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仔同學

    圍棋現在已經是在國際上都通行的一個棋種了,很多人對圍棋都只知其一,並不瞭解圍棋的具體內涵。圍棋作為可以代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元素,蘊含著很多傳統的思想和哲學淵源。

    圍棋起源於中國,這一點應該是沒有人會質疑的。圍棋起源的時間一定早於文字,否則就應該會有相應的文字來記錄圍棋的起源了。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任何出土資料記載圍棋的起源,所以現在我們只有關於圍棋起源的傳說可以參考了。

    傳說中,圍棋是中國古代的聖王堯舜創造出來的。如果圍棋的確是堯舜所創造的,那麼現在只留有傳說也就能夠理解了,因為那時並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文字,也就不可能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古代時代最早、體系比較完整的文字,眾所周知,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時候,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至少晚於堯舜時代十個世紀,其主要作用是為了商代王室占卜記事。

    在甲骨文出現之前,占卜早已成為中國古代上層社會的重要活動,其理論和實踐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占卜的早期理論基礎之一是河圖和洛書。雖然關於河圖和洛書的出處傳說有很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是,在中國古代聖王大禹冶水時代,河圖與洛書已經存在了。

    根據“堯造圍棋”的傳說,圍棋的棋盤與棋石也出現於這一時代,與占卜的早期理論基礎河圖與洛書似乎有一定的關聯性。吳清源是中國知名的圍棋大師,根據他所理解的,圍棋發祥之初並不是為爭奪勝負,而是為了觀測天文。在尚無文字的時代,棋盤與棋石只是觀測天體執行、占卜陰陽的工具。”圍棋的發明肯定跟八卦、周易有關係。

    所以傳說堯發明了圍棋是有這個道理的,他用占卜的工具發明了圍棋,或者換一種說法,圍棋很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占卜工具。

    如果能夠接受圍棋起源於天體執行的觀測和陰陽的占卜這個說法,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圍棋的原始意義本與博弈勝負無關了。圍棋行棋過程反映的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按照陰陽占卜的思想,我們可以把圍棋的原始意義及其原始行棋過程概括為以下四句十六字:

    棋始有道,陰陽互長,生死於氣,氣盡棋終。

    棋始有道:從廣義上講,道指的是物理世界的原則,既包括天體執行的規律,也包括陰陽演變的法則。圍棋的原始行棋過程是符合這些原則的。從狹義上講,道即是廣義物理原則在圍棋上的具體體現,即圍棋棋盤。行棋初始,棋盤為空。

    陰陽互長:黑白雙方在棋盤上輪流落子,落下之子在棋盤上不能再移動,黑子和白子分別代表了世界上的陰陽。黑白雙方輪流落子並改變棋盤狀態的過程就代表了陰陽之間互長和互克的發展過程。在陰陽互長和互克的過程中,黑白雙方在棋盤上輪流落子是其先決條件。

    生死於氣:無論陰陽,生存在棋盤上的先決條件取決於有氣,有氣則生,無氣則亡。具體來講,落在棋盤上的子,如果使對方的子沒氣,則提去對方沒氣之子;否則,如果使己方的子沒氣,則提去己方沒氣之子,即自殺。

    氣盡棋終:當行棋一方無法落子時,圍棋的行棋過程即結束了,這就是“氣盡棋終”這個原則。換句話講,圍棋的行棋過程會根據“陰陽互長”和“生死於氣”這二個原則一直進行下去,直至一方無法落子。一方無法落子的情況指的是輪到該方落子,但棋盤上所有的空點都是對方的眼。因此,圍棋的原始行棋過程不是陰完全戰勝陽的過程,就是陽完全戰勝陰的過程。

    雖然圍棋起源於天體觀測和陰陽占卜,但是它演化成博弈卻是自然而然的。只是,這一定是圍棋起源之後的事,並且現在已無法確切考證其具體時代了。但至少在距堯舜十五至十六個世紀之後的春秋時圍棋作為博弈就已經很普遍了。圍棋從演化成為原始博弈開始,到發展成為現代博弈,經歷了至少二千五百年的發展歷史。

    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出現了眾多優秀的圍棋博弈高手,但圍棋發展在根本上取決於圍棋博弈規則的演變。

  • 2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遠古時代生產力低下,在公有制的基礎下,還沒有誰可以採用這種脫離生產,少數人參與的娛樂活動,再說這種博弈分勝負更不會出現在娛樂活動中。都是大家平等參與,不分你我的。

    圍棋出現是服務生產的。

    我個人的理解是。遠古時代土地肥力低,需要輪番耕種。

    分外三種狀態,正在種植的,燒荒增加肥力的,和閒置的。閒置的是存放生產工具和存放糧食的地方,這樣就近生產,就近儲存。

    對於一個首領,合理的安排輪作休耕,合理的安排就近生產很關鍵重要。

    後期發展成部落首領(農耕專家)去檢查指導小部落的佈局調整。

    這樣不斷的最佳化配置。

    事關生產大事,所以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早期一定是為農耕文化服務的產物。

  • 3 # 圍棋啟蒙教育

    圍棋,起源於中國,古時候稱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圍棋的起源一直是眾說紛紜,據戰國時期的《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棋。”不過這本書早已失傳。至今為止廣為流傳的是在西晉張華《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

    古往今來,無數兵家戰法,都可以在一般圍棋當中找到。譬如,攻城略地之時,大都以邊角開始相爭,很少會在中央就此大戰。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中央四面都要受敵。不但進攻困難,防守同樣困難。這與古代中國的原理,也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圍棋象天說”,圍棋是天文歷算的工具,源自對天體星象的觀測。關於這一點何雲波《圖說中國圍棋史》描述比較可信,也比較詳細:圍棋的起源與“商末三賢”比干、微子、箕子中的箕子有關。傳說箕子夜觀天象,白天用黑白子記錄、演繹,於是逐漸創造了圍棋。圍棋的黑白二色明顯地跟中國古人的陰陽觀密不可分,棋盤上星星點點的棋子,就像深邃的宇宙星空中的日月星辰。還曾聽到一種說法:圍棋棋盤不是平面而是立體的,是三維甚至多維的。就像俯瞰金字塔一樣,四角合圍正好是金字塔平面圖,天元這一點就是金字塔塔尖。記不清這個說法究竟是誰最早主張,但它也從側面有力地支援了“圍棋象天說”:圍棋是對自然的描述,象棋是人類社會的演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體脂肪填充蘋果肌幾天可以恢復補充:你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