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小樣兒

    立秋,意味著暑去秋來,秋天開始。此時雖然天氣仍然炎熱,暑氣難消,有“秋老虎”之稱,但天氣總的趨勢是從熱轉涼,從涼轉寒。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自然界從“生長”轉向“收藏”。因此,做好立秋時節的保健養生,將有利於順利過渡至秋季,保證正氣充足,以防邪氣侵襲。

    那麼,立秋後應該如何進行飲食與保健呢?

    立秋,養生要做到“三不做”、“三要吃”

    三不做

    1、不長時間吹空調

    雖然現在是三伏天,但是立秋之後,氣溫逐漸下降,炎熱高溫也逐漸轉涼,夏季,很多人喜歡長時間呆在空調屋裡,但是秋季就要注意了,尤其是夜間,不要長時間吹空調,更不要整夜吹,這樣會容易出現腹痛、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的症狀。

    2、不洗冷水澡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排除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澡才夠清涼爽快。

    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後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並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3、熬夜晚睡不可做

    夏天晝長夜短,人們通常睡得晚一些,白天起的早一些,然後適當中午午睡保持一天精神好。

    立秋後,白天縮短夜晚慢慢增長,有的人沒有午睡的習慣了,但是也不要睡眠不足,最好保持在夜晚子午時分睡覺,也就是夜晚10點到11點左右睡覺,不要熬夜晚睡,經常熬夜,既影響面板又影響健康。

    三要吃

    1、吃黃瓜

    夏季非常熱,會導致體內很多能量消耗,很多人容易不願意吃東西,秋天氣溫慢慢轉涼,有食慾,為避免出現秋膘現象,不妨吃一些黃瓜,能夠清除燥熱,還可以幫助減去脂肪。

    2、吃菜花

    菜花含有維生素C,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是一個預防感冒的好辦法。其含量比大白菜、黃豆芽菜要高3~4倍,還是一種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劑。

    秋季來臨,溫差會逐漸變大,要多吃菜花,可以增強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流感。

    3、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立秋後,每天早晨都應該喝粥。粥是性質平和的補品,可以補益脾胃、平衡陽氣。在秋季進補,強健脾胃,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有胃病的人可以堅持在立秋後喝粥。

    熬粥的時候,可以加一點紅小豆祛溼,或者加一點銀耳潤肺,都是不錯的健康食材。

    立秋想要健康不生病,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喝點茶

    對抗秋燥,多喝點茶飲,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可以用取白鼓丁葉、茉莉花,按照4:1的比例,製成白鼓丁茉莉花茶。熱水沖泡,靜待3-5分鐘,飲用即可。

    白鼓丁,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隨處可見,很容易採挖到,用來泡水喝,對於潤肺、排毒、消炎,有很好的效果。

    白鼓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之效,對於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皆有很好的效果,用其泡水喝,可以緩解秋季咽喉不適,還能改善慢性炎症。

    色白入肺,茉莉花,芳香入脾,治闢穢治痢,解清虛火,去寒積,更很強的消炎作用,對於改善咽炎,也有不錯的效果。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於潤肺消炎,緩解咽喉不適,對抗秋燥,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消炎、去火,預防秋季上火。

    二、飲食要規律衛生

    立秋後,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切莫暴飲暴食。

    選擇食物首先注意新鮮、清潔,保證規律適量的飲食,是防止胃腸病的首要問題。

    還要注意,少吃冷食、零食等因素,以免使胃腸功能紊亂,誘發胃腸疾病。

    此外,要保持胃腸的沖和之氣,就要常吃素食淡飯,適當輔佐一些肉類肥甘食品。

    進食時,要細嚼慢嚥,不吃生冷食物,並戒菸、酒,以防刺激胃黏膜,促使潰瘍惡化和復發。

    三、熱水泡腳

    晚上經常用熱水泡腳,可促進足部,和腿部的血液迴圈。

    立秋後有些關節炎患者會病情加重,熱水泡腳對預防和緩解關節炎、風溼病有很大的好處。

    注意泡腳水溫在38℃左右,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即可。

    此外,立秋天氣轉涼。人們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更要注意保暖。

    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更不要貪涼,暴飲冷飲等。

    四、注意運動

    夏季很容易遺留一個問題,就是溼熱的問題。而在秋季,一種排溼解熱活動膀胱經的高效動作是“搖籃式”瑜伽。

    每天下午3點是最適宜活動膀胱經的時間。

    動作要領如下: 端坐於瑜伽墊中間,彎曲雙腿呈倒V字型,雙手再膝蓋前抱住雙腿,收小腹,低頭收下巴,讓背部在地面像搖籃一樣來回滾動,從而按摩到膀胱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心腦血管疾病,多吃亞油酸真的有用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