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性感半藏線上隨緣

    引戰嗎?對於劫掠成性的遊牧民族來說,英宗在當時確實是個奇貨可居的肉票,會捨得讓他死?只是後來事情的發展出乎他們的意料而已,問這個問題的你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個傻逼

  • 2 # 紫宵宮執掃者

    明英宗是一個紈絝子弟,寵信宦官,大明王朝就是在他的手上開始衰落的,他是不可能會自尋短見的。不過他真的很幸運,命運大起大落,經歷了死而復生,皇位失而復得,這讓他的政治態度改變很多!

  • 3 # 小院之觀

    “君王死社稷”嘛,本身就是後人強加給明朝的,本身明朝皇帝們從來沒說過這句話,這是兩千多年前的《禮記》中的一句話。

    雖然是後人強加給他們的,不過畢竟是皇帝被俘,為什麼不去死呢?

    因為英宗的求生欲,確實很強啊。

    土木堡被俘後,也先帶著英宗到處忽悠,想要靠這塊金字招牌騙開城門,好大肆擄掠。

    他們來到重鎮大同城下時,大同守將郭登一邊與也先虛與委蛇,一邊暗中組織營救方案。

    明著來不行,瓦剌兵力太多,而且明軍投鼠忌器,郭登的選擇是使用明軍的特種部隊——“夜不收”。

    英宗來到城下當晚,“夜不收”就成功滲透進了瓦剌營地的核心,並聯絡上了代英宗傳達資訊的袁彬,想要當夜立即行動,將英宗帶回城中,但是英宗怕死,認為這事風險太大,不敢跟著走,只能作罷。

    夜不收楊總旗密告袁彬:今夜有五個夜不收來,密請爺爺石佛寺去,待他尋不見時,便乘間入城去。

    可見夜不收的計劃是比較周密的,先把英宗帶到城外不遠的石佛寺,等到瓦剌尋英宗不見造成混亂時,趁亂帶英宗入城。英宗的回答是:

    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北征事蹟》卷18)

    隨後朱祁鎮在瓦剌那裡混吃混喝了一年多,瓦剌人好生伺候著,除了條件差點,跟宮裡沒法比,其他一點也沒為難他,他更沒必要去死了,最兇險的時間都熬過去了,這時候再死,更加犯不著了。

    不過最兇險的時間段並不是與瓦剌打交道的時候,是他歸國成為太上皇之後。

    朱祁鎮景泰元年被釋放回京,隨即就被軟禁在南宮,整整鎖了七年。

    這期間,才是對他的生死考驗,他隨時可能會莫名其妙、不明不白的死去。

    因為這太正常了啊,在帝位面前,沒有兄弟情面可講,不信,你問問李世民?在他被軟禁的這七年,他弟弟朱祁鈺想要他死的話,他能有一百種死法,而且死得悄無聲息。

    不過英宗的命就是好,隨便換一個皇帝,他早死幾百回了。他弟弟還是個厚道人,雖然看管嚴密,但畢竟留了他的命。

    雖然活著,但英宗這時候其實還是看不到希望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軟禁至死。可能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他弟弟熬死,繼任的侄兒可以對自己好一點,有一些自由,就相當不錯了。

    這時候很多人想要他死,他就是倔強地堅持著沒死。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英宗的命實在好爆了,弟弟沒熬死,先把侄兒朱見濟給熬死了,隨後朱祁鈺又病重,他成功復位,一朝重登寶座,這個時候,他還會死嗎?

    這樣看來,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

    事實上,歷朝歷代,被俘的皇帝實在太多了,自己去死的有幾個?

    蜀後主劉禪、東吳末帝孫皓,主動投降,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受了那麼多屈辱,還是不肯去死,圖啥呢?

    還不是生命寶貴,怕死是人之常情,好死不如賴活著嘛!

    有這些例子在前,朱祁鎮幹嘛要急著去死呢,大明也沒亡國,他也沒受什麼虐待,大明律裡也沒規定皇帝被俘必須去死,他當然更加不會去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真的有“君王死社稷”的勇氣嗎?