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顆霸霸
-
2 # 夕霧
從體型上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是中國巨竹節蟲,體長大約62.4釐米。從體重上看,堡礁巨人沙螽的體重首屈一指,約70克。但在現代,絕大多數常見昆蟲的體長都在10釐米以下。
在三億年前,那時的昆蟲“巨脈蜻蜓”(Meganeura monyi)能夠長到65釐米長。相比之下,為什麼現代的昆蟲變得這麼小呢?有一種學說認為,這是昆蟲外骨骼變化、變異造成的。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生物學家哈里森認為,昆蟲體型的變化和外骨骼無關,和大氣中的氧含量有關。——這目前是一個廣受認同的觀點。遠古時期地球大氣中的含氧量一度高達32%,而如今大氣中的含氧量僅有約21%。這種差異造成了古代昆蟲與現代昆蟲的區別。
昆蟲沒有肺,可它們的生存離不開氧氣。它們的呼吸系統是由氣門和氣管兩部分組成的。昆蟲的氣門相當於人類的鼻孔,排列生長在昆蟲的腹部側面。這些小孔不僅可以張開、閉合,上面還長有毛篩,能夠過濾空氣中的雜質。氣管顧名思義,是運輸空氣的管道。氣管與氣門相連線,又具有許多細小的分支,能夠將氧氣運往昆蟲身體的各個細胞。我們熟悉的蚱蜢、蟋蟀、蜜蜂、蒼蠅等昆蟲都是透過這樣的呼吸系統攝取氧氣的。這就是為什麼將昆蟲的頭部浸在水裡,它們不會“憋死”,但是把腹部長時間浸在水裡,它們就會死亡了。
和其他陸生動物(比如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相比,昆蟲呼吸系統並不能有效率地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如果身體過大,將造成氧氣供給量的不足。
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昆蟲的體型和它們的壽命長短有關,和地球氣候狀況也有關。要想長成一個龐然大物,需要有較長的時間進食、成長。若是昆蟲壽命很短,則體型不易長得太大。同時,現代地球上的氣候變化顯著。一年四季都能氣候適宜,都能有充足食物供應的地區並不多。大體型的昆蟲要在過冬、覓食等方面承擔更多的負擔。
-
3 # 科普大世界
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體型都很小,比如討厭的小強,大的也不過兩釐米,蝗蟲、知了和天牛都算是巨型昆蟲,但體長通常也不超過5釐米。那麼最大的昆蟲有多大呢?
從體型上看,個頭最大的昆蟲應該是竹節蟲,又稱竹節鞭,屬直翅總目下的有翅亞綱,其身體前胸節短,中胸節和後胸節長,前翅革質,狹長,橫脈眾多,脈序成細密的網狀,多數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而且有的竹節蟲可以變換顏色,這也是它們的一種保護色作用,使得它們看上去就像細小的竹節一樣,受傷害時,竹節蟲若蟲的足可以自行脫落,而且可以再生。
小的竹節蟲體長也在6釐米以上,大的可達幾十釐米,最大的可達62.4釐米,因為發現於中國,被稱為中國巨竹節蟲,這種半米多長的昆蟲分佈於中國湖北、雲南、貴州等省。竹節蟲可以孤雌生殖,所以雄蟲較少,其未受精的卵多發育為雌蟲,受精的多數可發育成雄蟲。
竹節蟲雖然體型大身體長,但卻並非最重的昆蟲。一般認為最重的昆蟲是澳洲的紐西蘭島上的巨沙螽,體長10釐米多,最大可達20釐米,重量可達70多克,和老鼠差不多了。這種昆蟲一般是單獨或者成對活動,多在夜間出現,以植物、水果以及其他小昆蟲為食。
但是現在的昆蟲和一些遠古巨蟲相比,體型體重就差遠了,生物考古學家發現在3億年前石炭紀有很多巨型節肢動物,那個時候的蚊子就比現在的蚊子大3~5倍,蜘蛛比人的巴掌還大大,一些巨型蜻蜓可達1米長,千足蟲體長可達1.55米,有一種巨型蠍子的體長可達2.4米,巨型蜈蚣的體長達2.6米,看起來都像鱷魚那麼大了。
這些史前巨型昆蟲怎麼會這麼大呢?一般認為主要的促成原因和當時地球的溫度、空氣的含氧量及氣壓有關。在3億多年前的二疊紀時期,地球上的平均溫度比現在略高,這有利於昆蟲類動物的生存,大氣中的含氧量更比現在要高(如今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21%),最高時可達35%左右,節肢動物主要依靠體表的呼吸孔完成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較高的氧氣含量和氣壓可以保證昆蟲的呼吸作用順利完成。因此那個時候的昆蟲可以長得特別巨大。
但是當氧氣含量和氣壓下降了之後,它們就會面臨供氧不足的情況,氧氣含量無法支撐它們的巨大體型,所以它們的軀體就只有再縮小了,所以巨型昆蟲在地球上存了5000萬年左右,隨著地球溫度、氧氣含量和氣壓的下降,它們的體型也越來越小了。
回覆列表
最大的甲蟲應該是泰坦甲蟲,能有21cm,不過我沒見過。昆蟲體型的大小不僅僅是因為基因因素決定的,也是因為適者生存。過大的昆蟲無法有效的抵抗天敵以及隱藏自己,所以一點點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