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廣訊
-
2 # 金田寶哥
水稻究竟有哪些害蟲危害,怎樣防治?這個問題有點大啊!水稻的病蟲害比較多啊!我們簡單介紹下哈!一.水稻苗床上,的立枯病、青枯病、綿腐病、惡苗病。(1)水稻的立枯、青枯這病害主要發生在苗床上常同時發生,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苗床管理,注重苗床酸度在ph值在4.5-5.5之間超過易發病,在水稻一葉一心期酸水調酸,二葉一心時調酸並且要給秧田增肥防病,發病時可用精甲霜靈或瑞苗青噴灑後洗苗。(2)綿腐病,這也是苗期病害,主要發生在低溫年份,由水生黴菌引起。防治氯溴異青尿酸1000-2000倍,噴施苗床。(3)惡苗病.苗期致出穗期都能發病,病株徒長比一般苗高出很多。防治方法,種子藥劑浸種,或種子包衣可以防除。二.水稻本田上病害,水稻赤枯病、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細菌性褐斑病、稻曲病、鞘腐病。1.水稻赤枯病,屬於生理性病害,主要缺鋅、缺鉀引起防治方法,葉面噴施磷酸二輕鉀+丙森鋅+蕓薹素內脂,畝追施10斤氯化鉀。2.稻瘟病,氮肥過大,長期水淹,密度過大,加上天氣潮溼等誘因易發,危害嚴重的是穗莖瘟,防治方法,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3天,可用稻瘟靈,拿敵穩,禾技+磷酸二輕鉀噴施一次,水稻齊穗期在噴施一次。稻溫病必須以預防為主,提前用藥預防。
3.紋枯病,高溫高溼長期保水田易發,防治方法,預防為主水稻封航倒二葉長出一半時,用甲丙環唑+三環乙唑醇噴施預防,第二,三次可結合稻瘟病一起預防。
-
3 # 使用者與世無爭
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水稻一生全程都有受到害蟲的侵犯,從剛出苗2,3片葉就可能有稻薊馬叮吸,一般肉眼很難觀察到,辦法是手溼水後在秧苗上掃過會沾在手心有小黑條爬動,隨後就有縱卷葉蟲一把葉片捲起來啃咬葉面,使稻田發生白花花現象,一化螟在秧令50天左右會蛀稻心而枯死,接著有二化螟同樣危害,稻苗至中期會遇上稻飛蚤,在抽穗期要防止螟蟲蛀心產生白穗,否則會會嚴重影響產量,在稻穀灌漿期要防止蚜蟲,不然會使穀子不能飽滿,至於害蟲防治用藥,有關農藥部門(廠)會不斷研製,針對性供貨防治,藥效會越來越適宜。本人規模經營200畝水稻已經是幾十年前,現巳多年不再從事,只能粗略而慨述,望錯誤處指正。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從播種到秋收,易遭受多種病蟲害的威脅。與其他作物一樣,需要水稻種植管理者與病蟲害做鬥爭,下邊我就介紹下東北寒地水稻的病蟲害種類情況。
首先是苗床階段。在苗床育秧期,由於東北地區春季寒冷,氣溫起伏不定,易遭受立枯病、青枯病的危害。
1、立枯病。這個病害對於水稻種植戶來說最熟悉不過了。立枯病是土傳病害,在苗床PH高於5.5以上、床土養分不足、通風量不足、棚內溼度過大等情況下易發病。表現為植株萎縮、枯黃,根系腐爛,是不可逆的病害。
可以透過調酸、通風、煉苗、噴施殺菌劑等措施來預防。
2、青枯病。青枯病易於立枯病相混淆,青枯病是植株體內細胞脫水引發的病害,與立枯病的土傳病害不同。多發於連續低溫突然暴晴、通風不及時,導致根系吸水的強度達不到葉片蒸騰作用強度而出現的植物內細胞內脫水,表現為植株萎縮、葉色濃綠,根系發黃、腐爛等。
預防措施是在連續低溫天氣仍需要堅持通風,關注天氣情況,在預知有晴天的情況要提早通風,減少由於突然暴晴、棚內溫度急劇升高而引起的植株細胞脫水的情況。
移栽之後易遭受潛葉蠅、負泥蟲、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威脅。
1、潛葉蠅。潛葉蠅主要危害6葉以前的秧苗。6葉之前的秧苗葉片角質層厚度薄,潛葉蠅成蟲可刺破秧苗葉片,將卵產在葉片內。卵孵化後的幼蟲在葉片內啃食葉肉,造成葉片空心、發白,對水稻的生產危害極大。用手摸葉片可發現葉片有小鼓包,就是潛葉蠅的幼蟲。
預防措施我建議移栽前三帶必須帶上,尤其是愛美樂等殺蟲劑;移栽後及時噴施殺蟲劑,在未發現蟲情時進行預防,減少因為蟲害對秧苗返青、分櫱的影響。一般來說移栽後防治潛葉蠅至少兩次。做到不見成蟲、不見卵,及時防治的措施。建議施用內吸型或者胃毒型殺蟲劑,效果比較好。
2、負泥蟲。負泥蟲比較好處理。在葉片上像一個小泥點一樣,啃食葉片。蔓延速度較快,對水稻的威脅也較大。可以採取噴施殺蟲劑的方式防治,無論是內吸型、燻蒸型或者胃毒型的都可以。
3、稻瘟病。危害最大的病害,嚴重時可導致整塊地的水稻絕產,分為葉瘟、穗頸瘟、枝梗瘟等型別。多發於悶熱、潮溼、雨水大、霧大的天氣情況。在降水時,由於葉片受風和雨的影響,葉片相互摩擦出現傷口,病菌順著傷口侵入體內,造成葉片紅尖而發病。
防治措施可以透過曬田、噴施殺菌劑以及種植抗病品種來降低染病機率。使用藥劑防治要抓住破口期這個關鍵時期來防治穗頸瘟,藥劑比較多樣化,拿敵穩、禾技、咪鮮胺、春雷黴素等都可以。
4、紋枯病,紋枯病是近幾年蔓延比較迅速的土傳病害。染病植株莖杆有類似開水燙的水漬斑紋,影響葉片的正常生長,導致葉片乾枯死亡,尤其是對後四片功能葉的影響。
對於防治這方面沒我在什麼特別有效的藥劑可以防治紋枯病,可以採取打撈菌核,以及機車進地作業前清洗掉機車的泥土來防止病菌侵染耕地。也可以使用防治稻瘟病的殺菌劑來配合防治。
5、鞘腐病。鞘腐病也是水稻比較常見的病害。多發於孕穗期及破口期。雨水順著葉鞘進入管腔,侵染葉鞘。若侵染時未抽穗,那麼抽穗後一定是褐變穗。
防治方法只能是在孕穗期及破口期有降水前噴施殺菌劑,沒有什麼好的預防方法。
6、褐變穗。褐變穗對產量也有很大的影響,在褐變穗嚴重的情況下,可造成大量的空癟粒和半仁粒的情況,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多發於孕穗期、破口期及揚花期、灌漿期的降水侵染。
防治方法和鞘腐病一樣,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防治藥劑和方法。
以上是我對東北水稻種植區常見的病蟲害的一些瞭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水稻究竟有哪些害蟲危害,怎樣防治?
水稻一生中的可能遇到的害蟲很多,主要有水稻潛葉蠅、負泥蟲、稻飛蝨、二化螟等害蟲,如果不及時防治,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減產。
一、潛葉蠅的防治。又稱稻小潛葉蠅,成蟲不到3毫米黑褐色小蠅,幼蟲危害水稻,北方一般每年發生4~5代,寄主為稗草、看麥娘的禾本科雜草。防止方法:農業防治,秋天時割除溝邊壕沿的雜草,滅除越冬成蟲。也可在5月中下旬,田間設定誘殺桶防治。化學防治方法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葉面噴霧防治。
二、水稻負泥蟲的防治。又稱泥苞蟲,主要分佈在東北和中南水稻作業區。一般成蟲和幼蟲均可危害水稻,主要以咬食葉肉危害。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在秋天的時候割除田塊周圍的雜草,消滅越冬成蟲。在水稻本田負泥蟲盛發期,採取迅速灌深水,只露出苗尖,然後用竹杆或笤帚將負泥蟲掃落水中,然後快速排水,將負泥蟲排到田外。化學防治,可用2.5敵殺死或2.5%功夫乳油兌水噴霧防治。
三、二化螟的防治。又稱鑽心蟲,在全國各個水稻區均有分佈。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可採用投射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可3~4公頃設定一臺投射式殺蟲燈,誘殺水稻二化螟成蟲。化學防治,可在卵孵化和低齡幼蟲高峰期,可採用蘇雲金桿菌、殺蟲丹、三唑磷等藥劑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