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葵花寶典大戰辟邪劍譜

    1、陳素真豫劇大王——陳素真(1918.4.30 -1994.3.29),原名:王若瑜,乳名:王佩玉,17歲就被譽為 “河南梅蘭芳”、18歲又被譽為“豫劇皇后”、23歲在西安又榮獲“豫劇大王”的美譽。豫劇自陳素真起,格局一新。開創了豫劇雅緻化一個新時代。唱唸做打影響其後旦角行當。從藝66年,積一身絕技,文武生旦不擋,唱唸做打俱佳。她繼承傳統,勇於創新,開創了豫劇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行動如飄,被專家稱為“豫劇舞臺上的一尊美神”。代表劇目《宇宙鋒》、《三上轎》、《梵王宮》、《春秋配》、《拾玉鐲》、《凌雲志》、《滌恥血》、《霄壤恨》、《三拂袖》、《義烈風》、《女貞花》、《柳綠雲》、《克敵榮歸》、《伉儷箭》、《巾幗俠》。先後有鄒少和、程硯秋、田漢、曹禺等因敬服陳素真而題詞。 常香玉(1922.09.15 -2004.06.01),“常派”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開創了豫劇旦角真假聲結合唱法的先河。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培養的弟子有韓玉生,高玉秋,孫玉菊,小香玉,王惠,李金枝,汪荃真,朱巧雲、範軍等一大批優秀演員,成為當代豫劇舞臺上的中堅力量。

    2、崔蘭田(1926 -2003),崔蘭用的演唱以豫西調為主,兼用豫東調,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員之一,在“豫劇十八蘭”當中,其成就和影響為最大。她擅長塑造古代婦女中的悲劇人物形象。久演不輟的《桃花庵》、《秦香蓮》、《三上轎》、《賣苗郎》被譽為崔派藝術的四大悲劇。崔派唱腔深沉渾厚,含蓄蘊藉,韻味悠長。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對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迴,生動鮮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藝術魅力。她的表演,莊重大氣,做而不過,含而不露,以靜顯動,樸實無華。崔蘭田所扮演的悲劇人物,其唱其表,無不滲透著她對婦女命運的觀察和體悟、理解和同情,給人一種凝重的歷史蒼桑感。馬金鳳,她的嗓音明亮純淨,清脆圓潤,音質堅實、柔韌,唱法上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結合運用;唱工以大段敘述性“豫東調”“二八板”為其擅長,吸收山東梆子的音調加以融化;唱腔結構嚴謹,旋律簡練、樸實,節奏明快、舒展,技巧嫻熟,造詣深厚。其特點剛健豪爽,深入淺出,蘊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馬旦等表演程式為一爐,獨具匠心地創造了適合劇情人物需要的“帥旦”這個新的藝術行當,成功地塑造了氣宇軒昂、雍容大度、巾幗英雄穆桂英的藝術形象。

    3、常香玉閻立品(1920 -1996),她的表演體現七分神韻,三分造型,重神傳神,運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藝術風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帶聲、字正腔圓,常常為擴充套件音域,求一新聲,苦詠千百遍。代表名劇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墜》、《碧玉簪》、《盤夫索夫》、《西廂記》等等。

    4、桑振君(1929-2004),自幼學習河南墜子,後改學豫劇。 桑振君不僅繼承了豫劇不同地域派別的演唱傳統,而且擅長從各種表演流派以及多種姊妹藝術中,吸取精華,發展變化,而後融會貫通,最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藝術。她在豫劇聲腔中,將河南墜子這門藝術吸收到豫劇之中,豫劇的旋律顯得豐富多彩,優美耐聽。正是由於她把河南墜子的韻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演唱風格。她的聲腔甜潤娟麗,旋律變化有致,尤以“口伶齒俐、韻乖字巧”出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協盃決賽國安VS魯能首回合出現三次手球,為什麼主裁只判兩個點球,還放過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