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交大黎荔

    《天龍八部》可以看做是一部佛學小說。

    《天龍八部》這個書名本身就是出自佛教經典。

    據佛教典籍記述:天龍八部是八類“非人”(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神道怪物: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八部裡面“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天眾”就是生活在各層天(佛教宇宙觀中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三界中欲界有六重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中有十八天:梵輔天,大梵天,梵眾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光天,徧淨天,無量淨天,無想天,少淨天,廣果天,福生天,無雲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無色界中有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共二十八天,非想非非想天是三界的最高天,故又稱有頂天)的眾生,包括天王和天人。

    金庸先生用“天龍八部”這個佛教名詞當做書名當然是有所指的。

    天龍八部這個書名應該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有“世間眾生”,象徵大千世界裡的芸芸眾生。一個是對書中人物的隱喻。天龍八部中八種神道精怪各有特點和神通,雖然是超脫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如同塵世的歡喜悲苦。

    《天龍八部》一書是以北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透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政權之間的民族矛盾與武林恩怨,從佛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以佛教中非人之天龍八部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實則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

  • 2 # A小野

    小說主旨出,大意是人生來有情,既然有情,人就必然要受感情的折磨,現實並不總像小說中那麼完美,人總要遇到感情,這一挑戰總有一天會降臨於你,你必將經受一番磨難。總的來說就是造化弄人吧.也是《天龍八部》這本書的全書主旨,在這本書中所出現人物無不為自身的貪嗔痴愛所困,造就了一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婆娑世界。

  • 3 # 劉寧亞

    《天龍八部》概括起來就是“人人有冤”。進一步解釋為無人不冤。

    同時,它有很明顯的佛教思想,用佛經命名,用佛經解釋,用佛說事,用佛講故事,影射人生。

    如果說僅僅寫到“冤孽”這個層面,僅僅是揭露世界的冤孽,說明無人不冤,但《天龍八部》不是僅僅體現表面現象,而是向人心發展,是史詩級別作品,是武俠鉅作,是“昇華”了整個作品。

    所以,《天龍八部》也是一個人與非人混雜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冤孽”的世界,是一個慾望過度的世界。人的慾望太多,野心太大,會造成“非人世界”。這個是天龍八部要揭示主題的一個主題。

  • 4 # 願作信而不美之人

    天龍八部仍自佛經。用以區別各種鬼神。在小說用以表示各人有各人先天環境,機遇及收穫。一切均為緣。要學會隨遇而安。

  • 5 # 洛白亦

    天龍八部蘊含著深深地佛家思想,表達了極其強烈的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在前期的作品中,作者還會稍微存在些種族上的偏見,這本無可厚非,因為人總是站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的國家看待問題,對問題的看法是很難全面看待的,但在《天龍八部》上卻完全拋卻了這種偏見,如在第二十七章蕭峰(又名喬峰)碰見遼兵打草谷那段,遼兵、宋民互相輕視,讓蕭峰迴想起了自己先是抗遼大英雄,後來因為自己契丹身世引發的種種誤解和輕視,然後自己當上遼國南院大王的種種經歷,引發了蕭峰深深的思考“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謎,我直至今日,還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這些人說一樣的話(輕視遼國,痛罵遼國),吃一樣的飯,又有什麼分別?為什麼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卻要強分為契丹、大宋?女真、高麗?你到我境內打草谷,我到你境內殺人放火?你罵我遼狗?我罵你宋豬?”對於遼宋征戰來說,在宋國軍民看來可能是遼國侵略宋國,遼國軍民都十惡不赦,人人得而誅之,殊不知在遼國軍民看來亦是如此,可能宋國軍隊讓他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蕭峰在不知道自己契丹身份時也覺得契丹人人十惡不赦,自己攻打、殘殺契丹人是正義之舉,但是當他知曉自己的契丹身份時,他成了自己原先心目中那個十惡不赦的人,攻打、殘殺自己原先生存、相處的人反倒成了正義之舉。其實,正義、非正義,善、惡等世間一切隊裡的事物本就不是絕對的,只是你站的角度不同罷了。

  • 6 # 音樂小天使

    想表達的意思很多,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就是芸芸眾生的意思。天龍八部中的人物也很多,透過故事情節也表現了芸芸眾生各自不同的命運和人生軌跡。

  • 7 # 唏噓lony

    其實我認為《天龍八部》是金庸花費了很多心思著稱的一部鉅著,他將故事的背景定在宋遼金那個年代,同時還存在著很多如大理、西夏、吐蕃等國,在這樣一種多民族的交匯的年代了,也隱射了現代的很多矛盾。金庸在小說融入了佛學、哲學、人性多種思想的探討,寫了一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悲劇故事。

  • 8 # 月亮好慢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寫的是大宋時期的內容,很多地方都影射了大宋必將滅亡的局面。從皇帝到方丈到英雄好漢到普通百姓,真正的純粹的好人,可以說一個都沒有。所以最後幾乎人人受盡苦難......

    可見故事裡的那個時期的大宋,整個社會都很緊張,似乎人人危在旦夕,命如草芥,社會動盪不定。

    作者金庸也許是想說人人信佛,信仰和平,就能天下太平,人人擺脫苦海。

    但偏偏,本該正統繼承皇位的大理皇帝,被人暗殺折磨,後來變成四大惡人之首。皇帝變大惡人......

    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大師,竟然是三十年前血洗雁門關契丹人的帶頭大哥。他還與四大惡人的老二孫二孃有了私生子。算得上惡人變方丈吧......

    喬峰小時候被喬氏夫婦收養時,他的義父有次生病嚴重,他母親帶著他到一位醫生那裡去求救。醫生因為醫藥費給的不夠又需要上山下山而拒絕了,喬峰心生怨恨在夜中偷偷將那位醫生殺害。後來少林寺的大師醫好了他的義父。他的師傅本就是少林的元老大師,為什麼不早去呢?還要害死一位醫生?當然,醫生也因為自己沒有醫德而枉死......

    杏子林的丐幫大會時,段譽在混亂之中使用凌波微步救走王語嫣,到了不遠的一處染布坊裡躲避。那裡面正在偷情的一對年輕男女,隨後就被跟來的大遼追兵給殺死了....

    天龍八部裡面的悲劇,可謂數不勝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學基礎不好,高中化學能學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