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樂乎

    緹縈救父呀。

    它是說西漢的時候 ,有個地方官叫淳于意的被人告發受賄,所以用囚車押著,一路押送到長安去受刑。淳于意最小的女兒叫緹縈,一路跟著淳于意的囚車去長安,給上面上書述說父親事情,因為不願意看見父親受刑,她自願官府裡面做女僕,以此來贖父親的罪過,讓他能夠改過自新。皇帝聽了她的上書後非常感動,於是就廢除了當時很殘酷的肉刑。

    淳于意後來棄官行醫,救死扶傷,深受民間尊敬。由於淳于意精於醫術,替人醫病,治癒了很多病人。

  • 2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我本來想拿《二十四孝》裡的故事講一講的,結果在魯迅先生《朝花夕拾》的影響下自己再一翻原著,發現裡面的故事大多數實在是太噁心了。

    比如郭巨埋兒,把自己的家財散給弟弟,然後自己養老媽,結果為了奉養母親居然要活埋自己的兒子!考慮到漢朝做官是要選孝子的,所以這位漢朝的郭巨,到底是真的孝順還是要賣為入仕作秀,就很值得玩味了。

    還有老萊娛親,一個七十餘歲的老翁奉養年歲更大的父母,摔了一跤結果順勢趴倒在地上學嬰兒啼哭。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孝義在裡面,我只看到了一個老而不死是為賊的老頭子,一把歲數還在賣萌!

    再說懷橘遺親,江東名士陸績小的時候去袁術那裡做客,回來揣著倆橘子,這孩子說帶橘子是回家給老孃的,袁術嘖嘖稱奇,把他給放了。我只能說,這是一個貪嘴的熊孩子碰到大兵們急中生智的表現,至於孝道,因為老孃愛吃橘子就從人家往回順,不說偷吧,這麼做光彩嗎?你給袁術說你媽愛吃他能不給嗎?

    所以,這些古代的孝子賢孫,到底有多少真實,到底有多感人,我是沒看出來,寫出來給大家共欣賞吧!

  • 3 # 慕良論史

    最有名的要數二十四孝了吧,傳頌上千年,不過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二十四孝中很多故事現在人聽了會覺得毛骨悚然,魯迅先生說“吃人的禮教”可能就是說的這些。

    著名的有埋兒奉母,講的是漢代郭巨的故事。郭巨是個孝子,捨不得讓母親受一點委屈。有一年鬧饑荒,郭巨的母親因為心疼年僅3歲的孫子,所以經常將自己的口糧省出來一點給孫子吃。郭巨知道後說:我本來就沒本事讓母親過上好日子,現在還要讓自己的兒子分母親的口糧,天下有這個道理嗎?於是決定把兒子活埋!好在老天爺知道了,送給郭巨一塊黃金,郭巨才作罷!真是,這種故事被當成美談傳了兩千多年,期間不知道多少人效仿,多少嬰兒受難啊!

    再比如臥冰求鯉,魯迅先生看到這個故事說:我不知道做孝子這麼難呢,像什麼子路負米,只要有錢人請我吃飯,我偷偷拿點給母親那就穩穩做了孝子了。可這臥冰求鯉就有性命之虞,當然也只有舍了性命才能感動神明!諷刺之意溢於言表!

  • 4 # 山野論史

    故事聽過不少,但都距自身較遠,沒有多大感觸,還是身邊能夠尋根問底的更能觸動心底,我是歷史愛好者,特別是地方史,投入過大量精力,對一些本地的古代事蹟有一定了解,這些事情即可見於史料記載,又有家鄉傳頌,感覺更近,更現實。

    韓坤業,韓氏是本地望族,原居灤縣九百戶,萬曆初遷至榛子鎮。韓坤業的爺爺在萬曆年間做過御使大夫。明崇禎庚午之變,後金部隊從遵化入境,圍困北京城,後大軍向東殺向永平府,在榛子鎮遇到當地軍民抵抗。韓氏一家是本地鉅富,在灤州各地都有產業,後金兵到榛子鎮,韓式一族自發組織反抗,但終因寡不敵眾,榛子鎮城被攻破,韓氏家族有記載的九個人死於這場戰役,其中就有韓坤業的父親韓源潔和伯父韓源洞,當時韓坤業的母親在城頭扶屍大哭,打算以死殉夫,但因為當時韓坤業還小,腹中又有遺腹子,被人勸住。王氏苦志守節,帶著兩個兒子游泮鄉里。王氏死後,韓坤業廬墓三年,每天用手捧土添墳,後來其母墳頭成為當地最大。

    韓坤業祖父捐助修建白公堤石幢

    任足兒尋父,這個是發生在我們本地的一件真實事件,發生在清朝中期。在唐山市灤縣榛子鎮葛莊村,一戶任姓貧困家庭,因貧困無生計,家裡的男人闖關東,孩子還在襁褓之中。

    男主人走後,剩下孤兒寡母,只能靠母親到榛子鎮朱姓大戶人家行佣。孩子慢慢長大,一直打聽父親的下落,母親怕孩子動尋父的想法,故意隱瞞父親的一切資訊,但是仍然沒有能阻止孩子尋父的決心,13歲那年,孩子偷跑出去,獨自一人沿路乞討就奔了關外。

    孩子叫任足兒,在對父親的一切情況都不瞭解的情況下,身無分文,毅然千里尋父,一路上全冰乞討度日。走到黑楊鎮遇大雨,他到一座破磚窯裡躲雨,和破窯裡躲雨的幾個人打聽父親的下落,大家覺得很像他們認識中的一個人,晚上任足兒的父親回來,打擊七嘴八舌的讓他認下,但是任足兒因不能準確說出父親的情況,其父產生懷疑,再加上自己在外邊沒有混好,不願意認下兒子。眾人勸任足兒回家找母親,和母親一起來認父。

    任足兒回到家中,將事情告訴母親,但是因為沒有路費,無法成行,僱主朱垣老員外是榛子鎮大戶,朱家從明永樂二年遷到榛子鎮落戶,家中數代有人考中科舉,又善於經營,成為本地大族,一直以樂善好施聞名。曾在災荒之年出糧賑災,全活萬人。朱垣是朱家第十四代,州庠生。聽說任足兒尋父的事情,深受感動,出錢為母子兩給做盤纏,最後任足兒和母親一起去了東北,找到父親,一家三口團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見的十種養肺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