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8年的仙女
-
2 # 搞笑君山藥
預防心肌梗死需從兩方面著手:1.病人沒有診斷為冠心病,要注意平時是否有胸悶、胸痛症狀;若有且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則應定期到醫院就診。2.若患者已經診斷為患有冠心病,則需長期服藥,需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此外,患者還需注重防寒保暖,不要劇烈運動或太過勞累。
-
3 # 鹽酸索他洛爾
心梗會直接死亡嗎?答案是肯定的。心梗,即為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心肌壞死。而心肌如果短時間內出現大面積壞死,必然會導致心肌無法正常收縮,也就無法實現心臟基礎的泵血功能,換言之,心臟可能會發生驟停,死亡就這樣發生了。
心梗會直接死亡嗎?怎麼預防?心梗的病死率是很高的,它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120min,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患者就會因為心肌壞死發生心臟驟停而死亡。在臨床上,急性心梗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誘因。可以肯定的說,心梗必然會導致直接死亡。因此,對於心梗高危人群而言,必須儘早做好預防措施,以防突發心梗而致死。
1、識別自身健康狀況,明確伴有的危險因素:心梗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所致,想要預防心梗,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屬於心梗高危人群,是否伴有心梗的高危因素。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群、冠心病患者,以及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另外還包括長期伴有不當生活習慣者,如長期大量吸菸飲酒,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高熱量飲食,長期熬夜、過度勞累,久坐不動、嚴重缺乏鍛鍊,超重或肥胖,長期伴有較大壓力、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等,這些都屬於心梗的高危誘因,檢查自身伴有者,應提高警惕,定期體檢,及時發現異常症狀,及時就醫。
2、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在明確了自身所伴有的危險因素後,對於伴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必須要做的就是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比如三高症,是一定要進行正規的治療的。這些慢性疾病一般都需要患者終身規律用藥,切忌擅自停藥,同時還需密切監測病情發展,一旦發現異常表現,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3、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趁早預防:心梗偏愛一些特定職業者,如醫生、程式設計師等,主要是因為他們長期不當的生活習慣,而想要預防心梗,改變不良習慣也是最為基礎的措施。這就要求我們要趁早開始,戒菸戒酒,遠離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高鹽食物,避免暴飲暴食、一日三餐,做到規律飲食、均衡營養;加強鍛鍊,堅持每天進行30min左右的有氧運動;控制個人體重,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管理好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等。
回覆列表
23歲小夥深夜突發心梗,醫生:這1種水喝太多,血液黏如粥
凌晨兩點,一輛120急救車從小區門口呼嘯而過,車裡躺著一位23歲的小夥子,晚上頭疼難忍,忽然暈倒,被送往醫院。經檢查,確診為心梗。
小王沒有不良嗜好、滴酒不沾,唯獨對飲料情有獨鍾,每天都要喝3瓶。醫生說:
引發心梗的罪魁禍首就是飲料。
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糖份進入身體不易被吸收,導致糖份不能完全排出,堵塞血管,從而引發心梗。
那麼除了飲料,還有什麼因素會引發心梗?
因素1、熬夜
然而熬夜會導致體內血管痙攣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心律失常,增加患上心梗的風險。
此外,過度的勞累,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誘發心梗。
因素2、情緒激動
情緒激動,交感神經也會因此過度興奮,血壓會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急劇增加。
從而會對冠狀動脈產生刺激,增加心臟的負擔,從而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梗。
因素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
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梗。
以上就是誘發心梗的原因了,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心顫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早睡早起,做一個溫柔的人兒吧。
身體有這4個症狀,八成心梗找上了。
症狀1、疼痛
疼痛一般是心梗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病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疼痛會讓人分泌汗液,感到惶恐,顯得十分暴躁。
當心梗疼痛劇烈的時候會影響到腸胃功能,病人往往會頻繁的犯惡心,上腹脹痛,嚴重的還會嘔吐。
症狀2、大量出汗
若發現自己總是無緣無故的出現大量出汗的現象,要予以重視。
有資料顯示,70%的心梗患者,在發病前,都有大量出汗的情況。
這是因為心臟輸血量減少和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的。
症狀3、疲憊
在沒有運動、熬夜,生病等情況下,突然感到肌肉變軟,人變得容易疲憊,休息也沒有緩解的話,就要警惕是不是血液迴圈受阻導致的心肌梗死。
症狀4、便秘
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胃腸道分泌消化液就會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使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
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並不少見。
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很重要。
以上就是心梗的症狀啦,快看看有沒有你,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害怕,堅持做這4件事可預防。
預防妙招1、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不僅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肪,起到預防肥胖的作用。還可以使抗血管老化,增強血管的韌性,減少心梗發作的機率。
建議:每週堅持做3-5次的有氧運動,每次控制在30分鐘左右,運動量因人而異,以不感到疲憊、勞累為宜。
預防妙招2、對抗自由基
美國加州大學有研究發現,心梗患者血管長期受人體自由基侵害,導致血管內皮被持續破壞,彈性變差、脂質更容易沉積增生,堵塞血管。
多攝入自由基的天敵-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脂質物沉澱及對血管的傷害,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壁彈性及冠脈流量,穩定血脂,降血栓。
生活中,多酚類、花青素、硫辛酸、黃酮類、維生素E、C等,都是不錯的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劑。
它們多存在於花草茶中,如綠茶、白茶、石斛、名芒葵等
特別是名芒葵,抗氧化劑含量多且無多餘熱量,多喝有助溶脂排脂,降低血脂、養護血管。
預防妙招3、調整飲食
心梗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也屬於“富貴病”的一種。
所謂“富貴病”,無非是攝入的營養過剩,使得血管被吸收或殘留了一些脂肪和糖分,進而導致血液粘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多吃蔬菜少吃肉,主食注意粗糧和精細食物搭配著吃。
小知識:心梗發作時,把握好"黃金120分鐘"
心梗發作時病情較為急迫,打通堵塞的冠狀動脈最為重要。
若能在發病1個小時之內,打通堵塞的血管,患者的死亡率僅為1%。
若,延遲到發病時間的6小時,死亡率會上升至60%以上。
急性心梗最佳的搶救時間為2小時,也被稱之為"黃金1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