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文化資訊中心

    古人彈奏古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修身養性,修身和養性是傳統琴樂功能的主要定位。

    北宋《聽琴圖》

    傳統的琴樂思想深受儒家、道家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琴樂的修身功能主要與政治和社會有關、為儒家所提倡,養性功能主要與自然和本性有關、為道家所倡導,但它們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利用琴樂來防止、禁止人的淫慾和邪念,達到平和人心的目的。

    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就提出“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強調琴樂的功用是為了節制自身,而不是為了放縱慾念,認為琴樂的功能是為了平和人心。

    《莊子·讓王》“鼓琴足以自娛”,指出彈琴的目的是為了自娛。

    兩漢時期更注重琴樂的修身功能,影響後世的“琴禁”思想就是這時提出的,並被以後很多琴論文獻引用、轉述,對後世影響很大。

    桓譚《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白虎通》:“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最先提出琴禁思想,後被蔡邕《琴操》等繼承和發展。琴禁思想的主旨是突出琴樂的教化功能,是琴樂治國功能的具體體現。禁就是約束人的內心思想,即“禁邪僻”、禁淫僻”“禁止淫邪”“去邪欲”“防心淫”,從而做到“守以自禁”,最終達到“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正人心”“玩琴以養心”的目的,倡導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琴禁思想實質體現的就是琴樂的修身養性功能。

    魏晉至隋唐時期的嵇康、白居易等琴家更注重琴樂的養生、養性功能,嵇康說“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豈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亦養生之一徵也”,推崇琴樂的養生和自娛功能。唐代白居易說“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指出了琴樂的養性功能。

    北朝竹林七賢壁畫嵇康彈琴圖

    宋代周敦頤提出“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的琴樂淡和說影響至今。

    所以自古以來古琴就不是用來抒發感情、放縱心情樂器或音樂,而是用平和、中和、淡和的樂音,來平和人心,最終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這也是幾千年了華人所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

    粗淺理解,請方家指正。

  • 2 # 小樓一夜聽春雨5692

    彈古琴的主要原因就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有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附庸風雅,彈古琴的人遠遠望去,飄逸安然不染塵埃就像那畫中仙,但是彈古箏吹笛……感覺起來就不是那個風格了,古人還是很注重格調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爾多安為什麼敢用敘利亞難民威脅歐盟在對敘利亞庫爾德人動武問題上讓歐盟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