面上來講,曾麟書也是幸運的,他一邊考試一邊把親子關係解決了,順帶把教育也做好了!一不小心,他的科舉狂熱雖未曾讓他自己考取功名,卻培養了幾個兒子,他的整個家族終也如他所願:終因科舉而光宗耀祖了。

    根據統計:僅曾麟書五代子孫,自清道光十二年至光緒末年,就出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餘人。

    其子曾國藩、曾國荃均擢總督,因子貴,以知名鄉紳活躍於湖南城鄉。卒後誥封中憲大夫、榮祿大夫、光祿大夫,誥贈建威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威毅侯、一等威毅伯。

    這樣的結果,不正是曾麟書曾經的理想嗎?!可見,理想,總是可以有的,因為只要努力並堅持,它真的會成真!曾國藩曾就讀的嶽麓書院

    從歷史回到現實:看向今天的中國教育,如果做父母的,也能如曾國藩父親一樣對自己的子女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和影響下一代,教育是否會變得容易很多呢?!有位教育家曾說:想讓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去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給子女看!這話,曾國藩父親曾麟書用一生做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枸杞每天當茶泡水喝好嗎?效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